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建安十六年,吴候孙权迁驻所到秣陵。第二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操厉兵秣马,遂在濡须口调兵遣将,巩固船坞。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引兵南下,攻破吴军江西营寨,俘虏都督公孙阳,兵至濡须入长江处。孙权命吕蒙屯兵七万,在濡须口严阵以待。

      即使不问兵戈,朝堂之上人人都知道这次战役比赤壁更为凶险。当年赤壁之战因经验不足,过多依赖荆州水师,曹操受挫受的着实郁闷,却未伤元气。痛定思痛后,他开始着手建立北军水师。几年下来,新水军羽翼丰盈,正是演兵变实战的好时节。而赤壁时,东吴出三万精兵,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出奇制胜。但这一次,双方都算是知己知彼,谨慎布阵,周密筹划,俨然要展开稳扎稳打的阵地战了。

      孙权命吕蒙两日便送一战报,以观战情。孙权这边心急火燎,但吕蒙的战报却异常精简,不是“平安无事“,就是“无事平安“,干巴巴的无趣得很。惹得孙权只有在殿上来回踱步。

      有人比他更心焦。自濡须口起兵戈以来,周泰每每见孙权,都是欲言又止,扭扭捏捏。几天后孙权才悟出来他的心思,大笑着把一张令牌交到他手中:“幼平心急了不是?我许你中护军司人马三千,开拔濡须口,让那些世家子弟也见识一下沙场!“

      他一顿,“还有,转告子明,你的人马尽由他调遣,看中了谁就留下。“

      周泰喜不自禁的走了。又过了几日,吕蒙的军报还是“无事“,孙权按耐不住了,又不好直接插手吕蒙的军务,就发密信一封给周泰,责问:到底怎么回事?

      周泰的回信倒是详尽清楚,报两军尚未交兵,吕蒙置万余强弩在夹水口,正在赶建令一层船坞。此间甘宁早想历练一下彪骑营,请令从陆路突袭曹营前部。吕蒙不准。甘宁磨了几日,终于磨到了一张令牌。他挑了个月黑风高夜,率一百骑兵约至二更时候,取白鹅翎插于盔上为号,披甲上马,飞奔曹操寨边,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入寨中。曹军前部人马,以车仗伏路穿连,围得铁桶相似,不能得进。甘宁只将百骑,左冲右突。曹兵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甘宁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凌晨时甘宁从寨之南门杀出,无人敢挡。吕蒙令周泰引中护军人马来接应。操军恐有埋伏,并没有追袭。这一战令吴军士气大振,七万江东儿郎们早已兴奋得跃跃欲试。

      周泰因为护卫孙权驾座,很久没有上场厮杀,这一次也算牛刀小试,过了一点瘾。因此不难想象他的书信里写的激动,读起来令人身临其境,心往神怡。孙权读毕,一拍案几:这么痛快地战事,居然也算“无事“?!

      第二天,吴候孙权移驾北上,亲临濡须口大营。

      孙权并没有告诉吕蒙自己的到来。但当门帘被掀开,他弯腰从车内走出来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大营南门旌旗招展,陈兵列将井然有序。营门口百步远处已有中护军人马队列官仪,恭候孙权的车驾。

