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船队行至曹军前沿阵地,左右两翼开始收帆,只听得两边战鼓擂擂,喊杀声震天。董袭的五楼船船身高大,还未于曹军战船碰上就开始飞矢如雨。不久右翼也从东侧包抄曹军,开始投掷引火物,吕蒙命传令兵发旗语,让丁奉甘宁两军从中路进攻。

      孙权随吕蒙在罗经甲板上观战,只看得眼红耳热,摩拳擦掌,恨不得自己能上船随兵丁们拼斗一番。

      厮杀半个时辰有余,过了午时,江面突然风向陡转,北风变为东风。当年赤壁就是借了此天机才大获全胜。但此刻虽然右翼烧得痛快,左翼的五楼船却显了危机:五楼船船身高吃水浅,风势骤猛,眼看着有几艘大船已经堪堪倾斜到危险的角度。

      “命董袭收兵!“吕蒙对着旗兵大喝一声。

      但董袭似乎没有理会旗舰的号令。不多时,几艘大船终于吃不住风浪,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响,慢慢翻转过来。眼看无数小舸船从大船上解下脱逃。翻倒的大船挡住了做支援的后船,李典的部下乘势突击,曹军直冲吴军的中路后翼而来。

      吕蒙看看甘宁和蒋钦的船队,估算出两人都没有多余的船只来接应,只能由自己的主舰率后军应敌。判断至此,他转身命桨手和弓箭手准备,发令给后船上的凌统。然后他一把拉住孙权,就要往下舱走。

      孙权看出他用意,急忙挣脱:“子明,留我在船上,我要杀敌!“

      “流矢不长眼,你不能以身冒险!“吕蒙紧拽着他,同时挥手,叫四周亲兵过来护驾。几个人大概平日被吕蒙调教得六亲不认,任孙权怎么挣扎,很利索的就把他押到了舱下。

      “子明!子明!“孙权纵有千般理由,情急之下却一条也想不起来。“吕子明!“

      “短兵相接,必有伤亡。我把这几个人留给主公…“吕蒙沉下脸,伸手挽过舱顶一条绳子,在孙权的一只手腕上打了个结,竟把他系在了船舱里,“还请主公自重!”

      说完他瞪了孙权一眼,转身头也不回的出了舱门。

      孙权一时气结。想破口大骂时,吕蒙的亲兵们已经退出舱门,锁上了门闩。

      他扯了扯绳子,想用另一只自由的手解开,却越解越乱,越挣越紧。情急之下他又要拔出佩刀,却发现刚才的混乱中,佩刀不知道被谁摘走了。

      孙权徒劳无功的又扯了扯绳子。他开始后悔没有带周泰到船上来,否则好歹还有人替自己说说话。他心里发誓:好个吕子明,若是我们都平安回去,看我怎么整治你。

      俄而听得上面甲板开始有鼓声。一开始是一只鼓,然后是两只鼓,三只鼓,又有鼓声从远处传来做回应,不久鼓声如波涛般汹涌,但节奏沉稳,震人肺腑。下一刻船身转了方向,孙权这才意识到鼓声是在协调划桨手动作。他想走到舷窗边观看,却发现拜绳索所赐,自己只能围着几尺见宽的地方团团转。

      突然舱外喊杀震天。孙权听到船身上有一敲击声,回音嗡嗡作响;然后是又一声,再一声,随即船体上象着了冰雹一般,噼里啪啦响声不断,在船舱里听起来震耳欲聋。孙权正捂着耳朵惊愕间,忽然咔嚓一声木片横飞,舱板上赫然有一个铁枪头破壁而出。

      孙权几乎跳了起来:这就是他几日前所看硬弩上的铁箭------曹军自然也配备如此利器。好在旗舰船体异常厚重,箭头只是嵌在舱板上,更谈不上什么穿透船体了。

      舱外飞蝗如雨,冰雹般的敲击声不断。孙权脚下冰凉一片,原来不知船体在哪个薄弱环节漏了水,地上慢慢积起了一层水。水缓缓的流向船舱一边,原来船身已经开始略微倾斜。

      虽然他不知道船身倾斜的原因,但船体正在漏水这等性命攸关的事情他还是明白的。孙权大声呼喊起来,想提醒守在门口的亲兵,但喊杀声中他的声音几不可闻。舱底的水开始缓缓的流向船舱另一侧,他忽然醒悟过来:原来是船体一侧吃重。现在船身转了个弯,另一边舱板外传来相同的密集敲击声,开始面对丝毫没有松懈的飞蝗流矢了。

      如此周转几次,一个多时辰后喊杀声渐息,看似战斗临近结束。孙权探头张望,却难以辨清舱外情景。突然舱门一开,一个伍长装束的人跑进来,俯身伸手探探舱底的积水,然后又噔噔噔的跑向下层底舱,竟是丝毫没有注意困在舱内的主公。

      孙权哭笑不得。他眼看着那个伍长再次爬上来,噔噔噔的返回甲板,依然视他若无物。正要大呼时,门又砰的一声关上了。

      孙权大怒,猛一跺脚,却发现靴筒内居然还有一把匕首。他俯身抽出匕首,砍断绳索,开始大力敲打舱门:“放我出去!“

      舱门突然被打开了。怒不可遏的孙权飞起一脚,正中开门人的小腹,对方立刻跌得四脚朝天,引来门外人一阵哄堂大笑。

      几个人把被踢倒的亲兵搀扶起来。吕蒙疾步上前,低身跪倒:“主公息怒。“

      孙权刚要发作,却被眼前的景象一震:残阳如血,原来已经是黄昏时分,江面上一片狼藉。风势已息,船首东边浓烟滚滚,空气中有种惨淡的烟火和硫磺味道。日落处则有若干艘大船残骸在水波间凝然不动,小舟与蒙冲穿行其间,正在救助落水的兵士。

