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又一春》  第50章

网友:啦啦啦我心尖尖儿上的 打分:0 [2022-10-09 00:52:17] 来自青海

开工继续。
分析完苏二的性格,探秘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下面我们重点就是情节,也就是苏二和柴容相爱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显然,我们都已经知道结局了,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胃口,反而将它高高吊起,我们急需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样惨烈的事情,可以让一个利益至上的富商公子为情而死,可以让一个玩世不恭的霸道王爷殉情而死。
他们两个人为什么会相爱?为什么不能相守?为什么吵架翻脸?为什么不能说清和解?为什么一方就是不肯低头,另一方就非要他低一下头?他们的爱情阻碍是什么?他们的矛盾根源是什么?他们破裂的原因又是什么?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性格。
不是性格不和,而是俩人无法敞开心扉,互相误解。
亲们可能会说,柴容是一个想到就做,任情而动,专横霸道的人,他要是喜欢苏二,早就弄到手了,怎么会出现悲剧?
我要说的是,柴容要是能一下子就明白他喜欢苏二那就好了,关键就是他在一开始的时候,虽然与他很投脾气,也很谈得来,但是柴容很可能只把他当做“朋友”,一个肝胆相照,惺惺相惜的朋友。不是没有“爱”的感觉,而是不明白这是“爱”。
而苏二这边是一开始就“爱”上了,可能在宴会上有的感觉,在十天的接触中确定的“爱”。这从他送苏三进王府的方式就能看得出来(具体解释见前面)。
应该说在苏二给柴容出“朝秦暮楚”的主意之前,他们俩人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看,是非常好的,也就是相处得非常愉快。
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矛盾呢?
苏衍之在这里就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家来看他进王府后情况是怎么样的:
在《银钩》中介绍:苏衍之初被骗进王府,反应自然异常激烈。王府大夫的医术经苏公子半年磨练,突飞猛进。
在第13章,马小东套苏衍之话的时候,他转述了一段在阴曹地府听来的消息:苏衍之的亲哥哥为了从小王爷手里拿到江南织造的大权,把苏衍之打包送给柴容当侍读参赞。苏衍之在王府忍辱负重。
在第17章,几个公子寻死被马救回后,他问大夫能不能救好,大夫说什么?“王爷放心。您忘了?当年苏公子拿刀子把脸划成那样,不都被老夫医回来了?”
这几段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苏衍之初到王府,是非常坚贞不屈的,那激烈的样子不亚于汪探花,那到后来为什么能“忍辱负重”了呢,又为什么心甘情愿地当上第一公子,给柴容当家呢?
这里面透着诡异,绝对有问题。
第一,人的性格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以风大那样老练的阅历,不可能给大家个苏衍之贪生怕死,认命服软的解释。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苏衍之的性子没有改变,是有外在原因促使他不寻死觅活,甘愿充当男宠的。
第二,是谁来促使他完成这种转变的呢?下人们肯定没有那个能力,苏二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马上就能想到时“柴容”。是柴容对他百般讨好,哄骗宠爱使得衍之慢慢地爱上了他。我认为这个解释不妥。
原因有三,1柴容是一个霸道自负的人,他不可能牺牲太多去耐着性子哄一个男宠。为什么这么说,就从他对待苏行止就能看出来,他对最爱的人,都要求对方先向自己低头,有什么理由认为他能低声下气地去哄苏衍之?2文中交待过,柴容生前最宠爱“裴其宣”,我论证过,这是马小东从下人口中得到的消息,那么从下人的眼里都能看出来柴容更喜欢裴,那么柴容能为苏衍之付出多少?3还是13章,科长概况的苏衍之情况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这样说:不过小王爷兴许是看在苏家的面子上,待苏衍之还算尊重。
知道不?是“还算尊重”,不过就是让他当第一公子,别人都听他的,而且还是看在苏家的面上,苏家谁有面,不就是苏行止吗?柴容是看着苏行止尊重的苏衍之,对他能好到哪里去?
有没有人会这么想:苏衍之在王府待得久了,被柴容的魅力所俘获,不自觉地爱上他了?
恩,这么想就太埋汰苏衍之这个人物了,他是一个很清高的人,不会看得惯柴容胡作非为,专横霸道的行为的。对柴容,以苏衍之的性格来看,他是不会产生崇敬进而变成恋慕之情的。
那么好,我们否定了柴容是促使苏衍之转变的人物,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苏衍之经历了什么事,自己发生转变的呢?
