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穿成大秦暴君的“驸马”[穿书]》  第6章

网友:云岁 打分:2 [2023-01-26 23:46:13] 来自湖北

呃,中国的伦理法在秦朝时就很明显了吗?

17  

[1楼] 网友:工具 [2023-02-11 00:12:51] 来自江西

我也感觉伦理是在明朝以后

1   [投诉]

[2楼] 网友:56348479 [2023-02-12 11:27:36] 来自广东

是这样的,都有影响至今的宗法和虽礼崩乐坏背景的战国,伦理本就不用说了
(高中卷子上有考到好几次秦律原句,自以为原文中的设定和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多了)

53   [投诉]

[3楼] 网友:乌鸫 [2023-03-19 00:34:49] 来自北京

分封制就奠定宗法等级了吧

7   [投诉]

[4楼] 网友:竹林茶肆 [2023-05-27 00:48:13] 来自浙江

秦国连坐

1   [投诉]

[5楼] 网友:芭蕉满海天 [2023-07-30 23:47:04] 来自重庆

就是在上面,评论着复制一下就跳走了
中国古代是最开始西周的时候讲究宗族制,然后他就会讲究伦理道德,而重伦理也是中国古代法制一直都有的一个特点,而中国古代法制的起源就讲究的是刑起于兵,法出于礼,兵指的是战争,然后那个礼就指的是宗法制为主体的礼乐制度,他其实一直都很重视伦理。
然后到了汉朝,汉武帝的时候,他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受封建最高统治者治国理念的转变,中国古代的法制自汉武帝起就开始在重伦理的基础上开始了法律儒家化,所谓的法律儒家化也就是指直接引用儒家经典春秋当中的道理来审理案件,就比如董仲舒在审理一件生父侮辱亲子养父导致被殴打的案件中,依据当年生父因家贫亲自把亲子送给了养父抚养,也就是说在法律意义上,以及当时人的宗族观念当中,亲子已经跟他的生父没有任何关系了,并且董仲舒认为根据春秋里面的说法,生父没有承担过教养亲子的义务,并不认为生恩大于养恩,然后就没有判那个亲子死刑

9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05 15:13:43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