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8、不知道起啥标题 ...


  •   贾琏出外院见过恪靖郡王,便忙行礼问安,然后邀他入园中深柳堂叙话。因当时有个不明言的规矩,能请入二道门内的客人才是自己人,称作“通家之好”,多是世交或姻亲,相互间女眷都无需避讳的。譬如贾家与王家就是如此,王熙凤幼时就曾与贾珍、贾琏等人一处玩儿的。故恪靖见贾琏请他往后院去,便心下暗喜,忙与贾琏进了园中来。

      林如海正在深柳堂门口等候,见了恪靖过来也忙行礼,恪靖忙上前扶起,道:“早说过林大人不必行此大礼,在您这里我是受益良多,前儿皇兄还说要送束脩礼物过来,叫我正经拜了您做师傅的。您这样客气,我就于心不安了。”

      林如海笑道:“王爷谦和,老臣却不能因此怠慢王爷啊。况且都是王爷用功,老臣不过是仗着年纪,有些经验之谈罢了,‘师’字可当不起。”

      说着,将恪靖让到书房内坐了,又寒暄几句,忽然听得门外黛玉姐弟的声音传进来。只听林珏笑道:“姐姐你也莫要在辩驳了,那两句诗必定是你的手笔,何必不承认?又不是做得不好,我也不笑话你。”

      又听黛玉道:“真是我从书上看来的,不信咱们再去找找,必定有的。”

      听见是黛玉的声音,恪靖便忙端正神色,只盼着黛玉将他上回见面时的失态都忘了。贾琏听见了却自悔不该出主意请恪靖进来,但人家到底是王爷,这会子也不好赶人,贾琏只得忙起身迎到门外,笑道:“你两个哪里乐去了?知道我来了也不赶紧过来。”

      黛玉笑道:“正是因二哥来了,我们两个才急着过来的,二哥一向好?”贾琏道:“都好都好,快进来罢,恪靖郡王也来了,你俩快过来行礼。”

      恪靖郡王来林家拜访得勤,也不都是为着套近乎,对林如海也着实有几分待师长的孺慕之情,林如海自然早有察觉,在自家儿女面前也曾感叹过的。因此黛玉、林珏听说恪靖来了倒都不惊奇,只当是林如海的慈爱长辈之心又犯了,拿恪靖与贾琏一般看待,叫进来说话的。

      有贾琏提醒在先,黛玉姐弟便进门就行礼,恪靖也和气笑道:“免礼。”其间毫无破绽,林如海也不知恪靖早同黛玉见过了,看他言行举止都与平日无异,还暗暗点头呢。只贾琏恐怕黛玉见了生人尴尬,便搭话问她道:“妹妹方才说什么呢?又作了新诗不成?”

      黛玉还未及答言,林珏便笑道:“可不是?姐姐得了两句好诗,不知为何竟不承认,说是书里看来的,我俩方才就是到藏书楼找书去了,这好半晌也没找着她说的是哪一部书。”

      黛玉无奈道:“真是书里看来的,你怎么就不信呢?”

      林珏道:“不光是我不信,爹也不信呢。便是我没姐姐看过的书多,爹总比你看的多罢?爹也说没见过这句,可见是你扯谎了。”

      贾琏奇道:“什么好句,说出来我听听。姑父常看的都是经史子集,我却爱看前人笔记游记的,说不定见过呢。”

      林珏便笑道:“方才因议论起外头新兴的各家诗社,姐姐便说了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二哥你说是不是好句?虽然狂傲些,不似闺阁语气,但我们自家人又不挑姐姐的毛病,姐姐实不必遮掩的。”

      黛玉只摇头叹气,这句还真不是她作的,乃是前世见过的诗句,一时不防,顺口就说出来了,林珏便当是她的诗作。林如海也说:“如此声调口气,我若见过,必是记得的。”言下之意,这就是新诗了。黛玉只推说是书里看来的,林珏便拉她去找,哪里能找到?因此更认定了是黛玉之作,黛玉倒说不清楚了。

      贾琏听了笑道:“果然是好句,我虽不善作,却也能听出好坏。不过倒确实是从未见过的。”

      恪靖一向也是极傲气的,听这两句正合己意,便出言赞道:“果然好气魄!正该有这等胸襟才是。十五哥那里编纂前朝史书,常有些腐儒说什么‘诗必称古’‘厚古薄今’,依我说都是没本事的人才说这话。我等哪里不如古人?未言胜先言败,一点儿雄心壮志也无,难怪那么大岁数了还碌碌无为。”

      林如海便笑道:“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朝气,这作诗之人想必与你们一样,也是个年轻人了。”嘴上如此说,眼睛却仍看着黛玉,黛玉便叹道:“真不是我的手笔,你们怎么都认定了我呢?”

