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二章扶苏治世篇(不是) ...

  •   一周之内的人物群像过多,就不一一描述了。(虽然很多是因为我不想去查询正史,再去推演作为对比。)

      赵政觉得想不通公子扶苏为啥不挣扎一下。如果换成自己,说啥都要拼一把。然后想了想,如果当时自己确实还活着,扶苏抗旨的成功率是零。即便是当时自己已经死了,扶苏抗旨的成功率也不是特别的大。即便是最终成功,秦国国力消耗也要到一个层次。届时必然镇不住六国遗族。但是这也不是放弃的理由啊?赵政有小情绪了.jpg

      赵政觉得自己要把这种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

      让李斯和蒙恬给公子扶苏打下手,让公子扶苏去做具体的事情。一方面忙起来就没有时间想东想西了。一方面可以让扶苏从现在开始就为未来做准备,毕竟赵政可能就剩下了9年的寿命了。

      始皇帝的后宫是啥样的呢?基本上都是六国贵族贵女,亡国公主和始皇帝也很配呢~

      不过这些人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扶苏,终于可以一展自己的主张策略了。

      至于赵政。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关于军事等重要的国家举措,还不能让扶苏一言而决,只是让扶苏参与。而这些,才是赵政一直在做,并且决定以后主要就做这些方面的事情。至于原因嘛,世界地图了解一下?九一八事变了解一下?南京大屠杀了解一下?

      大江神虽然没有告诉他,中华字典内记载也不是很多,但是地道社稷神器联通两千多年之后的未来时空的网络。自从赵政自学学会上网,这些东西赵政就看到了。

      八国联军?好厉害哟~始皇帝赵政不屑嗤笑,不过一群暴发户罢了。

      始皇帝决定,让扶苏搞好现在的基本盘,赵政要想想办法灭了这几个未来其他大陆的国家的祖先。

      不着急。赵政安抚自己。一个都跑不掉。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海军方面,可以提上日程了。先让墨家造船,练海军。正愁我大秦军心不稳呢,就先拿这个太阳过开刀好了。始皇帝赵政决定要在六年内,不,三年内好了。三年内造好船,练好水军,一口气给大秦面积再增加一个岛郡。

      还不够哪。赵政想着。美洲是个好地方,香料、多种高产作物,奇异的动物,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也许这些可以让六国的那些贵族去搞。反正都是为我大秦开荒扩土。用的好了那些贵族也是一柄好刀。

      赵政仿照未来时空的方式,简单设定了三年计划、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一直到三百年计划。赵政也不想自己设定那么久的未来计划,但是没有办法。大秦此时确实太弱,外面的地盘太大,现在有心无力,实在吃不下。

      另一方面,赵政也隐约想明白了大江神是什么情况了。大江神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之外,存在无限多元的世界。不能主动教导自己,但是又给自己能够自己学习未来数千年后的途径,赵政不相信第二件事难度会比第一件事简单。人神分立,也许说的是无数个世界的情况。只有如此,大江神才担心被别的神注意到。因为关注祂的神多。但是赵政自己就没有关系了。只是一个普通人,这点奇遇可能根本都不值得大江神一个层次的神留意一眼的。

      当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赵政也准备了数个退路就是了。

      始皇帝赵政的一系列计划先不说,扶苏这段时候往后,都是风口的针、浪尖的船,突出了一个过的充实。

      一周后的第一次朝会,是扶苏第一次作为变革者登上历史的舞台。

      扶苏一力主张强制推行一万两千八百简体字。在这个过程中,有农、兵、阴阳、墨、道等诸多流派大臣阻拦。言道此时原六国所在郡县尚且不稳,如此强制推行,恐生事端。再则有很多有用的技术此时立马就可以变现,给民众的生活质量提升一个层次。授人亿利,再去推行简体字替代原来的雅言。岂不更好?

      但是扶苏以前是师从儒家的。儒家本来就能说会道。立人设基本都是儒家的常用本能了。此时扶苏又受法家李斯指导,结合两家之长,已经无敌了。

      可以说此次朝会打从一开始,就在扶苏的计算之中,从头到尾都没有超出扶苏的预计。至于许诺各家流派大臣的承诺,更是一早就决定要去做的,有些更是已经在做前置安排了。此番能够得农家等支持,接下来的事情进度更加完善。

      自然有聪明人猜到了。但是猜到扶苏用意就有用吗?此为堂皇阳谋,你作为农家不争取,其他人可后来居上了。这么好的机会不争取,你真的是正统吗?真的不怕其他分支后来居上?