有这种可能,柴容绝对会使用威胁这一招。他会告诉苏衍之,若不好好听话,我会杀了你全家等等,其实当时苏衍之家中唯一的亲人就是他哥哥,凭他哥哥对他做的好事,他完全可以不理这个威胁,但是苏衍之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很可能会考虑家中的下人,比如高伯一类的,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自己忍气吞声。
我们还是不要忘了苏是一个出尘脱俗,清高傲气的人,这种威胁最多只能做到让衍之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让柴容干活,决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成为第一公子,为柴容打理王府,管理账册。要知道,苏衍之能为柴容管账,那得得到柴容多大的信任,他得怎样讨好柴容呢?
显然,杀死家人的威胁不能让苏做到这一点,那么肯定就存在着一个人,是他促使苏发生地转变,这个人是谁呢?他和苏说了什么呢?苏为什么听了这话就转变了呢?
苏衍之怎么报仇?拿把刀子出去把苏二捅了?他没那机会,即使有那机会,他也不见得就能拼过苏二。那他怎么报仇呢?显然,被困于王府的衍之没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的问题是,谁能指点苏衍之报仇?谁能给苏衍之报仇提供机会?
这个人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能接近苏衍之。
可是苏衍之刚来的时候,寻死觅活,柴容必定派人严加看管,谁能自由地接近他的呢?
当然是柴容!不过大家要是这么想就扯了。柴容一来苏衍之必定全副戒备,别说他不肯低头劝说,就算他劝,苏衍之能容他说话吗?
不可能是柴容,那王府里还有谁能自由接近苏衍之呢?大夫,下人!
这更扯了,大夫,下人能有多大见识,能劝得动已经一心求死的苏衍之呢?
说到这,这个人想不浮出水面都不行了,他就是“裴其宣”。
首先,裴其宣具备自由接近苏衍之的条件,他是柴容的第一男宠,府里上下人等不会为难他,同时柴容也有可能让他去开导苏衍之。其次,裴其宣目睹了整个过程,以他善良的天性,他可能会很同情苏衍之,希望同他说说话,劝劝他。
第51章,马小东和苏衍之XXOO后,苏衍之说了句什么?“裴公子是个不错的人”。他为什么这么评价裴其宣,为什么在自己委身马小东后,也不愿让马小东抛弃裴其宣?
苏衍之能这么说,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裴其宣帮过他。可是裴能帮苏三什么呢?生活条件方面,柴容一句话就能解决;行为处事方面,苏的能力不比裴差。所以,裴其宣的帮忙只能是在苏衍之寻死的时候给予“心理安慰”。这个对裴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的,因为他自己经历过,能体会这里面的苦和痛,安慰起来自然具有说服力。裴的风度气质也是一流的,苏衍之就算再厌恶,也能体会到裴其宣的善意。
行文中,作者在描写这两个人一起时,总是能看出两人配合得非常好,比如衍之算账,其宣复合等等,许多场景两人都很默契,这不是马小东来了之后形成的,而是一贯这样。按理说,他们之间应该有隔膜才对,毕竟苏衍之进来后,裴的地位下降了。但是,风大的行文中,没有他们有矛盾的地方。即使是裴不太尊重苏的地位,两人在工作中,生活中也处得不错。而且苏还能在关键的时候为裴说话。
再者,马小东的名字裴其宣是怎么知道的?他能准确无误的喊出来,是谁告诉他的?还魂后,马小东之名,只有苏衍之知道,阎王殿那几个人知道,科长没有理由给裴托梦求照顾,那么是谁告诉他实情的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这些都能证明一个结论,那就是苏衍之和裴其宣之间是互相信任的,这种信任在柴容时代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现在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断裴其宣安慰过苏衍之,但是苏衍之会仅仅凭裴的几句话就心甘情愿地为男宠了吗?不会。为什么?苏衍之所受的教育体系和道德观不允许他那么做。大家还记得苏是和谁长大的吗?他叔叔,那个橘子大学士,他教育出来的侄子,能凭几句掏心窝子地话就认头堕落了吗?不可能。必定是有别的原因促使他转变的?
是什么事情呢?“报仇”。他看到报仇的机会了,他知道只有讨好柴容,才能实现它抱负苏二的目的,于是,他这才破罐破摔,认头当男宠的。
是什么机会呢?谁提供给他的呢?裴其宣。
裴其宣是一直都跟着柴容的,柴容和苏二的点点滴滴,他非常清楚,以他的聪明才智和置身世外的地位,一眼就能看出苏二对柴容的感情。所以,他在安慰苏衍之的时候,肯定会不小心流露出这个消息。其实,他不能说明白的,他只要描述苏二不断地来京城,不断地送东西,不断地讨柴容欢心,苏衍之就能听出来这里面的不寻常。
大家可能会问了,既然他能明白苏二和柴容的情谊,他为什么在给马小东叙述时还要说两人是为了利益闹翻的呢?
