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湘江支流还未完全解冻,吴候孙权已经亲临巴丘水师大营犒军。

      吴候在巴丘的下榻处是一座两层吊山房,飞檐翘脊很是气派。正厅内熏香袅袅,两人正襟而坐,四下悄然无声,只听得计时的水漏叮咚一响,水滴在巴掌大的浅盘里激起一小片涟漪。

      “末将可否悔棋?”吕蒙问。

      孙权板着脸摇摇头:“现在不行了。孤与你对弈经日,不能像初学时那般宽容。”

      “那末将认输。”吕蒙拱手。

      自从孙权到达巴丘之后,吕蒙省了隔三差五便要奔赴公安参省的差事。但省了路途并不意味着省了时间。吴候每隔数日便要他进见,而且往往是参省完毕,孙权会留饭。几日下来,孙权就开始用饭前的闲暇和吕蒙下棋。

      吕蒙对围棋自是一窍不通,但出乎孙权意料之外,他学的飞快。若是下快棋,孙权居然只需让几个子就可以像模像样的厮杀了。

      “子明有心,背过棋谱么?“孙权大奇。

      吕蒙赫然一笑:“是,从都督手中讨的棋谱。“

      “原来有名师指点,怪不得。“孙权手一拂,坪上的黑白子乱作一团。“早听说子明有急智,看来孤与你下快棋,着实吃亏。”

      人道吴主碧眼紫髯,面有异象,颇为传奇。但此刻坐在吕蒙对面的孙权,如若除去锦衣玉带,却是个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年轻人。因为自小养尊处优,而且颌下尚未留须,他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还要年少。

      吕蒙把棋子一粒粒收入钵中:“倒也不是。这下棋好似行军布阵,贵在神速,于是末将免不了急功好利…”

      “你竟敢对孤行兵法,”孙权笑骂,口吻中无一丝责备的意思。然后他正色问:“公瑾治学,你以为如何?“

      这种“你认为如何“,”你意下如何“等问话,都是参省中的常见问题。吕蒙没多想,就回答:“都督言传身教,雷厉风行。他教习我等校官,可比主公教棋严厉多了。”

      “哦?可是不久前你与兴霸斗酒之事?你和兴霸到底怎么惹了他?”

      什么斗酒,明明是斗殴。不用猜,吕蒙就知道孙权是从谁那里得知这档小事的。当日都督说他行事要小心,否则担当不起这误会。果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低头一拱手:“军中儿戏,让主公见笑了。“

      “他如何罚你?”不知为何,孙权突然对此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吕蒙只想把这件事掩盖过去。“挨了几棍而已…”

      “你挨打了?“孙权吃了一惊。他想不到周瑜对这几个都尉这么薄情冷面。“可有伤,伤在哪里?”

      吕蒙只有张开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难道吴候当真不知道挨棍子会伤在哪里么?

      孙权也醒悟过来,颇有些尴尬的一笑:“罢了,罢了。“他站起身,拿起案上一方锦折:“子明对再征夏口,意下如何?“

      看来今日参省要延长至饭后了。吕蒙斟酌了一下字句,答道:“上次征战军备齐足,士气高昂,却因内乱而班师,上下三军都不免遗憾。不过那一战倒是探出了黄祖的底细,倒也不算无功而返。夏口之地,迟早会归入主公版图,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是你的看法,还是公瑾的看法?“孙权背对着他,问道。

      吕蒙略一迟疑,回答:“无须都督教诲,军中区区一个校尉,主公问过去,也是这等心思。“

      “张子布如果有你等见识,孤也就省心了。”孙权转身叹了口气。“兴霸昨日给孤这一奏折,甚合孤意。他说刘表无远虑,子嗣….”他用两个手指翻到锦折上一段文字,照着念道:“只有两个不成器的小兔崽子…”

      吕蒙暗笑,不由好奇甘宁用的是哪个文书先生。

      孙权努力保持脸上的严肃表情,继续念:“黄祖也已年迈,须即刻起兵再打,破夏口图荆襄,最终可谋巴蜀…“

      吕蒙笑不出来了。他盯着孙权手中的折子,暗叹:都督的考语果然精准。甘兴霸这几句,竟然和鲁肃的榻上策不谋而合,难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孤想问你,巴丘军备如何?如果半个月后起兵,子明你有何顾虑?“

