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风之杳然》  第10章

网友:口口短评员 打分:0 [2009-08-31 15:42:09]

远目,继续没什么大问题。
于是,总结:总体来说,前几章的处理远远没有后面章节处理的好。但是,虽然总观全文,走的都是俗套,但是俗套中又透露出点点新意,后面章节跌宕起伏,精彩有余,力度不够,往往在重要关口,换了个情节或者环境,展开另一段故事。但是还没有后续,所以猜想可能后续和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于是,搬着板凳等待下文

   

[1楼] 网友:捶地不已 [2009-09-03 22:03:41]

我纯粹路过……看到这评,囧得无以复加,于是也点评几句好了。
——————————————————————————————
1:虽然“总观”全文←请注意!是“总观”,不是“纵观”。
总观这个全文呢,这文走的都是俗套,但是俗套中又带着“点点”新意……
也就是说,这个文总体是俗套的,但是呢,俗套里面又有新意若隐若现。
由此可见,作者实在是功力非凡,既俗套,又能写出“点点”新意。
看了这半天,我没看出来剧情的铺设,以及具体框架的设定中,有什么“新意”点缀着“俗套”。
能完全使用自创的,非常新鲜的情节很难,言情文或类言情文中,关键是如何把一个俗套的冲突展开,在这个矛盾中来合理,生动安排人物反映。
你评的第十章,我亦评评第十章。摘女主邀陈师傅出山那段场景。
陈师傅与主角之间的互动,对话,需交代几点要素?
一:刻画陈师傅性格。(首要)
二:以女主的郡主身份,“隐性”地给读者以代入感,继而营造萌点(次要)
三:解决问题,陈师傅派儿子前去帮忙。(推动剧情,问题解决)
那么要达到这几点,把它写得生动,吸引人读下去,您便解决了这一俗套的场景,顺便发展了剧情。
这就是俗套桥段的运用。您把陈师傅的性格通过几句对话朦胧营造出来了,然而对话不多,便是着墨不够。本是人物对话来交代,为何不索性把“让儿子代替自己出山”的要素也一并交代了?给陈师傅安排对话的同时,亦可再引出一个稍有点羞怯/豪爽/直率/认真的少年,跟着主角走了。你对话从中一截,后续发展使用旁白来交代,便显得力度不够,情节铺开后寥寥几笔便完了。是有虎头蛇尾之感。
我们都无法避免俗套桥段,但可以把它写得兴趣盎然,充满幽默感,或是以夸张的人物语言来刻画各位角色,全看作者把握与功力。
————————————————————————————
2:所以猜想后续和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完全不知所云,语无伦次。
这就是传说中的短评员……乃……孩子。语重心长对乃说一句。
多读几本书再出来混吧,评文不是会挑几个错别字,查几处病句就可以的。
本想霸王过了就算,看这满屏病句改错,和没病的句也硬来改错……实在看不过眼。
乃回炉重造吧,拜拜喽~

    [投诉]

[2楼] 网友:口口短评员 [2009-09-04 19:15:00]

恩~远目。今天是来看文更新了没的,结果看到这么一段话。
首先,咱先自责下,某的评论的确有些不到位(蹲地种蘑菇)
好了,先来说说捶地不已所反驳的第一点:
俗套:某指的整体剧情的走向比较俗套,“点点”新意:指的是剧情走向中某些小的细节。个人萌点不同,可能某觉得萌的不一定是别人所萌的。
捶地不已的第二点:
某自认看的书不少,古言现言BL的书没上万也近千。怎么说呢,口口短评的主要内容是抓错字错句,当然包括对大大剧情的分析之类,但以错字错句为主。这点可能捶地同学并不大清楚。
关于没病的句子也硬改错,某承认错误,个人读的时候可能因区域不同,此文对话较口语,个人说话方式不同,有些句子在某读来有些别扭,但不一定是错句,只是某提了出来而已。
关于回炉重造这个严肃的问题,某反省,虚心接受。
以上。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09-09-05 20:24:16]

感谢枫的短评,某月是个粗心的人,错别字....ORZ...偶慢慢改~
感谢捶地君的点评~~~某月会斟酌着处理的~~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4 04:36:20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