因为他心里有愧疚,他不愿意让马知道,他和苏衍之合作毁掉了苏二和柴容的爱情。
显然这场破坏中,苏衍之是主谋,裴其宣是帮凶,这里先解释裴为什么要当帮凶。
1裴没有理由帮助苏二,让柴容开窍,那样只能将自己陷于不利得地位,因为他看得很清楚,这回柴容是来真的了,如果让柴容明白了,他“出府”日子恐怕就不远了。
2裴在安慰苏的过程中,体会到苏是一个好人,两人都能明白对方的不得已,对方的苦痛,因此,他们之间有友谊,裴没有理由给苏衍之拆台。
就这两条足够了,苏衍之在王府办事,裴其宣别说拆台,就是不合作,他便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这个大家没意见吧)。在这场破坏中,裴其宣就算没有特意与苏衍之合谋,也必定是在暗处给予支持和援助。
现在进入探索高潮中了,第一个问题就是苏衍之的破坏行动成功了吗?
答案是成功了,非常的成功,出乎意料的成功。因为苏二被逼死了。
为什么说苏二和柴容爱情出现裂痕是苏衍之捣的鬼呢?
解释这个非常关键

先从外围环境来说啊,苏二和柴容的爱情受到“世俗”的干扰很小。皇帝已经不管柴容了,天下没人敢对柴容说三道四,即使有裴其宣老爹那样“二百五”,打着礼仪道德的旗号声讨,柴容也是不放在眼里的,他已经断了,还在乎多断一个吗?苏二这也没什么问题,本身苏二就对柴容很喜欢(前面已分析),他没有爹娘,不会有人阻拦,自己是小人,不会考虑别人怎么说。
因此,苏二和柴容出现感情问题一定是他们俩之间“互相误解”,这个误解时谁造成的呢,苏衍之,没别人,为什么?
苏二的敌人没必要搞这个破坏,其一,他们中能有几个知道苏二暗恋柴容的呢?即使知道又有几个能有机会破坏呢?其二,他们没有理由来破坏,如果苏二和柴容成了真,那么苏二就成男宠,对他们来说“看笑话还来不及,怎么会阻止”?
柴容的其他男宠不会破坏,其一,他们大多没有这个能力。其二,有这个能力的,也就是裴其宣,但是他在府中只有地位,没有权力,他没有什么有利的机会。其三,他跟柴容后,本身心已死,他不爱柴容,即使有“出府”,的危险,也不会费尽心机去搞这个破坏。
这样,焦点就集中在“苏衍之”一人身上,他有报仇的动力,他明白苏二和柴容的感情,同时,他能获得报仇的机会,也就是他有能力报仇。
我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1第十八章,马小东救下众人后,与苏衍之谈话,衍之怎么说
苏衍之的神情居然带着一丝说不出的凄楚:“其实在这世上能活得久些也好,好过在阴曹地府见着不想见的人。”
我们现在看的文是作者修改过的,我这里有一篇她修改前的描述,是怎么写的呢?
苏衍之一双清水样的眼望向我:“你是不是在想,我为什么没去寻个了断?”我倒抽一口冷气,姓苏的是不是能接收脑电波?我干笑:“没,兄弟只是在想……”苏衍之的神情忽然变的说不出的……诡异……凄楚又带点~~嘲讽……??
