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往昔 ...

  •   饺子下了肚,却暖不了冰冷的心。

      苏培盛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一个供人玩笑取乐的奴才,一个众人眼中的丑角。

      夜深了,人倦了,凑热闹的散了。

      苏培盛依旧蜷缩在架子床旁的脚踏上,辗转难眠。他的心是悬着的,怎么着也没个盼头。他想起了前世那些日子,想着:人活这一辈子究竟是为了什么?看着父亲惨死,母亲和弟弟流落街头,一家人只能靠着别人的布施度日。还是为了将前世的受过的苦再受一次?忍着、熬着、盼着,四阿哥登了基,再将那禁宫的权柄执掌于手?这样的日子他苏培盛过够了。他现在可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苏培盛在心中把自个儿从头到尾掂量个遍,越想越疲累,竟似走进了一弯死胡同里,明知前路无期,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他心知在胤禛心中,自己并非是无可替代的,不过正赶上主子无人可用之际。正可谓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这才让自己撞进了他眼里。半是天意,半是人为。若自己不是由梁九功那厮送来的,以他胤禛的缜密与谨慎,摸不清底细的人,任他再机灵,也是不敢用的。

      苏培盛满腹心事,在这寂静的夜里只能任它们蒙死在肚子里,腐烂、发臭,再不敢多吐出一个词。就这么着,瞪着两大眼珠子,一动不动,竟也入了梦乡。

      在梦里,他又回到了那片乱坟岗上。那一个又一个用土垒砌的馒头坟堆里,有他苏培盛的名字。他走进了细看,那石碑上刻得是用朱砂拓下的“汉隶”。他曾握着他的手,在乾清宫冬暖阁的玉案上,一笔一划地将苏培盛三个字写在晋县进贡的玉版宣上。他说:“培滋不见盛,雪压还霜欺。你即常伴于朕侧,那便赐你名为‘苏培盛’。”那时,苏培盛与胤禛都已不再年轻。任是保养的再好,雍正的头上也已出现了丝丝白发。可他那一笑,依旧如昨,让苏培盛不经想起书中所咏“少年端方,颜如美玉”一句。

      世人都道:雍正行楷,笔法端庄流丽,丰腴饱满,颇具皇家气象。却不知胤禛最擅当属隶。其中尤以汉隶最为自傲。他偏爱其汉波、磔(zhe)之美。所谓\\\"波\\\",指笔法左行如曲波,所谓\\\"磔\\\"指右行笔法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

      胤禛的右案之下藏着一叠细密的玉版宣。苏培盛只在随身伺候时才能有幸撇见上头的只字片语。那是宋人熊禾名不见经传的长诗《探梅》。

      “不待岁月换,已觉人民非。
      逋仙唤不起,岁晏亦径归。
      归来三十年,清梦常依依。
      春事有代换,梅心无改移。
      春光年年有,我发自早衰。
      但与梅久要,处处不暂离。
      所至必种梅,殷勤废培滋。
      培滋不见盛,雪压还霜欺。
      气候固多乖,人事亦如违。”

      苏培盛不懂诗,也不知道这些文人一吟三叹的究竟在说些什么,于是凭心而夸,在雍正面前赞了好一统:“圣上这字写得真是出神入化,若是敢当第二,天下便没人能自称第一的。”

      雍正只是苦笑,斥其为“榆木脑袋”。

      苏培盛连连称是,连那“不知所谓”的斥责也一并受下,最多学那些敢于忠言直谏的大学士,辩上一句道:“圣上明鉴。奴才的脑子虽不急那些个小的机灵,可奴才的心忠啊!”那样子竟像是要一头撞倒在乾清宫里的大柱子上,以死明志。

      雍正被弄得没了脾气,“朕还没觉得委屈,你这个奴才到先委屈上了。真是贼喊捉贼。”

      作者:时间很碎,因此能写一点是一点。我不会放弃此文的,也请各位一起陪伴它,陪伴苏培盛走完这短短一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往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