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古舞新生》  第51章

网友:Hortensia? 打分:2 [2019-04-20 16:47:17]

我要开始胡说了,可能和这一章没什么关系,希望逆北文希不要把我叉出去。
怎么说呢,我一直都在想如果给专业院校的舞蹈演员一个舞台,会是什么样子。
前几年不是没有舞蹈相关的综艺,评委是舞蹈届绝对的门面,演员是当时的各大院团台柱子。赛制是跨舞种演员混搭去演绎跨舞种的作品,当时我还在学舞,满眼的瑞斯拜,觉得一个演员,能在一周之内和一个陌生人完成一直作品,演绎的出现代舞交融复杂的感情,配得起流行爵士节奏感突出的音乐,克服得了舞蹈语汇编排理解上巨大的差异,简直是神仙。我记得,那一年只有唐诗逸在决赛的时候跳了一支中国古典舞,她说她就是想在中国的舞台上留一支中国的舞;杨丽萍在某一期和金星争辩过的一句“我反对把一个舞者拉过来,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他自己哪去了。”
说了这么多不怎么相干的事,大概就是想说,中国学院派的舞者非常需要大众的眼光和这样一个舞台。他们前二十余年的人生都是练功房,中专的练功房,大学的练功房和院团的练功房。他们接受的眼光一直都是专业技巧的衡量,很少有来自大众的眼光。总有人觉得中国古典舞看不懂,感情埋的太深,动作太繁复,于是很少有共鸣。但其实他们跳的东西,就是和音乐、影视等等其他艺术一样的内容啊,是上下五千年,人生百态。他们是通过身体创造的的不只是美,更是真实、纯粹和淋漓尽致的爱。同时,每一个舞者本身也值得更多的关注,尤其是那些能传递打到你心里感情的舞者,他们也是十几二十岁,为什么能传递出这样的感情,抬手提腿弯腰的时候,一个抬眼蹙眉的瞬间,都应该被细细的品味,才能不负他们可能用数月数年才呈现出的艺术作品。
你们终于要写了,我超感动,也超级期待。其实这么多章了,我印象最最深的一句话还是最初见面时老王的的“没有技术不成艺术,而只有技术也不是艺术。”身体就是舞者用来说话的方式,那怎么说、说什么、怎么说的漂亮就全看身体表现力带起的各种各样的技巧。基本功不是一个阶段的东西,是舞者舞台生命全过程的底色,腿控完90想控上180,再想做双飞燕摆腿跳,无休无止。所以虐不要紧,疼也不要紧,会一直疼下去的。想想这不算悲哀,也不算无趣,就算是他们职业的一个习惯吧。老王的角色就是陪他们成长,他那种潇潇洒洒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少年能选择教这种课还是挺让我意外的,不过这课倒是可以让他旅行陪伴义务挺久的,所以说是自己眼高于顶还是想看着自己的崽子们从头开始一步步爬上去么。
最后想说一下心态,就像高考前所有人都会说心态多么多么重要,但是真的心态的重要性只有你在走过这段日子之后才能明白,每一个比完赛考完试做了什么让自己后悔的事,捶胸顿足的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坚强一点镇定一点,这种感受我真的是太明白了吧。像方骅一样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学舞,像杨逸杰一样为了儿时的梦想和优势学舞,像俞思凡一样为了那一点甜头和舞台上的自由学舞,却又后悔着半路出家自找苦吃。但其实,这种或大或小的打击,小则是宿舍内的比较成绩排名,大则是舞台事故伤病阴影,每一件都会将你的心脏练就的更加强大一点,到最后给整颗心披上铠甲,就所向披靡啦,一切都不怯。
觉得逸杰有点让人担心,一直绷着拼命没有放松过,上学的时候为了期中练、为了期末练、寒假为了不退步练、现在为了团队荣誉舞台效果练,可能是他觉得自己的价值只有变得排名高成绩好才能实现吧,但是这样一直压抑着去追求一个现在看来还很遥远的目标真的很苦啊,心疼。想让他真的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跳,不需要变得像谁谁谁一样,就是保持他现在的努力、谦和、善良,妈粉就要扑上来了好吗。
嗯我喜欢这种评,就可以随便胡说,这比分析这张的人物快乐一点,比自己码字快乐多了。
爱你们俩!加油!
(发这一章来,我好卑微)

1  

[1楼] 作者回复 [2019-04-23 18:13:58]

我也希望更多人能看到你这条评论!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01 14:12:3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