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扶苏治世篇(不是) ...

  •   接下来,还要让各家流派、各方势力彼此配合,还有的朝会开呢。当然,接下来开会的同时,以咸阳为中心,扩散至各个郡县的简体字学习,就不可阻挡了。这个过程中,各方还有的扯皮,一些东西还有的争执。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虽然已经到了夜晚,但是咸阳很多地方都有人扎堆聚集,挑灯商议。

      别看白天的时候,扶苏舌战整个大秦各个流派,实际上付出的口头约定也不少。

      到了下朝会时,下午及晚上,各个流派已经运作起来了。有的流派消息灵通的多方拜访打听消息,试图获知更多的内幕。还有些领头人已经打出狗脑子了,为了给自己的那个分支争取更多的利益。即便是听一个流派也有很多的分支,即便是此时的正统,也要担心啥时候被拉下来。

      这种乱糟糟的环境,正适合浑水摸鱼。

      有激进的农家,已经在联系墨家的一些人员,联合一起去找扶苏沟通商议,试图吃下农事大部分技术了。至于为何联系墨家,秦国此时已经认识到了,粮食的产量和天地水种的联系了,不管是其中哪一项有问题,都会导致粮食减产。这部分激进的农家认为,公子姑苏很可能已经掌握了提高土地肥力、提供更充沛的水源、提供更优质的良种这其中的一项甚至两项技术。

      实际上,他们还想少了。扶苏不只是掌握了一两项技术那么简单。他分明就是掌握了四大板块几十项技术。当然,受制于此时大秦的国力,有些技术没有办法实现,比如在二十一世纪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等。这些技术需要的科技水平太高,以此时的秦国不可能去工业化生产,甚至连样本都做不出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能实现的就少了。

      扶苏先是让人去邀请纵横家的一些人,杂家的一些人。不过片刻的功夫,纵横家和杂家的人就来了。

      要让一些人吃到肉,还要让更多人喝到汤,吃肉喝汤的都是你的人了,不是也是。李斯语。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扶苏是不会有这样的号召力的。但是此时,一来大江神降的事情,这些人已经很清楚是否属实了。二来赵政已经在准备立太子了。虽然秦国没有出现过洪武大逃杀的情况,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提前下注不吃亏。

      等到纵横家和杂家的一些人也到了之后,扶苏先带着人去了后院,令人端来炒好的十几盘子豆芽菜。豆芽秦朝时也有,毕竟豆饭也是大秦此时的主食,开发出豆芽可以吃很正常。就是扶苏让人端上来的豆芽菜有点奇怪。

      一来,大秦此时不要说炒菜了,连熟食都不多,这些人是真的没有见过炒菜。当然,扶苏使用的也不是铁锅,而是天然石片抄的。这些炒菜自然和未来时间线两千多年后没有办法比,不说植物油和动物油的问题,就是各种丰富多彩的调料,也是没有的。此时的大秦使用的调料还只有麻椒、八角等寥寥数种。而且因为是石片炒的,受热不匀、温度不够,多少有些半生不熟的。

      即便如此,不管是农家也好,还是墨家纵横家其实都没有见过这种做法。大秦此时的贵族,还不是封建后期的五旺七族。大秦的贵族,大多数是靠战功成为的贵族,而且无法继承。少部分是如李斯这些有很大能力的人。不可能奢侈到去浪费粮食尝试多种不同的吃法,大秦的贵族,吃的也就是主食多一点,数量多一点。

      扶苏把豆芽菜分于众人观看。

      扶苏之所以拿豆芽菜出来,自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新鲜吃法,而是为了展现无土豆芽种植法。

      农家纵横家这些人也不会认为扶苏就是为了展示一个新鲜的吃法。就算是有人这样想,也不会说。

      农家拿到豆芽菜,第一时间观察根部、叶子。叶子还好说,也就是看上去长得更好点。但是根一点残余的土样都没有,这就出乎意料了。虽然出乎意料,但是农家也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毕竟此时投入公子扶苏的一边,终究还是危险了点,这豆芽的技术虽然不起眼,但是对农民作用不小,一来可以加餐,二来这种技术能不能用到别的种子上面。举一反三,基本素质了。没办法,大秦穷,人穷的是不起饭、穿不到遮住袖子的衣服。。。

      扶苏也没有遮掩的意思,大大方方的告诉众人,这种发豆芽的方式,名为无土豆芽种植法。目前的这个是用黄豆发的豆芽,方法简单,不需要人照看。而且除去黄豆可以发豆芽,其他的豆类也可以发豆芽,不过我最近太忙,没有功夫去一一测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