      吕蒙带领周泰甘宁丁奉董袭等人大步走来。江风猎猎,吹得几人头盔上缨络翻飞,白色披风如船帆般兜起,煞是英武矫健。

      孙权笑起来。十年励精图治,他真希望伯符能看到这一幕。

      吕蒙走上前,带领众人齐齐单膝跪下行了大礼。孙权托起他,一把握住对方的手:“原来子明早知道孤的行程?“

      “属下不知道。“吕蒙微笑,“探子在主公车驾到南门十里开外才得知。“

      这无疑是个笑起来很好看的男人。

      “孤不请自来,想仿效一次汉文帝,子明却不愿做周亚夫啊。“孙权自嘲道。

      吕蒙又无言抿嘴一笑,两人转身并行。他反手一握孙权,突然问:“主公近来在苦练骑射么?“

      “你怎么知道?“

      吕蒙手指一紧:“茧子都起在虎口…“

      孙权大笑起来:“子明心如发细啊!孤早就想练得身强体健,武略过人,来投子明麾下效力呢!“

      吕蒙叹了口气:“子布和子敬可知道你到这里来?“

      孙权摇头:“子敬三日后才能知道。子布么…他明日在奏对时找不到我,就知道孤在哪里了。“

      胡闹。

      吕蒙没说什么。孙权佯装没有看到他的脸色:“子明不用麻烦什么仪驾。你带孤看看营盘战备,如何?“

      吕蒙面有难色。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孙权笑道,“孤已经忍你多时了。只是你的军报着实可恨,孤这都亲自来了,还不能让孤亲眼看看么?“

      吕蒙也笑了:“主公遣幼平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主公的意思。只是我今日实在脱不了身…..让幼平陪同主公四处走走,可好?“

      孙权点头:“也罢。“此刻他心情大好:“是孤一时兴起,失礼在先,给你添乱了。“

      “哪里。“吕蒙转头叫周泰:“请中护军打开主公大旗,告诉弟兄们和对面的虾蟹,说主公到了。“

      “对面的虾蟹“自然是曹操麾下左一路的张辽和李典;右一路的徐晃和庞德。周泰带着孙权穿过大营,径直来到北营门的前阵,登上船坞瞭望台。

      难得冬日碧空如洗,水面波光粼粼,气象万千。四面七宝山与濡须山环抱,濡须水入长江处,吴军隔江阻流,建起来长约两里长的船坞列阵。对面曹营只作一条黑线,看得不甚清楚,但不难想象其布阵也应是金戈铁甲,气势磅礴。

      “曹军在北我在南。此季节刮西北风,他们顺势,占天时之利。但我们的营盘据险峻地势,濡须口一片堵得严实。子明还命人在夹水口修建新船坞,同这里一样,三层硬弩以保拒敌无失。“

      孙权随着周泰的手臂向西边眺望,然后低头看到了下方距离自己最近的第三层弩阵。他径自走下瞭望台,一个就近的卫兵低头让开,显出身后一架强弩。

      不看则已,一看惊心。一人多高的弩机上,黑色的铸铁箭头长尺余,箭秆足有两三指宽,浸过油的绞绳纹丝不动,张势待发。孙权惊道:“如此利器,这不是要把一头牛钉到墙上去么?“

      周泰回答:“这层硬弩不是射人,乃是射船的。两军对阵,多先出蒙冲数斗,小船速度快,蚂蚱似的讨厌,只要中上这么一箭,就能射穿船帮,两三个窟窿入水,也就走不动了。“他嘿嘿一笑,“要是真有晦气鬼,身上挨这么一箭,那就真应了‘与舰船共存亡‘了。“

      孙权暗自咋舌。但随即想到战况惨烈,彼时又会是一片江血横流,他不由暗忖:这阵势固若金汤,子明难道要在这里就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么?

      “这等硬弩我们都布在最高层,下面两层逐级递减,然后是弓兵阵。弓兵配有五十担强弓,选的都是力气大胳膊壮的好儿郎。主公要是想试试臂力,可以下去找他们较劲。“

      武人好兵,谈起军务也有喋喋不休的时候。周泰痴性发作,孙权只有微微一哂,不以为意。他伸手摸摸弩上铁铸般的机括,心里模模糊糊的感到很兴奋。

      “主公小心。“旁边的卫兵赶上,一拱手:“机括都是开着的,主公莫要误发。“

      孙权一时兴起:“我若是想发一箭试试呢?“

      那卫兵嚅涅一阵,最后单膝跪下:“吕都督军令,若无军情而误发一箭,打草惊蛇,小的人头不保。还请主公赎罪!“

      孙权看了周泰一眼,后者无奈的点了点头。

      “好吧,就不为难你了。“孙权转头远望江对岸,脸色沉下来,深深吸了一口气。

      *

      几日后,曹军前锋人马在水上集结,突出曹营五里,锋头直指吴军船坞。吕蒙点兵万余人,要趁敌军未安营扎寨之时急破之。孙权要随军亲征,被几员大将劝阻,吕蒙更断然不允,只好作罢。

