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拜师 ...

  •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此琅琊镜中山的始祖马鸣生,只见他道骨仙风,眉须皓白,飘然到了白婈媪与他徒弟的中间。
      白婈媪收了长鞭,走到马鸣生跟前摇头笑道:“幸好你来的及时,若再晚些,恐怕你我之间也会因我伤了你徒弟而反目了吧?”两人寒暄了几句,马鸣生便邀了白婈媪等人进山里说话。
      持剑的男子与持锤的大汉是马鸣生的三徒弟和四徒弟,分别叫做丁冥震、李冥巽。李冥巽见师父带着白等人上山这才对丁冥震说道:“这白婈媪果然是师父的朋友吧,如果三师兄刚才真要动起手来,恐师父也要责怪的。”
      丁冥震白了李冥巽一眼,也不理他,带着徒弟也径直上山去了。
      白婈媪等被马鸣生带到一大厅之中,按主次而坐。马鸣生与白婈媪寒暄了一阵自然就谈到此次前来的目的。
      白婈媪便直言不讳地说道:“此次前来全是因为这个孩子,他是我的救命恩人的儿子名叫范勖。他的胸前附有一符拔避邪,只要以血点睛,这符拔就会从他胸前跳出,但每次都要反噬于他。故我要寻个祛除之法,只是寻求的路上恐是更是千难万阻,所以想将这孩子托付给你,待我找到祛除再将他接回。”
      马鸣生听了哈哈一笑“原来如此。白奶奶不用担心,就将他留在我这里好了。”
      白婈媪刚要谢过,范勖身后背着的竹简却按捺不住,早就喊道:“求老神仙收我为徒。”只因半部春秋被白婈媪的丝绦敷在范勖的背上,故不能幻化成人形,所以已经大叫起来:“范勖快将我解下,我要给老神仙磕头。”
      半部春秋被解下后,忙化为人形向马鸣生叩拜,可马鸣生却有些为难之色,对着白婈媪问道:“这是?”
      白婈媪解释道:“他本是一卷竹简,偶然得了一点造化,方能幻化成人形。我见他心地倒也不坏,便答应他带到你这里,还望也能收留他。”
      马鸣生摇了摇头说道:“白奶奶有所不知,如今我有八个徒弟,徒弟又收了一些徒弟,如此铺枝散叶开来,这些徒子徒孙们因得了一些仙法,故也能通阴阳,辨十类。刚才您上山之时也见识到他们很多人的想法却也简单,觉得世间只有人才可求仙学道,其他类种若有了此心那便是为妖为怪,故不肯放过。若我收他在山上,恐怕其他徒子徒孙们却会有些想法,暗地里不知会做出哪些事情来。”
      范勖在旁听着,起初听到马鸣生叫白婈媪为白奶奶,不禁吃惊,随后也便相信这白婈媪显然有着多年的修行。但见马鸣生拒绝半部春秋留在山上时,却不禁想起刚刚半部春秋不顾安危挺身为自己挡剑,觉得亏欠了半部春秋,所以这才开口说道:“老神仙,您不收这卷竹简自有道理,不知能不能留他在山上,因为他只是打发日子的读物而已,还望老神仙开恩留下他吧!我保证在人前皆是本相,不作变化。”
      白婈媪听到范勖为半部春秋求情不免露出一些笑容,马鸣生听了范勖的话也不好再做推辞,点了点头答应了。半部春秋自然千恩万谢。
      随即白婈媪让范勖和半部春秋到门外等候,她要与马鸣生还有其他事情要谈。范勖谢过马鸣生,将又现回本相的半部春秋用丝绦扎起,斜跨在背上径直出了大厅。
      其实在范勖看来这马鸣生也有私见,若这老头真将万物看做平等,那半部春秋要留在山上他答应又有何不可,只需对他的徒子徒孙交代一声,哪个还能反对。但这些话也只能在心中暗忖,不敢讲出,范勖知道日后将在这里生活,岂能口无遮拦。
      范勖站在门外,手扶栏杆向殿前的广场望去,心中不免有些诧异:他刚进琅琊镜中山就遇到两个小道童,以为这里都是道士,可拿锤的大汉以及马鸣生却都未穿道袍。再瞧广场之上来往的人,有穿道袍,有着深衣,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实在搞不清这里清修之人到底是俗是道。
      半部春秋在身后叹道:“既未收我为徒,我留在这里,却也毫无意义。”
      范勖不禁有些感伤,不免将心中的话流露出来“若你不想在这里,也将离去,我在这琅琊镜中山却再无故人了。”此话一出,就连范勖自己也不免惊讶,他与半部春秋相识不过两日,起初对他还有些反感,不想在心底却早已把他认做朋友。
      半部春秋苦笑了一声“我又能去哪呢?白奶奶又不肯带我走。离开这里恐怕又是孤零零百年。既然你认我这个朋友,我留在此地,也心甘情愿了。”
      范勖不知半部春秋这么说是安慰他还是在安慰自己,此时也不计较,也跟着苦笑起来。
      就在此时从广场上走来一行人,年纪看上去都与范勖相当。几个少年来到范勖面前,其中一个男孩儿问道:“你身后背着的是什么怪物?”
      范勖装成不知所云的样子“我身后背着的是一卷《春秋》而已,哪是什么怪物。”
      那男孩却不依不饶“我们刚刚都听到你与那竹简对话,还说不是怪物。”
      范勖警觉地往门口退了两步,高声喝道:“我是你家始祖的朋友,你们谁敢对我无礼!”
