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秦时明月大天地总结篇 ...

  •   在正史中,华夏历4539年,是一个绕不开的节点。

      在秦时明月大天地,时间线推移到华夏历4500年的时候,就是应许之时。对那些过去时间点的存在来说,应许之时之后,是无法抵达的未来。

      但是这并不是说就真的没有任何办法推演。

      实际上,虽然在长生者各自的时间线上,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在不断的尝试改变过去,让未来走向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但是很快就会慢慢的放眼到整个华夏文明,关注到那些利益集团,大多数的长生者还会把底层农民放在第一位。

      长生者的终极成就,不需要你曾经是非常厉害的人。比如白起等,虽然在正史中也是一方强者,但是不得燕小七喜欢,所以并不是长生者。另一方面,蒙恬、刘邦、诸葛亮等人,则是超越者。

      于燕小七而言,未来的应许之时之后,发生的事情,在正史中是再清楚不过的。在秦时明月大天地中,未来原本是被明红拉入了归墟。但是此番燕小七留下时间概念,偏转了明红背后存在对秦时明月大天地无意识之下的锁定。

      应许之时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很多人都有兴趣知道。

      燕小七准备的东西,自然不是没有用的。

      时间虚幻概念之内,那处神秘的虚幻传道之境,是给超越者、飞升者、长生者这些终极概念之外的存在准备的。

      另一面无数被废弃的时间线残骸组成的墟镜,则组合成了数个有限体量的副本。

      虽然副本有不可计量的世界观对冲,稀释了原本无数被废弃时间线残骸内残存的世界观碎片,但是也可以作为推演。

      燧人氏曾经不止一次的,在副本之内演算,试图看到应许之时之后,秦时明月大天地的发展。

      后联合伏皇、始皇帝等长生者,联手组建了数十个类似于原本秦时明月大天地的小世界碎片,加速时间流逝,一窥岁月变迁和原本应许之时之后的未来,以及此时不断改变之后的未来之景。

      只是无数次的推演都无果而终,和秦时明月大世界的时间线偏差太大,没有参考价值。

      实际上,秦时明月大天地,如果不是长生者锚钉了固定的节点,又有各个超越者、长生者、飞升者无意之间成为了逆转改变时间线的力量,还不知道秦时明月的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但是副本内做不到。一方面没有时间基础,另一方面外来的世界观占据了大部分成分,再有秦时明月本身的特殊性。

      对于这些长生者等挂靠在时间下的终极存在而言,他们可以看到一次次变迁时间线之后的情况,还能记住曾经改变过、变迁过的曾经过的时间线发生的事情。但是一旦时间线废弃,进入时间虚幻概念内的墟,就无法再走入了。

      对于无法接触到时间虚幻概念的存在来说,改变历史、时间线、世界线,是不存在可能性的。

      即便是陈胜吴广等人能够从时间虚幻概念的传道之地,获得成体系的反叛方案和管理、安抚民心的方案,也还是正常的时间线走向。

      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得时间线原本就是这样流向的。

      但是对于长生者等这些挂靠在时间下的终极成就来说,过去未来只要想去往,就像四维甚至六维、七维的存在,去往纯粹的三维,肆意涂抹改变三维一样。只要这些终极存在,不按照原本的历史,一点不变的维持,必然会使得蝴蝶效应,最终改变时间线。

      秦时明月大天地呈现在大宇宙的,就是一个有限时间段的奇异状态。

      若是从星空之中,尝试进入秦时明月星球所在的轨道,甚至落入地面,就会被拉入华夏历前一万三千年到华夏历4500年之间。

      对于整个星球来说,华夏文明只占据了一个大陆的一半不到,全盛时期,也只占据了不到三分之二。

      然而这个不断刷新的时间概念,导致了动态平衡的最后稳定下来的阶段,一切资源、资讯、智慧全部供养华夏文明。

      比如秦始皇赵政可以在游历未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发现李世民改变的未来中,刷新了来自未来明朝时期会作为观赏植物进入华北地区的辣椒,一样。其他的长生者也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

      在物质界,秦始皇赵政只存在了几十年,就没有超出百年过。这意味着,百年之内,会有多少有用的东西会被在这个时候研发,使用。难以想象。

      不断刷新的时间线,不断更迭的世界线,让这些长生者在物质界存在的时间内都过得非常充实。

      最终形成的动态平衡时间线中,每一个长生者、超越者、飞升者,在物质界内,都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无数先进的技术被开发出来。