      吴军于辰时出发,日出东南,正好照花了曹军弓箭手的眼,照亮了吴军弓箭手的目标。吕蒙分兵三路,左翼由董袭率五楼船,居高临下冲击李典的部署;右翼由蒋钦率兵四千,配油船和引火器具。中路则有吕蒙亲自压阵,丁奉和甘宁在中路前驱使。

      吕蒙站在罗经甲板上,回头顾后方尾随的船队时,突然看到下层兵士中一个都尉打扮的人似曾相识。他认得自己船上所有校尉以上的面孔,偏偏这个似曾相识的都尉却让他心里一惊。

      “来人!把那人带上来!“他手一指,早有几个亲兵下了楼梯。

      那人是被毕恭毕敬的“托”上来的。吴候孙权掩不住自己的尴尬,摘下压到眉毛上的头盔,只能干笑两声。

      吕蒙顿时头疼欲裂,但又不好发作,只好铁青着脸,命令自己的旗舰放慢速度,落到舰队中间,让甘宁的船取代自己的位置。

      几艘船一换位,孙权才意识到因为自己的冒然,恐怕是坏了吕蒙的安排。他不好多嘴,只有一言不发的站在吕蒙身边,看着前方风帆林立,都吃紧了北风破浪前行。

      船出坞后,至开阔地带,风势渐强。孙权站在高处,只觉得正月的江风冰冷刺骨。正踌躇间,突然感到身边的吕蒙似乎一拍他的后背。回头一看:原来不是吕蒙伸手,而是他的披风被吹开,兜起来拍到了自己身后,竟有些把两人裹在一起的意思。

      孙权抓住那白色的厚重织物,有些艳羡的在指间一捻。吕蒙转头看见,就把披风解下来,给他裹在身上。

      “江风刺骨,主公还是回去舱房吧。“许久没有开口的吕蒙语气里不见一丝波澜。

      孙权尽管牙齿打颤,但脸上的冰冷却和凛冽北风无关。

      “也罢,“看到他这副别扭相,吕蒙居然笑了。他抬手指着前方头顶的主帆,“不能让主公扫兴。主公请看那桅杆….“

      孙权抬头,正好听见后方舵手长长的吆喝一声:“左转舵!桅转右!-------“

      四周军士回应道:“桅转右!-------“

      吆喝声中,主帆突然在风中收了圆润的曲线,开始剧烈的震动。横中的桅杆嘎嘎作响一阵,突然呼的一声横扫过船身,早有准备的军士急忙收绳,直到主帆转到右首,恢复了鼓胀的圆弧。

      主副几张帆重新吃满了风。船身逆风转弯后,随即倾斜到一边。没有任何预备的孙权一个趔斜,被吕蒙架住了。“主公小心。“

      孙权这才明白为什么平日里,甘宁等人走路都是不堪入目的螃蟹状:这是在舰船上最稳当的步态。

      风势更猛,船身倾斜越来越厉害,甲板上的绳索和器物都开始慢慢滑动。战船船首尖而高翘,吃水处形状狭窄,破浪时激得江水飞花泻玉,起了一人高的白浪。孙权忍不住好奇,晃了几步到高倾的船舷一边,探头望去:冷风扑面而来。船借风势,浪随船形,妙在舷下无遮挡,竟似在风中自由翱翔一般。

      乘风破浪之时,孙权眯上了眼睛,只觉得此生从来没有这样恣意快活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