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暮春时节,天朗气清,微风和煦。

      天还没亮,展庭安就起来了。先是取水把水缸添满,再把粥煮上,就出门绕着村子跑步。

      农家的清晨很是寂静,有些勤快的人家,已经升起袅袅炊烟。展庭安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开始顺着小径往山上跑。

      展庭安锻炼身体已经有了些时日,身为农家子,还是身体结实点好。在缺医少药的古代,稍微有点发热就可能丢命,所以身体素质尤为重要。展庭安不懂什么科学健身,只是跑跑步做做体操,聊胜于无吧!

      一套动作重复做了三遍,远处的太阳已经完全冒出了头,天色大亮。金红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照在树梢处,青草尖,点点金芒。站在山腰远眺农田,仿佛一片青翠上笼罩着一层光晕,煞是好看。

      展庭安采摘了一些野菜,用衣摆兜着,下山回家。一路上和邻里打着招呼,步伐轻快地到了家。

      王氏已经起来做好了饭,鸡圈了打扫了一遍,正在侍弄那片小菜地。小青菜已经长了半尺高,可以吃了。黄瓜秧子和番茄秧子都可以搭架子了,不然挂果就容易挨地,会烂掉。

      母子二人吃了饭,王氏在家缝补衣服洗衣服,展庭安去了郑家。

      郑家在庄子外围,离展家不远。是个不大的土坯房子,也就三间屋子。院子里种了小菜,围了鸡圈,墙边还有个高大的柴禾垛,搭建得很好,不怕雨水淋湿干柴。

      展庭安到了郑家,郑大娘他们正在收拾鸡圈,二柱和杏花懂事地帮阿娘给母鸡剁草,拌食。

      展庭安来到鸡圈旁,对郑大娘说:“大娘,我带二柱和杏花去山上打些柴。晌午前就回来,不出去疯玩。”

      郑大娘笑着说,“你们去吧!有你带着,他们不胡闹,我放心。”

      展庭安带着俩小的上了山,边砍干柴边对二柱说:“熙元哥走之前让我照看你们,我们得让他放心。现在外边乱,干啥都不容易,我们不能让他操心家里。二柱,熙元哥不在,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你要学着支撑家里。”

      二柱点点头,“庭安哥,我知道。大哥打仗是大事,不小心会丢命,不能让他担心家里。我已经长大了,会帮阿娘照顾妹妹。”

      杏花着急地说:“我也长大了,不用照顾,我也帮阿娘做事。”

      展庭安笑着摸摸他俩的头,夸赞道:“二柱和杏花都是好孩子,都长大了。不过帮家里干活,可不仅是说说而已,要行动起来。别的不说,二柱,你以后肯定要下地,不能光靠大娘一人。种地可是个体力活,你这小身板不行,得多锻炼。”

      二柱和杏花齐齐点头,“我们锻炼身体,帮阿娘干活。”

      “乖孩子!那明天早上,我去找你们,咱们一起锻炼,把身体养得壮壮实实。”

      春去秋来,又到了一年丰收季。农户们就盼着秋收,粮食下来了,明年的口粮就有了。趁着天气晴好,都赶紧下地收割,在打谷场晾晒,然后收进粮仓。粮食存进了粮仓,农人的心都放回了肚里。再不怕下雨打湿了粮食,不仅交不起税,还得全家饿肚子。

      忙碌了半个月的秋收,大家看着收获的存粮,都喜笑颜开。今年收成不错,明年不怕担心饿肚子了。

      展庭安经过几个月的锻炼,身体强壮了很多。半个月的劳累,在家好好歇了一天,就缓过了劲儿。

      秋天已至,冬天不远了。要赶紧储备过冬的物资了。燕子山的冬天很冷,大雪能下一两尺厚,没有干柴烧炕取暖,过不了冬。冬天能吃的青菜也不多,就是些萝卜白菜。要多晒些菜干蘑菇,好存着做菜吃。

      一大清早吃过饭,展庭安就叫上二柱和杏花上山。昨夜下了场雨,山路有些湿滑。展庭安叮嘱俩小的小心走路。

      高大的树下,冒着一簇一簇的小蘑菇,鲜嫩无比。三人笑开了眼,赶紧采摘了,放进背篓里。

      三人一路走一路摘蘑菇野菜,很快就到了一片人迹罕至的小峡谷。

      这是夏天他们在山上打柴时,顺着一条小溪流发现的。水流在这里汇聚成一个小水潭,水潭不大,却有着鱼虾。小小的鱼虾,肉不多,就够打牙祭。展庭安他们在水里撒了些草籽枯叶苔藓,想喂养这些鱼。要是能养肥,过年就是一道肉菜。

      水潭周围的土坡上,有几棵核桃树,板栗树。展庭安他们又移栽过来几棵枣树。因为少有人来,果子挂满枝头,看着喜人。峡谷里的气候相对暖和一些,果子成熟比外边要晚。展庭安他们今天过来,正好可以摘回去存起来,冬天当粮食吃。

