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刺杀的真相大白 ...

  •   有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是在向往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民智慧所达到的高度?是在可惜第一个法治国家的短命夭折?或者我同情在一个又一个朝代之后被涂得面目全非的人物?
      到了今天,历史或历史中真实的人物不再是沉在河底的石头,永恒不变,而是变成了一块橡皮泥,任你揉搓和塑造,喜欢的,往死里说好,不喜欢的,往死里说坏。要神化,还是妖魔化,但凭你一己喜好。
      历史总是重塑的。人民总是主观的。作家们尤其喜欢涂改。
      比如汉朝的贾谊。
      这位先生在《过秦论》里给嬴政先按了个愚弄百姓的罪名:“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可他偏偏忘了,最先提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恰恰是他的祖师爷孔老头!如果单去怪嬴政采纳了这个意见,而不去怪孔子、老子、商鞅他们提出了这个意见,就好象岳飞之死不去怪赵构而去怪秦桧一样本末倒置。
      ……
      已经有人概括过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你读到的,本不是原版。
      要客观还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即使我手上拿着嬴政最私密的日记,你能保证里面每个字都真实本原?再伟大的作家写起回忆录也多多少少有些美化与回避。

      很有可能传说中的斧声烛影的真实情形是这样的:
      开封皇宫内。
      宋太祖病榻独白(面上微带笑意):“自从迷上了小核桃,朕无论在哪里都准备了一把小榔头,随时敲两个来吃。”
      宋太宗上,太监A唱:“开封府尹赵光义觐见…”
      宋太宗进房,施礼:“皇兄,你今天有没有好一点?”
      宋太祖(高兴地):“二弟,你来得正好,陪朕吃几个小核桃吧。”示意太监B去取小核桃和榔头。
      少顷,太监B回,满头大汗:“小的有罪,竟找不到上次的小榔头了。”
      宋太祖皱眉,忽然一拍额头,舒眉:“朕上次用过后扔在床榻后面了!二弟,你去找!”
      宋太宗奔进床榻后面,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传来。
      宋太祖探出身子,伸长脖子(焦急地):“还没有找到么?二弟?”
      片刻,宋太宗举斧,奔回床前:“皇兄,小榔头不见,斧头可使得?”
      宋太祖(松口气):“使得!快些砸吧,朕恐怕时日无多了。”
      宋太宗举起斧头,用力砸向金盘内的小核桃,烛光在窗上倒映出他举斧的影子。
      哐…哐…哐
      宋太祖(心疼地):“光义!小些气力!核桃肉要被你砸成泥了。”
      宋太宗仔细剔去碎壳,将金盘捧到床前:“好了,皇兄请用!”
      宋太祖迫不及待地伸手挑了一些核桃肉,放进嘴里咀嚼着,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忽然神情一滞,笑容凝固,颤抖的两指伸向嘴里……
      宋太宗惊诧地:“皇兄?你……”
      宋太祖眼睛渐渐瞪大,喉咙咔咔作响,艰难吐出一个字:“……壳……”
      宋太宗一边忙扶住宋太祖,用力拍其背部,一边扭过头,向众太监(惊惶地):“传御医!快传御医!”
      床榻上的宋太祖双眼一闭,软软倒了下去……

      我们把镜头摇回去,这时候,始皇陛下的演讲已经经过了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认识,达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材这个分题。
      比如说吧,刺客张三,他根本不是刺客的料,刺杀中途遇到特殊情况,他就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反而研究起了和任务完全不搭界的事情。
      再比如他的爱好,建筑,他其实一窍不通,站在欣赏的角度当个观众已经很好,亲自去演练难免酿出事故来。
      按照物尽其用,人尽其材的道理,他就应该去训狗或者当个剑术教练(如果是战争时期,当然还可以从军),这样,才是对人材的最大尊重和发挥。圆孔里的方木,对孔和木来说都是痛苦的折磨。
      听到这里,张三不禁满怀懊恼,后悔自己当了个失败的刺客,而不是个成功的训狗师。
      始皇陛下不失时机地停下演讲,温和地问道:“刺客,你为什么要来行刺朕呢?”
      这个问题此时一下刺着了刺客心里的痛楚,他不禁悲愤交加,眉毛倒竖,大喊道:“因为你烧了我的书!”
      声音之大,把附近一只可怜的啄木鸟吓得从树干上一头栽了下来,要不是特殊的颅骨构造,肯定会得脑震荡。
      刺客的伤心一发而不可收拾,抽抽答答地说道:“要不是您烧了我的书,我也不至于放弃自己的才能,来当了这个失败的刺客!”
      嬴政也被吓了一跳,但是他又有些不可思议:“朕只烧了黔首们私藏的六国史书和批评朝政的书啊。”
      他想了一想,又脸色难看地补充道:“最多还有一些八卦朕身世的无良花边小报。”一想到这件事,他就禁不住恼火:“他们也不想想,如果那个人真的与我有亲,又怎么会在嫪毐意图谋反的紧急时刻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以图渔翁之利呢?”
      嬴政实在太气愤了,以至于他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把这句话大声地说了出来,而非自己为的只是在心里想了一想。
      刺客连忙转过头,假装没听到。要知道他虽然他已经沦为一个刺客,但在他自己心目中,还是拿君子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这种隐私的事,他巴不得不知道。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百姓们抛弃旧时代,步调一致地创建和谐大秦帝国,加强黔首的思想健康,作风正派,还为了创造下一代黔首良好成长所必须的道德环境。”嬴政加重语气强调。
      “我写的《犬语者》没有议论朝政。”刺客很不悦地说,“我写的都是驯狗的方法,例如怎么让狗不随地大小便,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等。”
      “这样啊……”嬴政想了一想,一拍后脑勺,“朕知道了,一定是你的书名起得不好,县令以为是荒诞故事,宣扬邪教,所以才会收缴烧掉的!”
      刺客张三嚎啕大哭。他的眼泪滔滔不绝地流下来,滴到地上,烫死了一只蚂蚁,咸死了另一只蚂蚁。
      大家可能要问,这个刺客张三一开始冒着被腰斩被车裂的危险去刺杀嬴政不是很强硬吗?怎么现在反而这么扭捏?
      这就要请大家去采访一下《逆水寒》里的小顾苦心孤诣、七年心血写出《七略》,却没人欣赏,到处碰壁是什么滋味了?
      什么,你说小顾是虚构人物,那就去问感叹“笔底明珠无处卖”的徐文长好了。
      现在刺客张三就是同样的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他抽抽答答地对始皇陛下说:“您想想看,如果您呕心沥血设计出来的军民两用高速公路非但大家不说好,还有人骂您是劳民伤财,您是什么心情?”
      嬴政不用想象,脸色就阴沉下来,他想起了大儿子扶苏,几次三番地反对他的宏大建设构想,于是脱口而出:“朕知道,人和人之间总是缺乏理解!”

