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关于古代小说的写法 ...
-
《世说新语》:“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如果今人写小说,完全不涉入现代人的思想,那么何不直接把二十四史翻译成漂亮的白话,既要复制“忠孝节义”,现在人无论如何临摹,仍然会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判断。这也就是现在要说的,我们当然是要以今人的角度看事情。这是渊源于太史公的夺他人酒杯,浇自己垒块。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关键之处首先在于“他人”,既然是“他人”了,就必须照顾到“他人”之处境,还原当时的一些文化氛围、处事规则,这些东西最好要写到毫无谬误,文字本身是虚构,但在幻想的构架下,势必要建立某种不能打破的规则。细微的心理变化,对利益的取舍,一切皆须以“他人”为依托,不能按着自己的主观想法来。一些作者的古代小说,古代气息不浓,可能是资料看的不多,史书读的不够,未免会闹出笑话来,比如逼宫夺权如同儿戏,动辄黄金上万,戏子向王爷摆脸色等等(看过一些清朝末期的逸闻,似乎那时名角地位不低,但纵是摆脸色,也只是王爷把你当作宠物逗着玩玩而已)。很喜欢徐文君开头几段的看法,用词也比我精确的多,写古代自然是要有古代的气象。
接下来要说到浇自己块垒,既然是浇“自己”的,下笔时便可删一枝节以衬另一枝节,务必要突出“他人”身上令自己最有所感的一部分,以写出自己笔下的独特来,也让读者从小说中能看到活生生的作者来。比如同游秦淮河,朱自清同俞平伯的两篇文就有差异,同一项羽,在不同史书中也是不尽相同,这些都是作者取某一点详加勾勒刻画,是以不同。
下笔千言,不可无“我”,此所谓“浇自己块垒”是也,至于这个“自己”,是现代意识,还是传统意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将“他人酒杯”置换成洋酒瓶子,让古代人高唱民主人权,自然为人不取,但是,将古代人应有之反应,理解成现代意识,未免牵强。
一篇文,能表达出人物的“人性”已算得不错了。写古代文也是如此,借古讽今,今古时代在变,思想倾向性有所不同,唯有“人性”两字,古今皆同。若说要从古文中去表现今人的的特质,只有从“人性”两字去挖掘才是。这其实是从共性,从大的方面来看一篇文章,不论写古写今,总之是在写“人”。至于现代意识,我以为应是作者在某些事情上用曲笔、简笔,另些事情上用细笔,加上相同语词的褒义贬义之分,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是非倾向与价值取向,而不是借古代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去表现出来。
小说的最高境界,我一直是不知道的,只觉得那些具有伟大的思想性,探讨人生终极意义的小说,才是真正的巨著,而通常的这些,不过是无聊时候的消遣。作为消遣性的小说,写人写物均如在目前,就已是高人一等了。若再能带领读者进行思索、反省,检讨自身,则更属上品。
原贴:http://219.148.106.172/showmsg.php?board=25&id=2200&msg=原创评论
附文于此,以作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