      农家连忙应下。这不算一件大事,但是对于不知道的人来说,也是很有用的。有了这个成果,农家在大秦的地位和名声也可以往上提提了。

      随后,扶苏拿出来了之前连夜赶制出来的粗纸,递给了众人。纸不多,也就百来张,而且参差不齐,一般质量就是极差。

      纸自然做出来了,这种纸是扶苏在李斯、蒙恬和蒙恬亲卫的辅助下,挑选了最简单、用时最短的方式所制。因为大秦工艺的问题,再加上是新技术都没有经验,做出来的纸不仅说不上美观,就连书写的效果不是很好。

      好不好倒还是其次,关键是有没有。纸有吗?大秦真的没有。只看一眼,墨家就看出来了纸背后技术含量。纵横家则看出来了纸的出现,对各家学说的巨大意义。以前,学说之所以流传不广泛,一来是语言不通、文字不同,二来就是传播困难,缺少有效的传播方式。大秦所使用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竹简,赵政每天要批改一百多斤的竹简。特殊情况也会使用绢布,但是这玩意太贵了。

      不过纸到是其次,不是扶苏的主要目的,此时扶苏还不准备放纸出去,尤其是技术。

      拿到纸后,农家杂家等人就看到了纸上所写的字。

      多亏了简体字和小豪存在本源演化,不然这些人说不定连书写的是文字都看不出来。慢慢辨认揣摩,只能认出很少的部分的单字。

      扶苏表示,这上面书写的文字,就是我大秦接下来所强制推行的文字。

      至于具体的文字内容,大秦此时学习了部分简体字的也不过一千多人。就算是标准再放低,也就三四千人识字。

      在这里的人中,至少一半都认不出几个简体字。

      扶苏手持一张一看就是最好的纸,慢慢把上面写的字逐字逐句读出来。

      墨家杂家忍不住抓脑袋,配合着扶苏读音,试图把读音背下来。

      扶苏也没有干别的,一连读了三次,墨家纵横家基本都已经背下来了,农家还差点,杂家有部分人已经背的烂熟,已经默诵,试图把文字和读音对上。还有部分杂家一连懵懂。

      扶苏等众人揣摩十多分钟之后,打断还在皱眉揣摩意思的人。

      然后扶苏就这篇大概加起来不过七百字,勉强算得上数千年后的一篇义务教育的作文体裁的一篇文章,详细解释了每一个字的意思,以及有哪些其他含义等等。伴随着其他人时而恍然,时而懵懂的神色,一讲就是三个多小时,此时外面已经彻底黑下来了,旁边的侍卫都已经挑灯数次了。

      扶苏待众人大致上掌握了这篇名为‘堆肥法’的文章大意,随后拿来小黑板(前天刚做出来的)和黄色土块粉笔(昨天才有的成果),简单的画了几幅堆肥法的概念图,说明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点,就让大家先回去了。让他们回去之前,表示可以先把这个方法推给自己认识的人,慢慢扩散。

      能主动来找扶苏的,自然没有傻的,哪个不是八百个心眼。更不要说这时候李*法家*斯和蒙*赵政亲卫*恬亲自送他们出公子府门,送的时候,还表示扶苏人善、有些技术不是不给,只是还不到时候,来日方长。再说了,字都不认识,给你你也看不懂不是?

      农家:。。。
      纵横家:。。。
      杂家:。。。
      墨家:。。。

      行叭。

      宣传公子扶苏美名,从我做起,我这是为了大秦的发展,才不是投扶苏所好,更不是故意讨好。毕竟公子一开心说不定就放出更多的技术了呢~你说对吧?

      儒家:?对个锤子。。。

      儒家虽然赵政没有彻底打压的意思,但是也由原来的不待见变成了恨不待见。

      这段时间,儒家的日子苦啊~

      以前的时候,儒家仗着有公子扶苏撑腰,扶苏还以儒家自居,作威作福,始皇帝赵政的面子都不给。

      现在呢?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至于为啥不待见?也没啥,就是赵政看到了一千多年后的以明为国名和以宋为国名的一些成语典故罢了。

      赵政虽然不能因为未来的儒家就判了现在儒家的死刑,但是赵政把这些相关的事情,都抄下来递给扶苏了。

      扶苏:(╬??皿??)莫来碰瓷!

      赵政是放下了,但是情绪是不会消失的,就是由赵政转移到了扶苏身上。

      扶苏做不出来坑杀儒家的事情,也不好主动去宣传未来儒家的林林总总。生气(扶苏限定版).gif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扶苏表示不跟儒家玩了。我要去找法家玩。李斯,我来啦~

      李斯也得感谢儒家,要不是未来儒家坑了大秦后代数百上千年,恐怕他李斯也难以被始皇帝赵政轻轻放下,更是被始皇帝直接分给扶苏,更能得扶苏重用了。

      这波法家赚麻了,墨家农家纵横家等都有光明的未来,就算是道家杂家这些也有肉汤喝。只有儒家受伤的世界达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扶苏治世篇(不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