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陈余出生 ...

  •   后来的两年,陈建钧书念得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忙,从本来一周回周浦一次变成了两周一次,后来变成了一个月一次,寒暑假也只匆匆回来呆上一个礼拜就又赶回学校去了,偶尔他还私下和阿姆说起教授欣赏他,让他抓紧学好外语,说不定毕业以后有机会被公派去国外深造。因为沈贤之的父亲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又经常去国外出差,沈家书香门第一家人外语都很好,于是他便隔三差五去淮海路的沈家请教,有时学得晚了就在他们家住下了,渐渐得和沈贤之的家人包括方姝琴越走越近了。

      原本也念过农村高中的韩招娣和丈夫还有不少共同语言的,晚上热血方刚的两个年轻人睡在一个被窝里,除了恩爱相好以外,总有说不完的话可以聊,陈建钧一个劲儿地说他的学业他畅想的未来,韩招娣窝在他怀里一脸崇拜得听着丈夫的美好愿景,然后跟他说说家长里短的事,比如大队长和会计的争权夺利益,还有他以前的赤膊兄弟(上海话发小)谈朋友结婚的事。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陈建钧说得话题招娣听不懂了,什么生命科学基因染色体的,什么自我本我超我的,什么海子北岛尽是些奇奇怪怪的名字;而招娣说得东家长西家短的事陈建钧也嫌弃芝麻绿豆不爱听,于是床上便只剩下男女间最原始的那件事了。

      丈夫像越飞越高的风筝,渐渐不受人掌握了,也许还有人能控制,不过那根线不在她手里,而在婆婆陈阿妹的手里,只有婆婆打电话给儿子说想他了,他才会百忙之中抽空回来住上一两天。唯一庆幸的是,自己是村里的一枝花模样长得俊俏,虽只有一米五五的小个子,可身材比例极好,皮肤白白头发黄黄的,远远看着有几分外国人的味道。或许是因为美貌,即使两人聊不上几句,可陈建钧偶尔回来,夫妻两人在床上依旧打得火热,似乎唯有这一点能安抚招娣越来越不安的内心,成了丈夫在外面没有女人泻火的蹩脚证明。

      陈阿妹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过她什么也没有多说,只是平时对招娣更好了,经常让她买点东西回娘家看看,有时儿子一个月没回来,让她坐摆渡去浦西给儿子送点吃穿用的。

      虽然陈建钧回周浦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可往每次回家带回来的东西却越来越贵重了,更有不少需要凭券去华侨商店买的,例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甚至当时结婚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也被他早早弄到手了,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过来了。直到他大三升大四的那年暑假,因为毕业工作分配一系列的琐事,两个月的暑假他一天都没回来,电话也寥寥无几,即便打回来也是例行公事说上两句话就挂了,如此一来别说韩招娣就连陈阿妹也再没办法装聋作哑继续自欺欺人下去了。

      “我说招娣,建钧是我生的,他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了,他绝对不是村里那些人说得陈世美负心汉,他们不过是见不得我们建钧鱼跃龙门了发达了,随便乱讲的,你可别放在心上。建钧明天就二十二了,年龄也到了,他上次打电话回来,我跟他说关节炎又发了,让他带点国外的药膏回来,中秋节他肯定会回家,这回你就别做什么措施了,趁机会赶紧怀孕,等过完春节建钧满二十二岁,把结婚证开了,算算时间差不多六七月份生儿子,到时候建钧也毕业有工作了,单位再市区分配了公房,我们就一块跟他住到浦西去,周浦的地租给别人种,你我也好放心了,男人啊有了孩子心就定了野不起来。”

      “晓得了,姆妈我听你的,不过这话我说不出口光我一个人也生不了孩子,等建钧回来你跟他提提吧!”

      “建钧这小子最是孝顺我了,肯定听我的,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好了!”

      就这样陈余照着她阿奶的计划一样,父亲种好母亲地肥,她在母亲肚子里一帆风顺得发了芽,到了蛇年春节,韩招娣已经怀胎四个多月,肚子显怀了。

      “建钧,你什么带招娣去登记开证啊?”