      男孩撇了撇嘴道:“只是对你身后的竹简好奇而已,怎生如此胆小。我们走吧。”说毕,一行人笑着离开了。
      范勖心中自然咒骂不绝。
      功夫不大,两个小童引着白婈媪与马鸣生走出房门。白婈媪来到范勖跟前,语重心长地说道:“我这就离开此处了,以后在这里你要好自为之。这里可不似你以前,说话办事要有分寸,免得冲撞了别人,我的话你可要记得。”
      范勖与白婈媪相处并不长,可是此时听她要离去,心中不免感伤起来,眼泪已经充满眼眶,但他强忍下来,点头说道:“您放心吧,我不敢造次。”
      马鸣生在旁听到俩人对话,不免大笑起来:“白奶奶你说笑了,既然这孩子是你带来的,我怎么能亏待于他,哪有让他在这里受人欺负的道理!你大可放心,我不会委屈了这个孩子的。”
      白婈媪走了,范勖并没有相送,只是目送她渐行渐远。半部春秋自然不敢再幻化人形,只是在范勖身后大声喊道:“白奶奶,后会有期。”

      马鸣生送走白婈媪,将范勖又叫回屋内,然后吩咐小童:“去将我那几个徒弟叫来。”
      小童答应着退下,马鸣生又对范勖说道:“范勖,我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范勖点头说道:“愿意。”但神情之中并没有任何欣喜。
      马鸣生笑着说道:“本门现有八辈,分别为字:冥、寂、玄、空、尽、虚、无、真。若按常规,你将纳入本门最小一辈,怎奈白奶奶怕委屈了你,所以我将收你为徒,因你还有八位师兄,故给你取名范冥九,你看可好?”
      范勖跪地叩首称道:“谢师父赐名。”不过在范勖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他自认为从此以后自然是寄人篱下,马鸣生无非碍于白婈媪的面子,才收了他为徒,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觉得这只是人家的敷衍而已。
      俩人正闲聊之际,从门外走进五男一女。其中两个人范勖在山下已经见过,一位是手持巨锤的大汉,另一位背负宝剑的道士。六人见了马鸣生皆作揖道:“见过师父。”
      马鸣生对这六人介绍范勖道:“这位是我新收的徒弟,俗名范勖,我给他起了个道号叫范冥九。”马鸣生告诉范勖他还有俩位徒弟此刻并不在山上,这才分别介绍起这六人来。
      大师兄赵冥阳,年纪看去已过半百,也是道士打扮,手持拂尘,自有一副仙风道骨的摸样。
      三师兄丁冥震正是山下遇到的那个背负宝剑的道士,一副清高之色。四师兄李冥巽是山下手持大锤的大汉。
      五师兄曹冥善,年纪看上去似乎要比赵冥阳的年纪还大,胡子花白,手拄一杖,腰间悬着葫芦。
      七师姐孟冥奾年纪不过花信,面容十分漂亮,但眉宇之间似有忧愁一般。八师兄叫丁冥泺,是个潇洒的少年,脸上自带一种笑意,看上去和善之极。
      六人见过范勖,一一打过招呼。马鸣生又对丁冥泺说道:“冥泺,以后冥九就交付于你,他身上有异状,胸口附着一只神兽,你有降龙伏虎之能,以后如果冥九的神兽不受控制,我又不在,那就需要你来制服。”
      丁冥泺脸上带着笑容先是答应了马鸣生,又侧头仔细看了看范勖。
      大家又寒暄了一会,便各自散去。丁冥泺带着范勖来到住处。那房屋十分简单,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几把凳子,并无其他器物。
      丁冥泺笑着对范勖说道:“九师弟,你以后就住在这里吧,我住在你的旁边,有事可去找我。”
      范勖也笑着点了头:“多谢,师兄。”
      丁冥泺并没有要走的意思,反而坐在桌前问道:“我听说今天除你之外还有两人上山,可下山的却只有一人,另外一个人呢?”
      范勖将背后的半部春秋解下,放在桌上:“就是他。”
      半部春秋在桌上问道:“我可以幻成人形了吗?”
      丁冥泺脸上的笑容终于僵住,“妖怪?你幻成人形让我瞧瞧。”
      一道白光从桌上飞出,正落在屋内正中,半部春秋幻成了美少年,拱手对丁冥泺道:“见过神仙。”
      丁冥泺哈哈笑道:“我可不是什么神仙,只是在这里跟着师父修仙而已。既然你到了琅琊镜中山,以后也跟着好好修炼吧。”丁冥泺顿了顿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半部春秋如实回答。丁冥泺又与范勖闲谈,但范勖皆几字带过,极为拘谨。
      丁冥泺见范勖并不爱说话,只好站起身来,“师弟舟车劳顿,先休息吧。”
      范勖和半部春秋送走丁冥泺后,范勖便坐在桌前沉默不语。半部春秋也坐了下来凑到范勖跟前说道:“我见这琅琊镜中山的人都十分和善,以后在这里修行,倒也是件美事。”
      范勖冷眼看着半部春秋,嘴上不说,心中却想:亏你修行了二百年就这般容易相信他人,若不是白婈媪与马鸣生是故交,这里的人见到你这妖怪不把你打得魂飞魄散才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