“我想在这世上能活的越久越好,阴曹地府,有我不想见的人。”
呵呵,作者为什么要改,其实看起来是他过去描写的更好啊。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者觉得这样描写和后面没有太大关系,而且她也不想让我们猜出银钩具体剧情。作者说过,她的正篇是银钩,又一春是番外,也就是说只是个引子,因此她在第一遍写的时候,必然前面会为银钩铺底。而苏衍之的神情就大能说明问题,他为什么“诡异”,说明他在这件事上有秘密,为什么“凄楚”说明他在这件事上有复杂的沧桑感,为什么“嘲讽”,说明他在这件事上做成功了,看着他们走向毁灭。
有的亲们一直认为,苏衍之不想见的人是柴容,我觉得不对,因为他们都没注意,这句话上面说的是什么,它上面的话是:“到底是江南第一世家的公子,对头,据说苏家自从苏二爷死后早就四分五裂树倒猢狲散……”
这句话说得突兀,整段都是马小东对苏衍之气质风度的描写,好好地来了句“苏家自从苏二爷死后早就四分五裂树倒猢狲散……”有什么意思,若是苏衍之不想见柴容,那这句在这摆着岂不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因此,苏衍之必是不想见他二哥,为什么不想见,因为他二哥还过他,但是他对他二哥伤的更深。因为,他的破坏,苏二伤心而死,苏家也就没落了。
苏衍之说他父亲曾说过,“衍之不善经商”。当年他父亲为什么背着良心,弃旧迎新,说是为了生意,还是有道理的,想来苏家可能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所以苏老爷娶了更有根基的江淮织造的妹妹,新夫人出身于商人世家,自然基因里都是经商头脑,想来苏行止是完全继承了下来了,他十七岁当家,能把家里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还能抢来人家的皇商头衔,想来应该是才华横溢的。但是苏衍之却把他逼死了,苏家也就此凋零了。每个人对家族都是怀有一丝感情的,苏衍之这么做,等于是生生地将他父亲和苏家的事业给毁了,你说他到了阴曹地府,想见他二哥吗,能面对他的列祖列宗吗?
246章,47章说苏衍之到摩云寺给苏二祭扫,而且还有打算到那里去当和尚
苏衍之喜欢念佛,一切世事过后,想出家,很顺理成章,但是他为什么非要去摩云寺呢?
苏二死后,被柴容挖了出来给烧了,摩云寺只能建衣冠冢。那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了,苏衍之为什么还要巴巴的跑去祭扫一番,并产生一辈子留在那里的打算?苏二伤害过他,而且伤得很深,把他害的很惨,如果苏二的死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就算再善良,也只会对他报以同情,这已经是最大极限了。
但是苏衍之要做什么?一辈子留在这里!为什么留这?要是只有恨,他躲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留下来,他不觉得难受吗?显然能留下了,就是有感情,什么感情?就是后悔,愧疚,追念。
3第三章,苏衍之让提早钉棺,可以很直接地看出他对人世已经生无可恋,只求早死。
为什么他对人世生无可恋?我已经排除他喜欢柴容的可能性了,那么他绝对不会是为了柴容死而觉得活着没意思。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男宠遭遇,觉得即使活着也再抬不起头来,死就死吧,这个也可以否定,因为他在后面说过,他不想死,能活越久越好,他不想见阴曹地府的某些人
既想早死,又想活得越久越好,这看似很矛盾,其实很能反应苏衍之真实的心理。
苏衍之为什么要求早点钉棺?皇帝下令让他们陪葬,他们别无选择,但是也没有理由显得多么急切,随着走不就完了,用得着那么积极的要求死吗?
这个情景说明苏衍之什么心理呢?裴其宣和他是同样的处境,虽然不是第一公子,但是说话分量一点也不比衍之差,为什么他什么话都不说,默默地等待死亡来临呢?以苏衍之冲和平淡的品格,没有理由在这里冒头啊?
实际上,他是觉得自己陪葬罪有应得,早死早解脱。他是不愿意面对柴容和二哥的,但是在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他又会有“与其等待不如早结束的心态”。
其实这可以用高考时的心理来解释。我们在考前,都是很惧怕的,希望永远也别考,永远也别决定命运,但是当你知道你逃不了的时候,你又会有早考完早解脱的感觉。
这就是苏衍之要求早钉棺的心态。他是等不了了,既然知道躲不过去,与其等待,还不如快点到来,快点面对的好。那种等待中的磨人,他受不了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所以这些证据,都是银钩篇之前留下的。以作者喜欢留暗线的性格,她写这些应该是为银钩做准备。之所以没写成,估计是因为她写着写着《又一春》收不回笔了。所以,她会在第二次修改的时候删去一些没用的伏笔。可是,有一些已经成型的段子,她也改动不了。不过,她在写完《银钩》后,就明白在《又一春》里,这个故事是写不成了,因此后面她不再交待苏行止什么事情了。但是,有一点亲们想过没有,一般作者形成一个故事,她会有一些特别难忘的情节,如果她不在银钩用上,她也不会轻易舍弃,毕竟是这些高潮情节促使她去写这个故事。因此,《银钩》之后,风大一定把他想写在柴容和苏行止身上的情节搬到别人身上,代替这两个人的是哪两个角色呢?

16  

[1楼] 网友:啦啦啦我心尖尖儿上的 [2022-11-28 14:48:14] 来自青海

这是chapter2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1-12 20:06:55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