      贾琏忙笑道:“好好好,不是就不是罢,只是妹妹既然说是看来的,不知是律诗还是绝句?其余诗句可还记得?”

      黛玉听了,回思一番,道:“前两句应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是一首七言绝句。”

      林珏一听又笑道:“这恰是对上了,方才咱们正说李杜的诗呢,姐姐你敢说这两句不是你现想的?”

      黛玉见众人都默认了林珏的话,实在无法,只得道:“罢了,你说是就是,我不与你辩了。”说着便端了茶杯,低头啜饮,再不开口了。

      他们姐弟二人意见相左也不是头一回了,不出一日就能和好,故林如海也不以为意,只笑问恪靖郡王道:“王爷今日造访寒舍,所为何事?”

      恪靖忙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因皇兄又派了我一个参赞军机的差事,正赶上礼部与兵部撕撸起来,颇有几位礼部的老大人说增兵西北是师出无名。我虽然忝为郡王,到底年轻,不知是否真有这说法,所以来向大人请教。”

      林如海听说此话,笑道:“我先前也正与琏儿说这西北的事儿,王爷既然问起,正好一齐说了。这‘师出无名’之言委实不妥,但也有其道理,究其根本,还要从上古说起。自上古以来,便有‘畿服’之说,即中原君王乃是天下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因当时车马不便,王畿也不过如今一府大小,但外服四夷都要受中原册封,还需进贡、戍边、拱卫王城,流传至今,各宗藩属国仍需定期入贡的。”

      恪靖便道:“如此说来,这西戎原是我朝藩属,该受朝廷节制的了?”

      林如海摇头道:“哪儿那么简单?若果真如此,也就没有战乱了。语言不同,风俗不同,人家凭什么听你的?归根结底,还是得让他们服气,能以理服人自然是好的。譬如茜香国,一心仰慕我朝,自觉将朝廷规制都照着我朝地方府县改了,又派了高门子弟来京求学,有心向化,朝廷自然优待他们。但西戎却一向不服教化,那我朝只得用兵马将人打服了,再论其他。”

      贾琏听了插言道:“那我到了平安州,就等着开战了?”

      林如海道:“那怎么成?朝中可还有人说‘师出无名’呢。你去了,头一件事儿是坐稳了位子,别叫人架起来当成摆设,然后才能做事。比方说派人联络被戎人欺压的其余各部,他们年年来进贡也不是白来的,朝廷自应帮他们主持公道。军中之事你不要瞎掺和,但从这些人嘴里问出些山川地势来,可容易的很,也算是有功了。最后果真要出兵时,先行文问那新上任的戎王,为何不朝贡?是不是不服王化?若能激怒了他先行起兵,朝廷就是师出有名了。”

      贾琏一面听,一面点头,心里暗暗记下。林如海又向恪靖道:“那些老大人也没有不是,不过是看重天/朝上国的颜面而已。但为百姓计,颜面就不那么要紧了,最要紧的还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宁肯先攻其不备,也不能等外敌厉兵秣马打上门来。前朝殷鉴不远啊。”

      黛玉却趁林如海与恪靖说话时,悄悄给贾琏出主意道:“二哥,那盐商吴家不是专往西北贩盐的?他家必定有路子,倘或到了非常之时,二哥正可用上他们。或是挑拨,或是策反,或是干脆往私盐里做手脚,什么时候他们服了,再示以仁德也不晚。”

      林珏在一旁听得清楚,便道:“姐,我怎么从不知道你还这么阴险?”黛玉笑道:“你是不是今天有意跟我过不去的?什么叫阴险?这是智谋,是计策!”

      她一高声,林如海就听见了,笑问道:“什么计策?”黛玉便如实说了,林如海道:“这也是个好主意,只是琏儿需小心着,莫被人诬成‘私通外敌’,那就不是好开交的了。”

      林珏也道:“就是,姐姐你就别操心了,真打起来也不关你一个大家小姐的事儿。”

      黛玉听了便冷笑道:“怎么不关我的事?北宋史书你没读过?靖康耻你不知道?‘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金人选择。’哼,外敌打不过,自公主至贵女都拿去抵债,过后还嫌遭了金人侮辱,丢了人,弄出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来,还流毒至今,这还叫不关大家小姐的事?”

      众人听了,一时无话,黛玉生了一会儿气,方又道:“所以今上要先起兵攻打戎人是最有远见的,那些老大人才迂腐呢,宋襄公都死了两千年了,还学宋襄公‘仁义之师’那一套。对外敌宽容,对自家妻女倒不宽容了。礼部吕大人家的姑娘连四书都没读过,只读了女四书,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就不明白了,不读书何以明理?不读书何以有德?成日家只说内宅妇人见识短浅,连书都不让读、门都不让出,哪里能有见识?”

  • 作者有话要说:  郡王要能接受女主展才,才算合格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