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越狱 ...

  •   前一世,《越狱》五季连看三遍,可不是白看哒!
      地图誊抄到手帕上,方式方法,路线规划,实地勘察,一连三天的反复琢磨推演,郭精奇决定来一个中西结合,以绘制的地图为基础,以荒院里的枯井为起点,展开地道战越狱计。
      紫芙虽然觉得这有点天方夜谭,但姐姐说干,她必是支持的。于是,两人你一锄头我一铲子地挖起来。晚上汗流浃背,白天养精蓄锐。
      春分过后,土质松软,不出半月,已挖出挺远。为保障劳动果实,紫芙都得掐着日出时分提前返回,以防万一哪个守卫抽风进来巡查。
      再过了十日,郭精奇于地道中又忙活了一宿,按心里读秒的计时法,估摸就要天亮了,该撤了。于是用脚步丈量今晚的成果如何,竟发觉地道已蜿蜒超出宫外千米远。
      胜利在望,情难自抑,她贪婪地直接向上挖去。
      一米,两米,三米……
      上面的泥土簌簌下落,渐渐透出些微光。
      她心潮澎湃,利用掉下来的泥土,将脚下的“小山”堆的更高,直到头上的那一点微光一圈圈变大,大到她终于伸出去脑袋。
      脑袋刚探出洞口,只听得“噗”的一声,臭气熏天,紧接着稀里哗啦的闷响。
      “我去,什么破地方?”
      待眼前清明,只见自己的脑袋紧贴着一个硕大木桶,而木桶之上正背对着她坐着一人,刚舒舒服服地泄个通透。
      茅厕?!
      胃里翻江倒海,郭精奇“嗖”地缩回洞里,差点儿吐了。造物弄人的各路神仙已被她默默地骂了个遍。
      好不容易挖出个口子,总不能又填回去吧?
      唉,“英雄不问出处”。逃出去才是关键!
      捏紧鼻子,直起身,脑袋再次探出洞去。
      或许是早有心理准备,这洞外好像也没那么臭了。若大的场地里如今空无一人,只有大大小小的木桶有序地摆放着。
      确定安全,她撑着周边的平地,爬出来。再用一个空的木桶堵在洞口处,以做遮掩。
      出了茅厕走出百米远,郭精奇仍觉得周身上下臭气熏天,怎么也散不掉。还好狭长的小院里静寂无声,所过之处均是门扉紧闭,铁锁加持。否则光凭这一身味儿也要招来人了。
      正嫌弃呢,抬眼瞅见前面横在半空的竹竿上晾晒的衣物。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她大步过去,随手扯下一套淡绿色长袍麻溜换上,连带旁边挂着的发冠也一并戴了,正好将一头“鸡窝”塞进去。低头瞅见脚上那双满是泥土已破旧不堪的鞋,干脆顺手牵羊地也寻双靴子换了。整个人顿时神清气爽。
      这是到哪了?毫无头绪。
      总之不是瑶华宫了,确信无疑!
      郭精奇激动不已,兴奋地蹦蹦跶跶出了小院。
      一道月洞门出去,眼前豁然开朗。亭台水榭,百转回廊,美的水墨画一般。
      这人跟没见过大世面的乡巴佬似的,哪哪都新鲜,俩眼珠子忙不迭地到处乱瞟。忽闻细碎人语,整个人顿时绷紧,迅速退至一串小假山,背靠石堎,隐在树丛里。
      静寂片刻,又是几声人语,隐约穿插着抽泣,甚至还冷不丁来两声干笑。
      什么情况?
      郭精奇好奇地贴石挪移,摸索过去,直到假山末了一株刚抽丝的垂柳下停步,正好将身形遮住,又不妨碍她探出脑袋偷窥。
      那是一座不小的楼阁,与皇宫风格相近,都是红墙绿瓦,轩榭小窗,优雅别致。只是楼阁门前的十几号大男人衣衫不整哭哭啼啼的模样,实在违和。
      一个个半推半就地扯动着自身衣帽,惹得一旁臂膀上已搭了几件外袍立着的人,满脸嫌弃和不耐烦,催促着“快点儿,快……”
      腾的一个布球不偏不倚地砸在这人脸上,截断了重复的催促。支楞巴翘的布球瞬间散成几件衣袍,有绿有白,有薄有厚,像一朵正在盛开的花舒展着花瓣。
      被砸的人抓下脸上的衣袍,低头扫了眼,不骂反赞,“对嘛!就该像石大人这般,反正早晚要还的,拖得这一时半刻又如何?”
      郭精奇扭头看向那位抛布球的石大人,此时只身着中衣、头带幞头,席地而坐,手里拎着个深棕色的小酒囊,谈笑欢饮,就好像事不关已,一旁看着热闹。
      这一边笑一边哭的场面着实荒唐,郭精奇忍不住笑出声。
      “谁?”
      她浑身一僵,没发完的笑已噎回嗓子眼儿。
      这负责收衣服的家伙是顺风耳千里眼吗?
      “你,过来!”一口的娘娘腔,不依不饶。
      逃无可逃,只好挪步过去,见机行事吧。
      “你……”那娘娘腔斜眼打量她,一边喃喃自语。
      郭精奇只觉是一把尖锐的眼锋在她混身上下刮来刮去,心中惴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恐怕凶多吉少,她双拳隐隐攥紧,指节咯咯作响,正想趁其不备抢占先机……
      “你是李美人宫里新拔的吧?”那人突然拔高了音儿,像是有惊人发现。
      郭精奇一脑袋的求生欲,连忙点头,“是是是!”转念一想,“什么?”心里咯噔一下。
      “我就说嘛,这皇宫大内之中还有咱不认识的?也就是你们这些生瓜蛋子。以后多长点儿眼,见着前辈也没个礼数,内侍省是怎么教的?”
      这一顿自以为是的碎碎念,算是把郭精奇心里先前的兴奋彻底浇成了悲哀。还未等她悲从中来,竟被强塞了差事。
      “去,引石大人去政事堂交还勅牒。”娘娘腔一副颐指气使的腔调。
      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正好趁此机会溜回去再图后举。郭精奇回了声“是”,转身欲走。
      “喂!去哪儿?”娘娘腔的眉心已拧成个麻花,“这边儿!”抬起的兰花指使劲地点着郭精奇的身后,“都进宫多久了,路还不识得。唉,一茬不如一茬喽!”
      娘娘腔的碎碎念犹在耳畔,郭精奇已跟闯迷阵般晕头转向。说是她在前头带路,而实际上掌舵的都是后面的石大人,不急不徐,不紧不慢,跟游园似的轻松惬意,带动着郭精奇也放松下来,还时不时地聊上几句。
      “啊?所以这是科考失效,追回官职?”
      “正是。”
      这位石大人说的云淡风清,郭精奇却一脸匪夷所思,“竟还有这种事!呵呵,怪不得那些人哭哭啼啼地不愿意脱官服。”
      “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哈哈哈……”
      郭精奇不禁佩服,“石大人可是真性情啊,十年寒窗苦,眼下竟一点都不像个落弟学子。”
      “哈哈,中贵人你,也不像个中贵人啊!”
      他眼睛微眯盯着郭精奇,一双黑眸晶亮,像可洞穿一切的X光。郭精奇心头一紧,赶忙瞥开眼,往前走。
      “中贵人不必再送,到啦!”
      郭精奇闻言停步抬头,正见朱门的匾额上三个烫金大字“政事堂”,两人拱手话别。
      待原路摸回瑶华宫,望眼欲穿的紫芙已成院中团团转的人肉陀螺,一双绣花鞋都磨秃了半层底。