      “姆妈,我现在是学校集体户口,结婚要学校开证明的,现在正是最忙的时候,同学们都急着开题写论文,我是实在没时间,老师也忙着指导我们,还要管毕业分配工作的事情,我不想为了自己家里的事麻烦老师,而且现在招娣肚子也大了,坐车坐轮渡也不方便,开证的事等她生了孩子也来得及。”

      “这……你说得也对,万一路上颠簸伤了大胖孙子就不好了,就是委屈了招娣,怕到时候村里人嘴巴闲不住啊!”陈阿妹边说边看向招娣,神色很是不好意思。

      “姆妈,不要紧,肚子的孩子最要紧,他可是陈家的独苗,我反正一直呆在家里养胎,管外面的说什么闲话,眼不见耳不闻心不烦。”

      “招娣,你能这么想就最好了。”陈建钧这次春节回来借着妻子怀孕的理由和招娣分房睡了,两人除了早中晚三餐说几句话来,都没怎么促膝长谈过,见了妻子凸起的肚子他好像也没有特别高兴,只不过偶尔摸了几回肚子,和当时还是母亲怀里尚未成人形的陈余打了几次招呼。

      “不过儿子啊,你再忙五一劳动节可要回来把证给开了,招娣预产期六月份,现在国家独生子女政策,我还得去计生办开准生证,没有结婚证和单位证明可开不了,我们陈家的大胖孙子绝对不能随随便便生在农村,我找人打听过了,浦西过江实在不方便,浦东这边就属东昌路上的东方医院是最好的,孙子就去哪里生。”

      “姆妈,怎么生个孩子手续这么多?”

      “你这书呆子,整天扑在实验室一点都不了解国家政策,生孩子怎么会容易,还有上户口的事情……对了你现在是学校的集体临时户口,你们老师有没有说你毕业后是迁回家里来,还是迁到你分配的单位啊?”

      虽然八十年代取消计划经济以后,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在基本的粮油肉等配给上已经没什么大差别了,但在医疗、教育、就业上对居民户口的市民仍有明显的优待,黑市上一张居民户口甚至能卖到几万块钱。

      “这个我还没问过呢,最近忙着搞论文做实验,我过几天去问问沈师兄吧!”

      “这事很重要,你可别忘了,建钧!孩子的户口如果能上在你的城镇户口那就好了!”一直坐在旁边沉默不语的招娣突然开口道,果真是为母则强。

      二十多年后,陈余和沈佳何结婚了,沈佳何死活硬要陈余把户口迁到他那里,还振振有词道:“过了二十多年,你和我又在同一本户口簿上了,这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什么缘分,在同本户口簿上的男女不是夫妻就是兄妹,你怎么不说老天爷是要让我们俩当兄妹的,有情人终成兄妹说得就是我们。”

      “哦呦呦陈妹妹,没想到思想这么不纯洁,怪不得晚上在床上老是叫我哥哥,哥哥轻点的。”

      “你说什么呢,要不要脸!”

      原来当时公派的留学名单要五月才公布,可学校四月份就要把应届毕业生迁回原籍,一旦迁回周浦就是农村户口,要想在迁到城镇户口难度极大,陈建钧那时进退维谷。沈贤之当时已经和何瑶珏结婚,托父亲的关系买了房子,有了自己的户口簿当了户主,他好意让陈建钧先把户口迁到他这里,等五月份名单公布了再决定,如果他考取了,那就再迁回学校集体户口,如果没成功那再商议。

      五月名单公布,陈建钧没有考上,于是他就把户口迁到了沈贤之家。

      至于陈余的户口后来怎么也会在沈家,那又是桩故事了。

      反正在父母将将办完了结婚证、准生证以后,在那一年最最闷热的黄梅雨季来临,可能知道自己是合法合规的婚生子女后,陈余在妈妈肚子里再也耐不住闷热,比预产期提早了两周呱呱落地了。

      6月17日,上海东方医院产房门口

      “韩招娣家属过来一下,她顺产生了。”

      “护士同志,我儿媳妇情况怎么样?生得男孩还是女孩?”

      “这位阿姨,你是韩招娣什么人?她丈夫人呢?”

      “护士同志,我是她婆婆,我儿子单位在浦西,已经在路上赶过来了。”

      “产妇各项指标一切正常,生了六斤六两的小姑娘。”

      “啊……小……小丫头啊,哦六斤六两,六六大顺……女儿……女儿也蛮好的。”大胖孙子落了空,变成了黄毛丫头,让陈阿妹一时之间有些茫然,三代单传的老陈家的香火就因为陈余的出生给彻底浇灭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陈余出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