      吕蒙有些糊涂了。这问题明明是应该给周瑜的,但孙权显然对他的应答更有兴趣。“我部八千将士厉兵秣马已经一个冬天了,时刻待命。主公要是三日之内就走,也没有问题。但去年征黄祖,起兵有十万之众,属下….眼光能力有限,不好说。主公何访询问一下都督呢?“

      孙权有些不耐烦的一挥手,“孤现在稀罕你的看法,你尽管说。“

      吕蒙看了看孙权。在周瑜之前,这个比他还小四岁的年轻人,是第一个注意到了他的雄心壮志的人。那时孙策尚在,仍为少将军的孙权来兵营阅军。一念之间,未来的吴候看到了行伍中看到了吕蒙那双专注而热切的双眼。

      他突然心里豪气一动,微一沉吟,道:“那么恕末将直言。夏口乃三江交界之地,尤其汉水入江口处,水域浅河道窄,易守难攻。我军水师多为大船,相对于黄祖的蒙冲舰,在周转上颇为吃力,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冲进敌方水寨。如此一来只能靠我军的强驽围攻,作持久战。这样,即便能在汉水上打开缺口,也是得不偿失。“

      孙权下意识的点点头。

      吕蒙继续:“这年景,军备粮草易得,但苦战最耗费士气。水师上下想及早迎战黄祖,我想主公也不难看透军心所向之处。但属下担心各将对艰难之处估计不足,会一鼓作气而去,再战而衰,三战而竭。打仗就靠一口气,到那时就真是难以重振士气了。“

      孙权眼睛亮了。“好,缜密的紧。“他站起身,忍不住在案前踱起步来。“子明想必有应对汉水前锋之策了?“

      “属下惭愧,“吕蒙一拱手,“这要到沔口才能看清敌方部署,然后再作计较。“

      “那么孤派你做我军前锋,如何?“

      吕蒙只觉双耳一热,随即却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心底一时纠结。

      孙权盯着他:“兴霸的将士都有虎狼之勇,又对夏口水域了若指掌,应该是生力军的最佳人选。但第一战必是恶战,我军确实无必胜把握。如果因此一役而损了夏口的老兵,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他的眼里已尽是鼓励的笑意:“子明你作前锋,孤就逼你想想办法,不得作十亭人马折五亭的打算!孤心疼兵马。“

      吕蒙急忙拱手:“末将领命!“

      *

      吕蒙从孙权处出来,登上小舟逆流返回自己的行营。一路上他心里又兴奋又不安,在船舱里走了不只多少个来回,也没把脑袋里的几个纠结事想明白。傍晚时分,船头军士近来报:行营已到,都尉可以下船了。

      吕蒙不耐烦的一挥手:“别停!掉头,到都督行营去!“

      随船军士暗自叫苦,只好撑灯挂帆,转舵前行。

      周瑜大概是已经准备歇息了,因为吕蒙进寝帐的时候,前者只着长襟中衣,光着脚,盘腿坐在案后拨弄着琴弦,悠然自得。

      “恕我无礼,又打扰都督休息了。“吕蒙一躬身,拣个蒲团坐下来。

      “你再做不速之客,下次就把你乱棍打出去。“周瑜道,“有什么要紧事?“

      “倒也奇怪,主公今日打定了三征黄祖的主意,要我做先锋官。“

      “哦?“

      “那么都督已经和主公议过此事了?“

      “没有。“周瑜不以为然地摇头,“你是第一个告诉我这消息的。什么时候起兵?“

      “看他的意思,应该是半个月或一个月内。“吕蒙有些发急,“主公怎么没和都督商量,就这么快作决定呢?“

      “这是迟早的事。“周瑜看看门口,有意无意的放低了声音,“出兵夏口是迟早的事。而且主公在位八年了,也需要建立些功绩,否则你们这一代将士如何服他?“他抬手制止了吕蒙的反驳,“当年我接手程普韩当一众,又何不是如此?主公与先讨逆将军不同,马上功绩虽不是累累,但雄心却一点不次于其兄。得此主,是你我为将者的大幸啊。“

      吕蒙皱起了眉毛。他想起来八年前周瑜领兵进工安的一幕。他不知道都督进城后到底有什么风波,但朝野上下足足等了一个月,才从吴主的诏令中得知,护军与张昭率诸臣叩拜:“齐心协力,永固江东“。那一个月时间确实长的令人心焦。