      旗舰上并无短兵相接的迹象,而且因为甲板位置高,没有遭受多少火器和弓箭的损伤。但船体两侧看起来令人瞠目结舌:无数箭矢铁钩插在船舷上,竟把一艘庞然大物扮成了豪猪一般。难得水军训练有素,在如此密集的流矢下居然能有条不紊的转弯调度,冲抢杀敌。

      吕蒙没等孙权反应过来,就径自站直身体,一手指向北方:“主公请看,曹营前锋…“

      李典和庞德的船队已经无影无踪,只剩下断桅残舷和一片浮尸。右翼蒋钦的船上,正有人在船头高声呼喊着什么,兴高采烈的挥舞着什么。孙权眯眼辨认:那是一幅被烧的残破不堪的曹字军旗。

      他微微张开嘴,却没有说出什么。

      胜了。而且胜得威武漂亮。

      吕蒙毕恭毕敬的拱手施礼,朗声道:“主公鸿福,我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

      众将听到这陈词滥调,也懂得是要做足面子功课的时候了,立刻呼啦啦跪倒一大片,齐声道:“主公鸿福!“

      孙权看了看吕蒙,又看了看下面乌压压一批人,无奈苦笑起来。吕蒙自然知道忤逆他的后果------胆敢把吴候绑起来的他还算是头一个。但是,谁让他打了胜仗呢?

      于是他伸出手拉起吕蒙:“子明,挂上孤的军旗,孤要到曹军大营门口巡视一趟。“

      吕蒙略一迟疑,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他微微一笑:“谨遵成命!“

      当下,中路舰队由左翼护送,耀武扬威一般在曹军大营不远处鱼贯而行。守营的兵将已知道前锋营溃败,就没有出击迎敌,只是点亮了更多火把,不愿示弱而已。

      那一晚,日后的魏武帝曹操瞭望江东水师,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旗舰上,孙权和吕蒙面对远去的曹营,并肩而立。与当年赤壁不同,这一次他不仅仅是狂喜和释然。想到随胜利而来的种种后事,期待和忧虑交杂,让他精疲力尽。

      他扛得住曹操,但只有固守是远远不够的。

      吕蒙大概也觉察出来了对方的异常。他只是任由年轻的君主握着自己的手,站在他身边一动不动。

      满江红霞,给两个剪影作背景。

      *

      当晚并没有饮宴作乐,各营都在清点折损。左翼军不幸折了偏将军董袭,孙权连夜修书给顾雍,让他作谥文,追功加爵。

      吕蒙在另外一张案上埋头阅读军机。这次孙权来的匆忙,没有准备行帐。吕蒙的行帐是最大的,所以只好把他请进副都督的居所。几日下来,两人各自在灯下忙碌,相处得融洽,就忘了要给吴候另安排居所。

      孙权站起来,随手把一张锦折丢在了吕蒙案上:“子明,看看孤给曹贼的回信如何。“

      吕蒙展开锦折,上面只有一列龙飞凤舞的大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两句: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吕蒙微笑:“好。“

      “如何好?”孙权有意追问。

      吕蒙思忖片刻,回答:“主公劝曹贼退兵,想在战情和气势上都压到他,言辞甚为达意。这正是我将士之福:上兵伐谋,本是用兵的目的,也正可以多给江东子民们留些儿郎休养生息。“

      孙权没有料到他会引出这样一番道理来,正色道:“若是曹贼知难而退,当然是最好。一将成名万骨枯,子明有这等胸怀,孤很欣慰。“

      他重新坐下来,假作润笔,却看看帐外没有就近的侍从,沉默半晌,最后自失的一笑,低声道:“战场非儿戏,今天是孤冒失了,给你添了麻烦…“

      他料想吕蒙会忙不迭的承认今日自己也有犯上之过。但出乎他意料之外,此人居然不置可否的抿嘴一笑。

      吕蒙也许是无心。但若是说谋略,孙权意识到自己的些许恼怒,也被这一笑化去了干戈。

      他早该知道,从十年前征黄祖起,他就拿这个粗人没办法。

      吕蒙避开与孙权对视,推开了案上各式堆积的竹简。

      万籁俱寂之中,他的声音如泓潭之水一般沉厚:“属下斗胆,试问往日庙堂之上日理万机的主公,和今日在我船上随性所致的‘都尉’,哪一个是?“

      孙权心里吃惊,但旋即笑起来:“孤也问,如今悲天怜人的子明,和当年定要血洗荆州的子明,到底哪一个是?“

      吕蒙抬起眼帘,看着孙权,答道:“都是。“

      孙权想不到这个三十六岁的男人竟有这样一双温柔到惊心动魄的眼睛。

      他心里一颤,脸上却波澜不惊的笑起来:“都是。孤与子明,都是身不由己啊。此战胜了也罢,若是败了,孤想做富家翁而不得呢。“他慢慢歪倒身体,就这么躺在了案前的席上,眼睛盯着帐顶。“如若能跟着子明乘风破浪,四处遨游,倒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语气虽悠然,但这样的直白和深情令吕蒙无言以对。除了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之外,他自然知道他在要求什么其它的东西。但吕蒙不敢直言。

      后世人评述孙权“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可是看着眼前这个怅惘而无奈的凡人,平生第一次,吕蒙撒了谎。

      “不难。待到天下平定之日,子明与主公便扬帆出海,可好?“

      孙权闭上眼睛,嘴角扬出一丝笑意:“好。不难。“

      *

      三年之后,曹操再攻濡须口,孙权以吕蒙为督,据前所立坞,修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操。曹操知难而退。唐人孙元晏有诗句“莫言有个濡须坞,几度曹公失志回”,以记濡须之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 16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