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发粮 ...

  •   一个月半后————
      豫州城今年气运确实不是很好,百姓还是没等到那场能救庄稼的甘霖。未到丰收时节,豫州城内外已经流民四起,比苏梨预料的还要早上些许。
      如今灾民聚集在府府衙口,城门口各种闹事,但知府大人迟迟不放粮。
      苏梨在酒楼摇着扇子,这两月她花遍心思囤了不少米粮,向几城采买不少,花了大量银钱,以备不时之需。但官家不放粮,若她发粮,必遭哄抢。
      街上来往走的人很多,苏梨摇着扇子越发频繁,阿竹看出自家姑娘心中担忧已经变成了急躁,倒来一杯茶水,“姑娘别急,楚知事应该马上到了。”
      “嗯。”苏梨应着喝茶,有些许心不在焉。
      终于楚秋明匆匆赶来,额上带着不少汗水,后衫已经湿透,一进来便拿起一杯茶水喝了起来。
      “秋明,现在外面如何?”苏梨急切站了起来,又倒了一杯递上去。
      楚秋明咽了咽,“阿梨,我这两月与同僚走街串巷,大概预计受灾人数是两万多人,但官府能征调的学堂,寺庙,道观仅仅五千多石米,如此算下来,根本不够一月。”
      苏梨心中马上大致算了一遍,确实是不够一月,又问;“那知府大人呢,官府不是有屯粮吗?”
      楚秋明摇了摇头,有些怨恨地闭了闭眼,“他拖到现在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多少屯粮,仅有四千多石,还有近两千说是被蛇虫鼠蚁咬烂,和去年冬日受潮发霉。”
      “受潮发霉?”苏梨哑然,有些难以置信。
      “阿梨,如今要发粮,知府大人也不知该如何发,他们现在着急了,却没有商量出一个好对策,我正要赶去听听他们怎说。
      你......阿梨,你先把酒楼关了,去你常住的阁楼避避,现在还有衙役控制着灾民,若知府大人处理不好,城里的酒楼,粮铺必当是灾民首当其冲的地方。”
      交代完楚秋明便转身要走,苏梨眼疾手快抓住他的袖子。“等等!”
      “我知道如何发粮。”
      楚秋明不解,苏梨展开一个城中自画的街道图,上面红墨黑墨掺杂,标注着特别几个地方。
      快速地说道;“如今受灾的百姓很多,所以发放点一定要多,选择处要宽敞,分发得快,领取人越少,越不容易发生动乱。
      受灾百姓这几处最为多,将发放点定为这几处临近且地面宽敞处,多派官兵把守。还有这几处寺庙的方丈目前已经收容了不少灾民,在佛前,百姓怕作乱不受佛祖庇佑,不敢造次。”
      楚秋明怔楞地看着这张街道图,原来苏梨早就将这些地方勘察清楚,那必是花了很多心思,且很早就开始准备的。
      苏梨接着道;“我一共圈画出了二十五处我所熟悉的地方,希望秋明能够继续补充。确保每一个受灾点都能就近取粮。”
      “还有,一定要说粮食充足,给百姓定心,心定了,城中才能不乱。取粮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每人来取,登记名册,将男女分开,每个成年人一次一升,孩子领半升。
      你之前有统计过受灾名册,让每个官员领走一些灾民,每天定时定量发放,不要多领。”
      楚秋明收起苏梨的图纸,“你今日叫我来,便是说这些的?”
      苏梨点点头,“这两月我一共准备了八百石粮食,现如今都放在我的几个善堂里,等官府放粮了,我也可以拿出来了。”
      “八百石?你这两年赚的都......阿梨......”楚秋明皱着眉头,有些于心不忍。
      “如今,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希望秋明能够说服知府大人,你能做的比我要多的多。若是有人问起这主意出自谁之手,还请秋明隐瞒一二。”苏梨又递上一杯茶。
      楚秋明深深看了苏梨一眼,接过一饮而尽,“好,知府大人如今已经是焦头烂额,我定说服他。”
      转身走了几步又回头嘱咐,“你这酒楼赶紧关了,现在不是安生的时候。”
      “好,你也多加小心。”
      楚秋明一走,苏梨便招呼着关门,楚秋明说得对,她得先护好自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