      他不知道是否该提醒周瑜,这次主公用兵,竟是有意绕过了他这水师都督这一层。主公自己的雄心归雄心,但如此大事,都督竟然丝毫不介意。

      “主公年轻气盛,战法自然偏急猛。这也不错,兵贵神速么。既然他定你做先锋,其实先锋即为主战之兵,颇有一战定胜负的可能。你有如此重任,千万小心。“周瑜假装没有看到对方一脸的欲言又止的痛苦神色。“汉水险恶,前锋非万人不可,你手下可有过硬的带兵之人?“

      吕蒙不得不答:“董袭,丁奉,还有凌统。“

      “凌统年幼,你需要照顾他些儿。统将和统兵不一样,意在知人识才。这你也清楚。若主公把兴霸划入你麾下,我想你现在可以治得了他。但若是太史慈将军呢?“

      “我不知道。“吕蒙几次欲开口,都被对方佯装无视而顶了回来,于是终于放弃了对旧话题刨根问底的打算,换了个新的,“属下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废话!“周瑜一挥手,“别跟我来朝对那一套。“

      周瑜放粗口的时候,往往是他心情不错的时候。吕蒙吃了个定心丸,便问:“都督以前也提过统将之事----我无意好高骛远,但都督为何认定主公会让我统帅三军呢?“

      周瑜一怔,随即哈哈一笑:“我也不知道。无论如何,你还是先保住性命要紧,不能有命立功,没命领赏。此次起兵任务艰险,刀剑不长眼,不要太急功好利…“

      吕蒙耸肩:“此数自有天定…“

      这小子越来越不恭敬了。周瑜开始后悔太早把这个学生变成了朋友。他想了想,歪头一哂,问道:“子明,你家父在何时何地去世啊?“

      “南渡之役。“

      “那你姐夫呢?“

      “山越战场…”

      “看来你吕家的天命确实早有定数啊?“

      吕蒙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当然,要不是发话的是周瑜,他自然是一个拳头挥过去。但对方笑得这么揶揄,他心里一动,就反问:“都督的家父又是如何仙去的?“

      “病榻之上。“

      “都督的祖父呢?“

      “也是一样。“

      “那么都督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不害怕么?“

      周瑜拊掌大笑:“真是天上降星孛,子明你居然有伶牙俐齿的一回!“

      吕蒙也笑了。虽然恶战在即,上有大雾弥漫的君臣之意,下有束手束脚的用人之疑,但吕蒙在这一瞬间居然觉得人生畅快不过如此。

      周瑜收敛了笑容:“好了,我该歇息了,明天再议出征细琐。上次运进的三千驽弦硬韧俱佳,你这次出行,全部带走吧。“

      “是。“

      “夏口天气潮湿,军粮都是去年冬天的收成,要预防发霉……“

      “都督。“吕蒙抿嘴一笑。这一笑倒是让周瑜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叨唠。

      于是他挥挥手:“道别为时尚早,但估计这两天你也不会清闲。那个架子上左首是上次你要的棋谱,右首是琴谱,帮我拿过来。“

      吕蒙站起来,摸到架上,先把棋谱随手反插到后腰上,然后抱回来一堆竹简。

      “好好揣着那棋谱。那是前汉遗物,蔡中郎地下有知,见你如此不恭会大哭的。”周瑜叹了口气,开始翻阅案上的竹简,“你走吧。“

      吕蒙拱了拱手,退出帐外。

      他等了一会儿,周瑜的亲兵才牵了一匹马过来:“都尉还是骑马回营吧。这时分水流急,逆流而上,估计要三更才能到呢。“

      吕蒙点点头,正要翻身上马,那亲兵突然一跺脚:“看我这脑袋。都督嘱咐我要给都尉一件袍子的----天这么冷我都忘了!都尉稍等。“话音未落,他一溜烟的跑了。

      吕蒙没来得及拦住他,只好在帐门前的马桩上坐下来。天上是一弯新月,春寒料峭,夜空如洗墨,更衬得漫天星汉璀璨壮丽。吕蒙看着夜空发了一会儿呆,直到帐内突然传来一声琴弦清吟。琴声平淡悠然,无金戈荡寇之雄壮,更无春江花月之旖旎,但丝丝惆怅之意却是不会辨错。

      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连亲兵递上袍子也没有什么反应。很多年之后,吕蒙才知道这一曲名作临江望月,乃是离别的应景之作。而此时,他安安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品出了里面一丝黯然,只知道不能再听,更不能再细想下去,否则这一夜定要复枕难眠了。

      想到此,他摇头自失的一笑,上马扬鞭而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