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池唯林这次逃家是轻装出行,压根儿没什么辎重,租房协议签了之后便直接入住。
      谭雁最初是有些疑虑,但那是职业使然,换成另一个人来租房,他还得这样审。当然,美女除外。

      俗话说的好,不打不成交。池唯林和谭雁沙发上那么一滚,亲密度也就上升了。
      谭雁本觉得池唯林这人挺瘦弱的,透着股书卷气,没成想小胳膊小腿力气不小。费了好半天劲儿,愣是没摸到对方手机。不过对方事后当着他的面把照片给删了,这反倒让他这个滥用职权扣了人家身份证的心虚起来。
      后来看池唯林交房租挺爽快的,一口气拿出三个月的租金,并不推三阻四,谭雁干脆把身份证还了人家,反正没有身份证他照样可以查。

      池唯林身份证上是二十岁,可看着不过十七八岁。虽说可能是发育得比较迟,但某些偏远地区的人喜欢把孩子的年龄往大了报,谭雁也是见识过的,何况池家浦这个地方他从来就没有听说过。
      事实上还真被谭雁给想对了,池唯林如今满打满算离十八周岁还差一个月呢。
      池父当初也有够黑心的,上报的时候让儿子提早出生了两年还多,硬是往派出所发的身份证里掺了假。正可谓真亦假来假亦真。

      池唯林解决了住宿问题,趁着天色尚早,又出去购置了一应日常物什。
      虽然只是临时居所,但他很是花了一番工夫去整理布置。
      …………
      一夜无事。
      翌日清早醒来,池唯林只觉得神清气爽,心说这杭州水土到底养人,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倒是适合他家太公居住。
      隔壁谭雁也醒了,并且已经穿戴整齐,一身笔挺的警服衬得人精神无比。衬衫一扣到底,下摆塞进长裤里,皮带束紧腰身,皮靴擦得锃亮。与昨天那单薄的装束相比,各有千秋。
      “帅吧?”谭雁见池唯林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心里暗爽。
      池唯林点点头,想了想,道:“昨天也很帅。”
      谭雁挑了挑眉,“谢谢。早上有课?”
      “啊?嗯。有课。”
      “别迟到。我先走了。”谭雁锁好自己卧房房门,看了看时间,拿上警帽匆匆出了家门。
      谭雁走后不久,池唯林也出了门。
      池唯林当然不是真去上课,而是去逛小区边上的河坊街,这是他昨天就打算好的。

      河坊街紧邻吴山,街上有各种各样民俗纪念品的店家,有近代格调的商铺,有各种手艺的小摊,也有各种药店、小吃,幽静、热闹、古典、现代等各种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杭州自唐以后,商业日渐兴旺,经过五代吴越、南宋的经营,到明清两代,以清河坊为中心辐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商业街区。河坊街的历史由此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其中经营了几百年的老字号比比皆是,更是有胡庆余堂这样名头响亮的存在。
      如果说安昌古镇是一坛醇酽的女儿红,那么河坊街就是一盏馥郁的龙井茶,别有一番风趣。
      …………
      时值九月之初,随着秋老虎的离去,整个城市的暑气日益沉淀,渐显秋日的天高气肃。
      池唯林且走且看,见到有意思的店子便进去瞧上一瞧,看到路边围成圈的人群他也会挤进去凑热闹,不知不觉间来到华宝斋门口。
      华宝斋是家古董行,主营各色瓷器,比起池季山的小店来,其门面大了好几倍,里面东西也要多得多。
      盛世行收藏,随着民间“艺术品”收藏市场需求大增,各地古玩工艺品市场逐渐成形,类似华宝斋的古董行在河坊街就有好几家。只是河坊街的古玩市场起步较晚,在规模上完全无法与北京潘家园、上海城隍庙等处相提并论。
      北京潘家园那是收藏爱好者的圣地,池唯林每每听他家四叔公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鬼市”,便心生向往,只可惜他几次逃家,均未能去成。而潘家园旧货市场发展至今,已有摊点数千,每日交易的顾客近十万人。
      话又说回来,没去过潘家园淘宝,进华宝斋解渴也是不错的。

