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穿越后的悠闲生活》  第27章

网友:水果茶叶 打分:2 [2012-09-08 15:16:07]

看到这么多人在吧啦吧啦嫁妆,偶也来说几句
古代南方女子嫁妆有拔步床很正常,或者说家境好一点都算是必须的,偶记得偶的奶、奶还有外婆家就都有,不过不是那种三进的,是那种像一个大箱子,双层,外面部分比一臂略宽,可以放一张案几,床前还有踏椅(不知道普通话这么说,反正是拿来放鞋子的,类似于台阶),小辈们不能坐床上,就坐在踏椅上,靠着大人。
老人们说,解放前女子出嫁最重要的就是床,一般只要可以一点的人家都要给女儿打一张拔步床,有的甚至是从女儿出生开始攒木头,再花个好几年慢慢加工。这个床不像是偶们现在的床,有个架子就好了,或是直接拿方木架成形状,床板之类的简单,关键是上面的雕花,整个露出来的部分都是雕花的。(具体样子请百度吧)。就算是解放后,也还将就这个,偶出生的时候,我老爸就在自家的山上栽了二十几棵杉树,经常和我讲,这是准备给我以后结婚打家具用的(虽然偶没有用上)。反正一般人家是很早就准备了,一般是杉木家具,樟木箱子,棉花被,绸缎被面加陈年女儿红这样子才体面。(那个上面的刺绣真的很好看,可惜偶小时候嫌麻烦,都没有学,后悔啊)当然现在已经不流行了。但是,现在买来时标榜实木家具真的是又贵又不好用,如果不是在打城市,不是过分讲究款式,还不如自己叫几个相熟的木工师傅打呢,但好的木工师傅也难找了。
话说远了,元荣的嫁妆啊,偶估计大概是两千两这个样子。按明朝或清初计算,一般一个两进的宅子(按十五六间房计),大概也只要四五百的样子,一个普通铺面,非省府,也就两三百两,这个在大明朝财政可以看出来。
又扯远了,好像明朝的嫁妆是和聘礼成对应的,嫁妆一般是聘礼加倍,疼女儿的人家会把聘礼原封不动的放回到嫁妆中,特别的会额外加些东西。但如果差太多,一般是阶层不对应(类似于商人妇嫁给读书人或是下嫁或是高攀),或者是特别疼女儿或是有其他目的,那个林家,家境应该不算太好,要是嫁妆差太多,就是以势压人,李氏不会做那么失礼的事。元荣又不是她亲生的女儿,也不会给私房钱。所以嫁妆都在明面上。只是由于赶时间,是怕耽搁自己亲生女儿的婚事和丈夫的前程,所以,也没有太计较,有些东西的档次就好了一些。家具嘛,是李氏娘家准备的,无论原先是准备给自家女儿还是自己用,肯定不会太差,起码是中等的。可能开销比原先预计的要大一些,就算是算上家具的费用,三千两银子已经是非常体面了。
本来是想说说木料的,结果聊起嫁妆,就吧啦吧啦了一大堆。要我说,楠木有点困难,但还是可以考虑的,前提是嫁给小郡王。就木料来说,小叶紫檀是最珍贵的,但是是皇室囤积,常人不得用,金丝楠木,这个也是专供。但普通的楠木,在南方做家具还是有不少的,比楠木用的更多的是黄花梨,这也是高档木料,用这个做家具是最合适的,现流传下来的明清珍贵家具,大部分都是海黄。还有一种也是用的比较多的是酸枝,这种木料比海黄要次一档,但胜在做家具造型美观清爽,一般家宅用这个较为常见,如果用黄花梨做床有点奢侈的话,那用黑酸枝也不错。个人意见是组合,比如说梳妆盒,床头柜用楠木,其他桌子、椅子等面子类用海黄,床、花架之类造型要求多,费料的用酸枝。箱子用樟木。家具绣活之类就在南方办,又实惠又方便。
东说说、西聊聊,居然写了一大堆,也不知道够不够长评呀!!!
本文转自晋江原创网,原文地址:□//www.jjwxc.net/comment.php?novelid=710481&commentid=31501

   

[1楼] 网友:阿九 [2018-11-06 23:32:44]

好专业的样子!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2-18 06:33:29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