      郭精奇吐沫横飞地跟那院大婶们算账,结果就是地图被改得面目全非。一切归零,从头来过。
      半个月后,又一条通往自由的地道贯穿。
      很好,这次不??,是香,芳香四溢。各色的玉盘珍馐,美酒佳酿,鸡鸭鱼肉,时令鲜蔬,应有尽有。姐姐妹妹们再也不用忍受那令人作呕,还缺金少两的“牢饭”了,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地方叫“御膳房”。
      郭精奇跨坐于墙头,向天空远眺,嘴里还嚼着刚刚揣回来的烤鸭腿,唉声叹气,“这皇宫再大,还能大得过天?我就不信了,还有我郭精奇挖不透的宫墙?”
      接下来,她就像个打了鸡血的战士,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朱充仪的金钗丢了,连婕妤的玉镯没了,御膳房的烤鸡又丢了三只,连大庆殿的香烛都少了一整排……
      皇城司奉命调查,都十几二十天了,丢的物件一样没找到,却搅得人心惶惶。宫外的锁匠倒发了笔横财,宫里的贵人们将自己的金银珠宝,钱票玉器统统上锁。殊不知“此地无银三百两”,如今一丢就是一整箱,干净利落。

      “陛下,呜呜……陛下!”
      这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杨婕妤就哭哭啼啼地来了福宁殿,批了半宿劄子刚歇下的赵祯只好从床上爬起来,散着发,半披着外衣,听她一字一泣地讲述生下公主时皇帝赏赐的夜明珠和特意为公主打造的金镶玉花蝶步摇是如何不见了。
      没等杨婕妤絮叨完,一个内侍急忙来报,说是御膳房守夜的管事刚刚遭遇了那贼人。守在殿门口的侍卫们顿时困意全无,阎文应亲自带队鱼贯而出,再加上十几个内侍,一个个摩拳擦掌,那一双双眼睛像要立马将贼人生吞活剥般狠辣。
      而就这么反应迅速的一支队伍,除了比鸡还早地叫醒了各宫各院的主子侍从,连个贼人的影子都没寻到。