      展庭安他们先把底下伸手能够到的都摘了,把三人的背篓装满了,才停手。剩下的等下次背着长杆来敲,不然树顶的摘不到。一连采摘了三四天,才全部摘完运回家。

      接下来就是不停地打柴,采集山果野菜,争取尽可能多得储存粮食。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过后,天一天比一天冷,要准备过冬的棉衣棉被了。

      如今的年景,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难有余钱。展庭安盘算着,怎么都得弄点钱,手里有钱心才不慌。

      时至暮秋,天已经有些寒气。

      远处的农田的庄稼都收割完毕,只留一些短短的根茬,历经一个寒冬后,在来年春天被深耕翻在地底,作为土壤的养料。

      燕子山上一片枯黄。树枝上的枯叶半落不落,一阵飒飒秋风吹来,干枝败叶簌簌作响,打着旋儿飘下些落叶。原本繁茂的青草已泛黄,稀稀疏疏,间或有些半卷的黄叶。

      展庭安叫上二柱和杏花,带着工具上山,打算做些陷阱。山间秋末的小动物,都养了层厚厚的肥膘来过冬,刚好猎了来拿到镇上换钱。等大雪封山,山路不好走,保命要紧,不能冒险狩猎。

      展庭安他们来到小溪流边,水已经很浅了。找几处小动物脚印多的地方,挖了一米深的土坑,坑底插上尖顶朝上的木棍。坑面用枯枝败叶掩盖好,撒了些还带青色的茅草,用来诱惑小动物。

      展庭安虽然也想打些大动物,多卖点钱,可是他们三个武力值不行,连有野猪的深山都不敢进,更别说打猎,想想还是作罢。

      秋末的山间,除了一些小蘑菇,已经没有别的能吃的。他们采了为数不多的蘑菇,就去小水潭看看那些鱼虾。

      经过一个夏天的投喂,小水潭里的鱼肥了不少,偶尔有鱼越出水面,在空中一摆鱼尾,沉回水里。

      杏花惊讶地对展庭安说:“庭安哥,鱼好肥啊!咋长得这么大!”

      二柱抢着说:“当然是我们喂大的呀,笨!”说完咧着大嘴笑,露出一口白牙。这些肥美的鱼,实在让人高兴。

      锻炼了有些日子,杏花和二柱长高了很多,明显比以前结实了不少,不像之前那样单薄。不过整个夏天都在外边乱窜,也晒黑了不少。

      展庭安笑着给他们分配任务,“二柱找些小石头过来,咱来做一条拦坝,杏花拔些草,把缝隙堵上,用泥抹实。”

      展庭安打算把小水潭不远处的下游,围了个小小的堤坝,在正中留了个口,用背篓在堤坝口截住。一会儿把鱼赶过来,钻进背篓就出不去了。

      二柱和杏花很快把需要的石头和茅草都找来了,三人合力把堤坝和背篓糊好。然后杏花看着背篓,展庭安和二柱去小水潭用树枝敲水,把鱼往堤坝赶。

      静谧的潭水,被乱敲的树枝搅和得混浊不堪。鱼儿被惊起,飞快游窜。随着树枝有序的敲打,鱼儿一路往下,最后扎进了背篓。

      看着背篓里装满了肥美的大鱼,二柱和杏花兴奋不已,眯着眼笑得合不拢嘴。“庭安哥,好多大肥鱼啊!这得吃多久!”

      “咱们每家留一条,其余拿去换钱,买布给你们做棉袄。”展庭安看着满篓的鱼,心情也是很好。

      “那都卖了吧,我们不吃。钱都攒起来,买棉花买布很贵的。”二柱和杏花懂事地说,眼睛恋恋不舍地看着鱼。

      展庭安欣慰地看着俩小的,很高兴:“这是奖励你们的,我们二柱和杏花太懂事了!给你们补补。”

      取了背篓,把堤坝的口堵上,三人提着鱼下山回家。

      展庭安到家就把鱼养在水缸里,打算明天拿到镇上卖活鱼。大刘庄地处下地,河流不多,鱼不是很常见,活鱼能多卖点钱。

      王氏看有这么多肥鱼,惊讶地问:“哪来的鱼,这么肥!”

      展庭安边吃饭边说:“夏天在山上发现了一个小水潭,我和二柱他们每次进山都撒些草籽腐叶青苔,想着能不能养肥了。没成想,真养大了,还不少!我想明天去镇上卖了,咱该准备过冬的衣服棉被了。以前的都不暖和了。”

      “那行,卖了钱给你们做新衣。”王氏笑眯眯地给儿子夹菜。

      展安给王氏添了饭,说:“我们还做了陷阱,明早我去看看能不能有收获。吃了饭就去镇上。娘,我想明天你和郑大娘一起去,我们三个孩子,卖鱼镇不住场子。”

      “还知道你们都是孩子,有啥事都不给大人说一声。”王氏笑着训诫儿子几句,答应下来,“我一会儿去郑家说,你洗洗早点睡吧,累了一天了。”

      一夜安稳。第二天一大早,展庭安就上山去查看陷阱。收获还行,五个大坑,共有两只野鸡,一只野兔。展庭安拎着猎物下了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