      就焚书这件事,我本身并不想做任何评价。除开我不懂的政治因素,远的例子是数年前,入世的谈判代表团因答应了一些苛刻的要求被某些“爱国人士”骂为“卖国贼”。而就在最近,有所谓的专家呼吁要取消中医、废除龙图腾,就这种言论,我认为还是一把火烧了的好。
      最可怕的莫过于无知的人不知道自己无知,还不肯安分。
      所以那些呼喊着什么侵犯自由、摧残文化的人,我根本不屑理睬,与之辩论倒辱没了自己,难道一只猎豹会去和野狗赛跑?一只老虎有必要理解蝴蝶的想法?哼,自由也要看是什么样的自由,文化也要看是什么样的文化!
      唉,我又暴露出我内心的阴暗面来了!停一分钟,让我把狼耳朵掖掖好……

      “理解“这两个字带给刺客的震撼是巨大的。他从掩面的手指缝里看出去,觉得始皇陛下前所未有的顺眼。
      嬴政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图书馆,兴高采烈地说:“刺客,不要哭了!朕的图书馆里说不定会存着一个副本,就算没有,博士们那里说不定也有。”
      刺客悲伤地摇着头。他的书是绝世孤本,是他用三缸好酱哀求一个老儒生帮他笔录下来的,本想传世,哪知焚书令下后,老儒生拒不交出禁书,结果所有藏书被县令一起付之一炬。
      听到这里,嬴政笑了:“你不会写字,朕会啊。你可以再口述一遍,朕帮你记录下来,或者丞相的书法好,让他来记。”
      刺客脸上的表情就像一个突然忘记了下一个动作的高空杂技演员。(我真恨这样的长句子,可又不知道该怎样将它断开,读者如果知道,请告诉我。)
      嬴政乘机又问:“那……小粗粗?”
      高空杂技演员在空中漫无目的地荡了两圈后及时抓住了线索:“如果您可以为我在骈山上设计一个看山的烽火台,我完全可以为您解决小粗粗的问题。”
      原来听过演讲之后,他不再不理智地拿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来要求自己了,一旦他设计的烽火台再倒塌的话,一定会有很多动物植物倒霉。
      刺客同意帮嬴政驯狗,嬴政喜出望外。他马上要召唤郎中令前来,召唤的方式很简单:放风筝。风筝上还画着小粗粗。
      但是不久刺客就有些后悔了,后悔的原因是:中午到了,该吃饭了,亭长派人送来的饭本是他一个人的量,现在全被始皇陛下一个人吃了,而且还没饱。
      始皇陛下一粒粟米也没留给他的理由是:你会击剑么!完全可以打个猎物做烧烤嘛!
      于是始皇陛下天天吃着刺客的饭食设计烽火台,而刺客就天天祈祷他快些完成。

      终于过了那么几天,山下飞奔上来一个人,但见他:
      绿袍褐甲红络带,五彩胸花随风飘;
      微髭须,浓眉毛,头戴一顶皮鶡冠;
      目炯炯,如猛虎出巡,怎一个威武模样;
      腰款款,似锦狼夜行,好一段英健体态!
      真是既威风又鲜艳,既神气又活泼,是大秦朝风范的活色生香的体现。原来正是我们的大秦王室警卫队长,郎中令先生。
      他的手里还牵着始皇陛下的爱犬小粗粗,这俩生物一路奔来,虽然没有打猎的意图,还是吓死了三只兔子,五只青蛙,两只野獾和一只鹳鸟,它们一无例外都把小粗粗当成一条饿了三个月的灰狼。
      非常巧的是,或者作者刻意为之的是,他们遇到了李女。
      李女提着饭罐,带着羊群,正好和郎中令以及小粗粗迎面撞上。要按一贯的作风,李女早就“娘呀”一声扔掉饭罐窜上了树,但此刻出于多天练习后的条件反射,她遇到紧张场合的的第一反应是右脚开始不由自主地轻轻打起了拍子,这样就慢慢放松了下来,把窜到树上的念头远远地抛开了。
      至于山羊有没有害怕,钻石不知道,因为山羊并没有留下一本私密日记,记录他的心情。
      但至少山羊没有表现出害怕,依旧优雅,因为优雅首先就意味着从容不迫,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
      最奇特的是小粗粗的表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