      华宝斋分上下两层,一楼是谁都可以进去的,二楼只对极少数人开放。
      池唯林一进去就发觉一楼的布置非常玄妙,走道、货架以及展柜共同组成了八卦中的巽卦的卦象,可见店老板是希望自己的生意和顺,是个重利的人。
      货架上各朝各代的瓷器都有,西汉酱釉、北齐绿彩、唐三彩、元青花、清珐琅彩……全被罩在钢化玻璃内,只能看,不能摸。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稍有些眼力的就能看出来,这些货架上的瓷器几乎都是高仿古瓷。当然,不是说高仿就不值钱了,仿的好的,照样可以卖出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高价,以假乱真的甚至能卖出数百万的天价。
      而在华宝斋一楼陈列的诸多高仿古瓷中,却是隐藏了三件真品,一件是牡丹图鼻烟壶,一件是八卦琮式瓶,最后一件是双狮戏球盖罐。意在告诉内行人,店里还是有好货的。至于那些辨不出真假的人,自然就没必要大张旗鼓地招呼了。

      一楼的伙计估计是看池唯林不过一个学生仔,也就没搭理他,而池唯林本人也乐得清静。
      正看那双狮戏球盖罐看得出神,忽听得一阵喧哗。
      循声看去,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颧骨凸的很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手里抱着个碧玉般的葵花小碗站在楼梯口上。
      “周老板,额不骗你,这真是官窑的东西。”男子回头朝楼梯上喊。
      楼上老板的嗓门极大:“官窑是你开的?骗鬼呢!我周某人岂是那么好糊弄的?!次品假货也好意思上我这儿来!你爷爷的!阿金,阿德!送客!”
      “周老板!你再仔细看看……”
      不待矮小男子再多说什么,一楼暗处走两出个身高马大的壮汉,毫不拖泥带水的把人叉了出去。

      池唯林见此,不由想要大笑,但怕引起他人注意,只好憋着,没想到还是有人注意到他了。
      “小伙子,你笑什么?”
      问话的是个老头儿,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左耳垂上边有颗粉色的痣,气色比很多年轻人都要好。
      池唯林一边打量对方,一边说道:“巽旺于春,衰于夏。现在已经入秋,合该楼上那位失了这单生意。”
      老者一愣, “哦?照你这么说,刚才那人手上拿的是真品啰?我怎么看那小碗的碗口外壁有一针尖大小的凹陷?”
      “老先生好眼力。宋朝官窑‘紫口铁足’,黑胎上釉后,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故而口棱部釉薄。那葵花小碗碗口的凹陷就是烧制时产生的‘浮珠’撑破釉表造成的。”
      “聚沫攒珠”已是难得,更何况“沧海浮珠”。这当然是北宋官瓷独特的瓷釉配比经还原气氛烧成工艺所创造的奇迹,就连宋徽宗也对这极尽天然造化之美的技艺惊叹不已。
      老者点点头,又反问道:“既是次品,又怎么会是官瓷?”
      池唯林心中一乐,暗道这位也是搞收藏的,但只是个半吊子。这种人可以说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
      “老先生,这你就不懂了。这里说话不方便,我们到外面说?”
      老者哦了一声,跟着池唯林走出华宝斋。
      池唯林边走边道:“我想您是听信了‘官窑次品砸毁深埋,不准流入民间’之说,然而这种观点并没有事实依据,毫无说服力,也与古文献不相符。
      南宋周煇的《清波杂志》中就有记载:‘汝窑,宫中禁烧,惟供御捡退方许出卖。’此外,唐英的《陶成纪事》和程廷济总修的《浮梁县志•陶政》中也有乾隆年间有关官窑次品出卖民间的记载。不信的话您可以去把这几本书找出来看一下。”
      “小师傅,看你年纪轻轻,竟是对瓷器很了解啰?”
      老者似乎来了兴致,对池唯林的称呼也从“小伙子”变成了“小师傅”。
      池唯林:“还行吧,判断瓷器的年代、出处以及真伪,顺带估价都不成问题。老先生若是想要淘宝贝的话,我可以帮您掌眼,而您只需要付我一些小钱即可。”
      老者笑了笑,“那你看刚才那件次品官瓷能卖到什么价位?”
      池唯林不假思索地答道:“若是在华宝斋这样的古董行里,大概几十万;若是从那人手里直接买,我有把握能在十万以内拿下;当然,若是被有心人那去炒作,拍出上千万的价格也是可能的,毕竟这件官瓷存在的意义从某方面来讲要远超一般的珍品。”
      老者若有所思,“那你方才把那小碗买下来岂不是能赚一大笔?”
      池唯林很干脆地摊了摊手,“我没有钱啊!”
      “呵呵,你还是学生吧?可以告诉我你在哪里念书么?”
      池唯林挠头道:“实话告诉您吧,我其实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学校,读了半年,觉得没意思就休学跑出来了。”
      “可惜了!可惜啦!”老者连道两个可惜,深深喟了口气,便不再言语。
      池唯林这才回过味儿来,感情这老头儿是纯聊天的。
      浪费了恁多感情,却没揽到活儿,不过多交个朋友也是不错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