      “喂,你是谁?”
      躲在御花园牡丹丛中的郭精奇身子一震,不得不直起腰来,转过身,眼见几米开外一个小丫头右手挎着个小竹篓,好奇地打量着她,“先生眼生得很,是……”
      郭精奇这才意识到,自己眼下穿的还是那身低阶内侍服,想起第一次被人错认,眼珠一转,信口胡诌,“小的是张……”
      “张贵妃院里添置的新人吧?”这丫头心直口快地替她补了后半句。
      “正是!”
      “我就说嘛,张贵妃院里的人都是百里挑一的,先生如此标致,必是张贵妃院里的了!”小丫头几步凑过来,笑呵呵地瞅着郭精奇道,“先生这么早,是做什么呢?”
      “呃……”
      “摘花是吧?跟我一样!”小丫头抬起手腕里的竹篓示意。
      “对对!”
      “唉,咱们都是命苦的,遇到这种爱折腾侍从的主子。非要带着清晨露水的牡丹。这有没有露水不都是牡丹嘛,真是矫情!唉,我跟你说,人家杨德妃对侍从就好得很……”
      这小丫头竟是个自来熟,还是个话匣子,没多时,后宫里从美人到皇后,所住何处,身份地位,哪位得宠,哪位好生养,事无巨细,如数家珍。最令郭精奇叹为观止的是,这小丫头入宫也才不到半年,名叫百灵,人如其名,真是天赋异禀的包打听啊!若不是怕天大亮,不好潜回去,她还真想再多听听百灵嘴里的皇宫八卦。
      天光大亮,郭精奇已四仰八叉地躺在瑶华宫的床上睡大觉,皇宫大内里却还笼罩在紧张肃杀的气氛中。据亲眼见过贼人的御膳房管事所述,那贼人是个内侍官。
      于是,各宫各院,但凡不是个母的都被揪出来,供那御膳房管事比对指认。就连正入宫上朝的文武百官们也被投以意味不明的奇怪目光。
      几千人这样一刻不停地看下来,那管事的两眼都快瞎了,也没确认所谓贼人。
      阎文应气得眼眶血红,秉承“宁枉杀一千,不漏网一人”,只要管事在辨认时稍有迟疑之人,都被严刑逼问,查个底儿掉,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
      没几日,宫里宫外已传得沸沸扬扬,刺客,神偷,仙侠,鬼魅……
      一时间,郭精奇成了众人嘴里的传奇,声名大噪!
      而这些有的没的,她早从百灵嘴里听了个遍。别的不说,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大白天的也能在宫廷内院神出鬼没,还和一干内侍宫女们称兄道弟,熟络得很。而她的身份就像个九连环,扯不清,道不明,但瞧她落落大方,倒也无人怀疑深究。

      阎文应刚送走了来给皇帝请安的尚美人,回到延和殿内殿,只见赵祯正斜坐在软榻上,盯着榻中小桌上的一个空盘。
      阎文应先是疑惑,后是惊奇,忙不迭上前,喜道,“看来尚美人的手艺的确不错,这一整盘的牡丹酥,陛下竟都用完了,难得这么对味口啊!赶明儿……”
      没等他说完,就发觉赵祯转过来的眼神不对,不是舒心,而是愤懑。阎文应心往下沉,声音一点点儿小下去,直到赵祯开口,“朕若说,朕一块儿都没吃,你信吗?”那眼神里充满肃杀。
      阎文应“噗通”一声跪地。
      “这么多时日,一个小小贼人都抓不到,朕要你们何用?如今连朕的延和殿都来去自如了!是不是哪日,朕的龙榻也要让与贼人酣睡?”
      阎文应咣咣以头抢地,“臣等无能,臣等有罪!”

      “我去,这是谁做的?徒有其表!”郭精奇倚在墙根儿,瞅着手里自己刚咬了一口的牡丹酥,层层花瓣,白里透红,“这御膳房的手艺是一天不如一天啦!”
      抬头再看眼前这些老宫妃抢食的样子,悲从中来,不由感慨,“唉,这皇宫都快被我挖成马蜂窝啦,怎么还没挖出去啊!”
      “这皇宫,你是出不去的!”
      郭精奇闻言,立时撇头看去。只听“哗啦”一声,旁边的房门由内拉开,走出一人,正是初来那日看到的与守卫交易的妇人。
      而紧随其后,又走出一人,满头银白,目光炯炯,从头到脚不华贵却雍容。
      郭精奇肃然起敬,站起身,“请问您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