      周之前还好说,能量物质转化率只有几十比一。但是始皇帝时期,能量物质转化已经有使得十多次方比一,而且还在不断极速变化。

      夏商时期,能量虽不如上古,但是也可以称之为中古。移山填海,是真实能够凭借一人之力做到的。

      但是到了始皇帝时期,质能系数下,一拳打碎一块巨石都要找一下发力的方式。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武王伐纣的起因,有一个说法是商纣王在祭祀娲皇的时候,对娲皇不敬,被娲皇秋后算账。

      一方面来说,能秋后算账,至少也是一个级数的吧。

      商纣王是长生者,同时超越者,似乎还一直隐藏着不知名的终极概念最终成就。商时期的纣王,一开始是同时代无敌的,直到末年,质能转换系数变化到了一个节点,限制了纣王的最终出力,让纣王的概念无敌,变成了量级上的无敌。

      娲皇是上古时期的,那时候,能量的概念比物质的概念要强盛。一份能量,可以转换亿万份物质。这时候的娲皇,画风上就是一念开辟地火风水,再造洪荒,有我无敌。

      这两种无敌碰到了一起,自然要碰碰了。

      上古时期,为啥有铜钱和纸币,有量天尺,有定海珠,有算盘,有山河图,有天庭仙宫。都是抄的未来的概念。反正未来也没有办法过来找他们要版权税。

      而且伴随着时间线往始皇帝时期推移,秦时明月大天地外显的出力是呈现出降级的。由原本的伏皇一画开天,降格到了商纣王一拳打碎石头。虽然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世界观外显的表现来说,确实是这样。

      燧人氏这些上古时期的存在,也不担心会偏转太多的时间线。反正往后推移,天宫终将伴随质能转换系数变化被打落层级,最终被时光腐朽,再也找不到存在过的痕迹。

      至于口口相传的历史和神话,山野传说,夸张一点不是很正常的嘛。

      到了夏商周,伴随着时间线往后推移,个人伟力不断降格。一开始还能搞个开天辟地重订地火风水,然后只能分封三界神祗,最后只能阴土为虚、轮回不存。

      到了商纣王时期,纣王都不在无敌,有被围杀的可能性。更不要说比干、闻仲这些存在了。固然在物质界被杀,不影响长生者本质,但是丢面子。虽然作为长生者,随时可以拨乱反正,但是同级的长生者或者终极成就不会忘记上一个被废弃的时间线发生过的事情。这就相当于在好友面前社死。

      等到了秦始皇时期,质能转换的系数,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乃至术士、贵族、皇族生存问题了。以前不吃都行,现在要一天三顿,粮食产量也千百万倍的腰斩,受不住。

      在正史中,应许之时之后的未来,亩产有一千五百公斤。但是秦时明月的秦朝时期,即便是有过去未来的存在出力,给战国增加了很多的主食种类,也不够。

      建立统一的政权,是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正确。

      秦统一了政权。

      此后,汗承接秦制,统一文化。

      唐时期,万国来朝,重新回归中古时期的社会格局。

      到明,大家都在一个物质基础,都玩不出降维打击的操作了,摊子铺的太大。明,是打出来的气度。属国不听话,打一顿。一顿不够就再打一顿。

      说起来,也是秦最惨,大一统之后,只过了几十年就没有了。秦时明月大天地,大一统国家就没有这么惨的。

      如果说唐朝,还有武林高手,各种内力的话。到了明时期,内力被否定,只能走国术的路子。

      至华夏历4300年之后,国术式微。不要说抱丹,就连化劲都被否定。

      至华夏历4500年,应许之时之前的数个月,国术已经只剩明劲还能期待一下子了。

      有些时候,过去的伏皇烦了,也会直接出手,把华夏外面的岛群直接按灭或者沉到海沟内。但是往往没有过多久,就被拉住了。毕竟扶桑还是有很多的银矿的,不能因噎废食。

      伏皇不管了,但是保留下岛群和美洲的其他长生者,也没有啥好心思。只是单纯的想要美洲丰富的物产和矿藏。

      有时候翻车了,还有未来其他长生者出手,总能告诉他们,你祖宗还是你祖宗。

      有句话说的好,不要往上扒拉族谱,谁的祖上没有阔过。

      秦时明月大天地就是这样。族谱上说,你的祖上是燧人氏,说不定真的就是燧人氏直系血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秦时明月大天地总结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