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国势已尽 ...

  •   临安城中,谢太后和衣躺在竹藤皇椅上,身上盖着一件丝绸的明黄色披肩,闭目休憩。身边一年轻宫女随身伺候。

      藤椅下面跪着当朝的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陈宜中,陈宜中早年为太学院学生,因与另外五名太学生联名上书攻击上台之后倚仗权势,横行霸道的殿中侍御史丁大全,被取消太学生资格发配地方政府,后来陈宜中攀上当朝丞相贾似道,从此官路亨通,扶摇直上。

      谢太后自垂帘听政后开始不计礼节直接在后宫接见朝臣。

      “姜瞻已经到常州了,哀家已吩咐人将他安顿好。姜瞻是人才,怎么弃之不用,将他安放再常州。一旦蒙古人进攻我宋朝,姜瞻可助地方驻将一臂之力,若无事,哀家就让他看看哀家的孙儿如何稳坐这大宋的大好河山!”谢太后自榻上坐起,软滑的披肩滑下地毯,黄红交错甚是鲜艳。

      “太皇太后英明,可,强留姜大人也不是办法,为何不直接将其女压在太皇太后身边,以作要挟?”身居高位的陈宜中自是从对自己最有益的方向想。

      “总是一朝臣子,为哀家尽心多年,怎好让他们骨肉相离?”谢太后刚失去爱子,深知此痛,本就妇人之仁的谢太后终究没有男人看得远,虽在后宫打滚摸索多年,也坐稳了大宋太后此位,可,终是女流之辈,谢太后没想到毁宋朝之源是外族人,幼帝无知,贾似道权重不可撼动,内外交困却不自知

      “最近可有什么事?”

      “回太皇太后,蒙古皇子忽必烈已正式夺回可汗之位,适才急行军传上书信,蒙古军最近蠢蠢欲动,欲再次攻打我朝,看来姜大人所说并不是无凭无据。”

      “哦?不急,先把朝内稳定下来,攘外先攘内。陈院事,哀家希望你看得清谁才是你真正的主人。嗯?”威严的女声传来,虽苍老却不怒而威,谢太后掌管后宫几十年,早就深谙威严之术。

      “下官明白。”陈宜中再次行跪拜之礼,以示忠诚

      谢太后和陈宜中相谈之时,并不知道此时鄂州已和伯颜所带的元军主力碰上,幸主将夏贵临危稳定,以雷霆手段指挥宋兵抗战,阻了元军一击。元军受挫只能转战鲁港。消息传到临安时,已过去五日,满朝震惊,待回过神来,这些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人多年娇生惯养早忘记了什么叫居安思危,此时满朝文武分为两派,一主和一主战。

      忽必烈重新掌握政权后,即刻明伯颜,阿术挥军南下,他赌此时宋朝当政者必会以为他刚夺回政权不敢妄动国之基本出兵,给宋朝一个措手不及。之前鄂州之战如不是朝中皇兄欲与他争夺可汗之位,逼得他只能议和回国,他就算和宋军拼个鱼死网破也要南下,若宋军在他回朝争权的两年时间中整顿军务,重用可靠之臣,忽必烈是不敢再次贸然南下。可惜宋朝无明主,幼帝年少无异于一个傀儡,谢太后妇人一名没有长远的目光,当朝丞相贾似道骄奢淫逸定不赞成抗战。

      常州城外

      姜瞻一家被谢太后派来的暗人带到常州城外的一处民居中,暗人隐晦的表示有侍卫会在附近看守,望姜大人不要做无谓之举也不要妄想可以逃脱,姜瞻从政多年,谢太后既然能借他忠仆之手在他不备之时不费一兵一卒就带到常州来,现在就算他一家三口再聪明也知逃不出有备而来的谢太后,且不说他本就是一介书生妻儿也是妇孺之辈,以谢太后多年在深宫练就的手段是十个姜瞻也不敢和谢太后玩狠手段的。

      “此时太皇太后必定是召丞相回朝商议对策,虽然两人暗斗不是一天两天事,可太后和幼帝离不开他。”姜瞻完成最后一笔,抬头说道。

      身边抱着女儿喂孩子吃饭的姚,淡淡接道:丞相身居高位多年,早已忘记百姓之苦,已不是当年为民鞠躬尽瘁万死不辞的贾大人。先皇在世之时,丞相为证自己是国之栋梁,在元军挑衅之季,借故远走,先帝为留下贾丞相,特赐厚赏,才肯回朝处理朝政。后,先帝与谢太后更是准其一月一筵,三日一朝,有此殊荣,丞相早已娇奢忘本,必主和,太后一介女流不识局势,只能倚仗丞相,也主和。呵呵,这和未战先降有何不同?”

      “夫人,太后为何留我们在此地,想必你早已明白,为夫想,不如遂了太后之愿,助夏贵抗元!”

      姜夫人对此不语,姜瞻一时摸不透她想什么,只说了一句:吾乃宋人

      姜夫人听此一惊,看来姜瞻是下了决心助宋朝,而并非谢太后。

      “夫君是想将我母女俩置之死地?”姜夫人反问。

      “夫人何处此言?”“谢太后将我们囚禁此地,就是要我们在元兵攻宋时出谋划策,如果是无能为力,谢太后山高路远奈何不了我们,此时她还不动我们,说明她还念旧情,若爹你出手,太后为保爹的忠心,必要我和娘入宫。”想不到接口的不是姜夫人,而是两人七岁的幼女卫风,小女孩歪着扎小辫子的脑袋,对着姜瞻说道,分析得实情实理,这女儿,太聪明,可不见得是件好事。“爹,你愿意将女儿和娘送进皇宫吗?”

      姜瞻必是不舍,如此娇妻爱女当做人质放进危险的后宫。

      身旁的姜夫人不住微笑点头,透出点点得意之色,她和姜瞻的孩子,必不是俗人。

      “再说那老太后断了爹的后路,该还的情爹爹都还了,从此不相欠。至于宋朝,爹,女儿没记错的话,大宋已建朝三百多年了!”

      卫风的话犹如一闪电直击姜瞻的心,一个皇朝再长再努力支撑也有亡的一日,国势已尽,改朝换代乃常事,何必为一个已快衰败的朝廷抛妻弃子?卫风不知,日后有一人也深谙此道,成功的用此句劝服了贾丞相求和不战之心

      “女儿,太聪明了也不是好事啊!”没想到姜瞻错开话题来了一句,

      “以后在外人面前,誓要记得才不可显,方可保命。”

      注:贾似道位居平章军国重事、都督诸路军马,度宗尊之为“师臣”,众臣视之为“周公”。对于贾似道,世人有赞有贬,贬的成分多,但当一朝之相多年,必不是平庸之辈,权谋手段必是家常便饭,此文中的贾似道为奸恶之人,但相比降将来说,贾似道要比之好很多起码他没有叛国之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