      利益结合,各家发力,更有蒙恬王翦等人作为支撑,此时的扶苏,只要始皇帝赵政不发话,那就是一言堂。

      攘外必先安内。安了大秦的各方势力,自然是时候从上至下,从官员到吏再到民,推行简体字了。

      正好这一周多的时间,使用树皮等制作的原始版本的纸、蒙恬再次改进的毛笔、使用石头锅灰等制作的砚台等,这些东西可以慢慢普及下去了。各家学说流派之所以一退再退,让扶苏执牛耳,很大部分也是因为这东西没有始皇帝站在身后,太危险了。固然功在千秋,但是也是一柄双刃剑。可以传我的学说,自然可以传其他学说流派。

      朝会途中,扶苏挨个拿出已经做出的初步的成品,打消各个流派大臣的反对意志,最终统合各家,自然最终的协议结果也不可能只强制推广简体字。

      法家的代表李斯,提倡的是依法治国、富国强兵。但是之前就算是之前的秦国,相对六国而言,法治概念深入人心,很多地方也要退让。具体到地方郡县,各方郡守还要考虑到具体的人文地方特殊性、习俗特殊性,不得不对法律进行一定层度上的特色化解释。更有部分郡守明着遵守,实则阳奉阴违,让郡县成为郡守一言堂、知法犯法、随意执法。此番统一文字如果能强制推行,就可以使用统一的话术、统一的语法,对司法做出精准解释,再搭配多方辖制,让法家理念更加的深入秦人人心,让秦人知法、懂法。彻底解决释法全靠官吏一张嘴的问题。

      儒家主张教化。但是文字都不一样,其难度可想而知。有教无类的前提,是对方能接受并继承你的思想。好嘛,之前一直都在解决第一阶段了。虽然说儒家的人总能打服对方,让对方听儒家说话,但是仅仅听不行呀,听不懂的问题得解决吧。孔子点了个赞.jpg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啥叫无为而治?过去的秦国,大家都一样的穷,你打我有啥用?没有用。还不如省省力气。但是秦国一统六国之后,蛋糕做大,很多人就坐不住了,也想分一点,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这是无为而治的一个版本。也是一直以来的版本。大家都在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已经占尽自己的全力了。没有精力考虑别的,说的好听点就是不想去起兵戈。此之谓小国寡民。大家活着已经容易了,就不要再这种不容易上再加担子,学会控制彼此的欲念。

      但是此时扶苏提出了新的概念。天下大同。扶苏表示你说的不对,你这是已经落后的学说了。我认为的道家的无为而治,和你说的不一样。我认为的正统道家应该是我自己的资源无限富足。我想要什么,想获得什么,都能直接得到,就算是再难的,也有获得的途径,如此自然就不会走极端了,自然就可以无为而治。因为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好家伙。你不讲道理。

      我秦国现在亩产栗一亩田一百斤到两百斤,再加上还要纳税,剩下的自己都不够吃,你告诉我怎么获得自己想要的?

      道家表示扶苏的想法太脱离现实,太理想化了。无法实现。

      扶苏觉得道家说的是有一定道理。

      扶苏把农家拉了过来。

      扶苏表示,我有一个办法,保证你按照我说的做,今年的栗种下去,秋天收获的可以到一亩田三百斤。

      农家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扶苏表示。这是大江神交给我父亲的其中一个小小的技术。

      农家犹豫了。

      扶苏跟进。我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用来提升粮食产量,除此之外,我还知道有十多种之前没有发现的东西,也可以作为主食。

      农家瞪大了眼睛。一咬牙,干了!

      然后农家二话不多,正面对上了道家。

      农家表示,你说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这里粮食问题已解决,你说的所有问题都不成立。你还得谢谢我。

      道家。。。

      扶苏看了会儿热闹,暗自想着,我还没有说我知道一个提升粮食产量到每亩一千三百斤的办法呢,虽然这个办法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去做,才能做到。

      名家看了扶苏一系列的操作,主动来投。好嘛,能言善辩。

      墨家一看,有点搞头。暗搓搓的碰了碰扶苏。扶苏会意,递过去了早就准备好的计划。墨家细细打量,很好,对我没有啥不好的影响,而且对技术工的待遇也提高了数个层次,我签字了。

      搞定这些各个流派领头的,是第一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二章扶苏治世篇(不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