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妲己之死》  第8章

网友:米若 打分:0 [2003-09-09 06:03:59]

(《封神演义》是经典吗?如果你认为不是,姑且原谅我,只因我印象中的《封神演义》文言文精装版上印有“中国古典名著丛书”字样,所以姑且当它是类似《西游记》的神话幻想小说的经典了。)

我读过古文版的《封神演义》(不过因为是文言文,看时很草率),少年时也看过小人书的《封神演义》,后来还看了投资巨大却得了骂名的电视剧“封神榜”(就是傅艺伟演妲己,姜尚说孟子是古人的那个。)就在这个背景下,我又读了蒋胜男的《妲已之死》。此文以男女主角交替叙述故事发展的形式进行,开篇是妲已阐述众所周知的纣王鹿台自焚,以妲已的立场描述西歧兵占领殷皇宫的场景。这一点尚算不得标新立异,但让我惊奇的在后面:苏妲已和武王姬发相爱?好奇心促使往下看,于是风度翩翩的伯邑考,专横霸道的纣王,忠厚善良的姬发和那位妖娆美艳的妲已之间的爱恨纠葛一一呈现眼前。

伯邑考,在文中是个举足轻重却又篇幅不多的角色(相当于第一男配角吧。^_^)
短短描写下,呈现在若眼前的他堪称的上是足以成为诸多少女心中白马王子的俊秀青年。纣王见他时评价:“伯邑考年少英俊,更难得文武双全,尤其是一手好琴,真可绕梁三日。寡人阅人多矣,竟找不出第二个及得上伯邑考这般人品样貌的美少年。”可见一斑。他的感情是内敛的,为国家、为父亲、为家族考量为重;他爱护他的弟弟姬发,也爱护西周未能独立前的和平;纣王索女、妲己夜避西岐之事充份展现他冷静一面,尽管这种“没有一丝温度”的做法对小情人间是毁灭的开始。纣王如愿了,妲己和姬发则在两地消磨之中,直到妲己的不寻常引起纣王怀疑。为了成全姬发和妲已之间的爱情这个秘密,他又以自己优秀的形象衬托出姬发的粗鄙,以“步步为营”的稳妥手段让纣王误认妲已心里念念不忘的情人就是他,从而产生了“逼父食子”故事的另一原因解说。尽管作者借武王姬发之口解释说:
“我、妲已、纣王,三人性情,大哥了若指掌。我若死,妲已必不肯再活,则纣王迁怒,只怕要血流成河,父亲更是在劫难逃。因此上大哥精心安排,从容赴死。他之死,消纣王之疑,妲已才可用心设法营救父亲,我若知此事,必不肯依,因此他连我也瞒住。”但我相信伯邑考心中装的不只是这些表面上的权势荣誉,他心中也有情爱。他的情感托付的人,是妲已。妲已也是弟弟的爱人,或许是为了成全她们,为了他们的幸福,乃至为了除去纣王之疑、解其父之危、兼顾他的一点私心……他以月光般清冷从容、不动身色地安排了自己的惨死。原本这些状似读者的猜测,但作者笔锋一转‘妲已“忽然间心里一个念头闪过,伯邑考的眼中为何会有与纣王一样的悲哀神情”’,无疑透露出这悲凉的无奈。

受辛,本文第二男主角,历史上出名残暴的商纣王。作者大量描写此君的残暴之极,却又有醋意一面,借妲己之回忆说他发明了“种种极残忍刑具,什么炮烙、虿盆、挖心、剖腹等等……”乃为了镇压不服从的诸侯臣子;可“他最大的乐趣,却不是看着那些人的痛苦呻吟,却是观察着我的神色。他舍不得杀我,又不肯轻易饶我。他要看着我害怕、痛苦、求饶,……可怜那些受刑的人,只不过是为着纣王与我的这场游戏,要多受生不如死的折磨。”若认为他身上的情感无论是一时为美色的迷恋,或是因为得不到而产生的征服欲望,也有可能是爱吗?虽说沉醉的美色易衰,但对倾国红颜的爱情很难不让人怀疑是由外貌的美丽先引起的。彼此间的互相折磨,即使只有一方单恋,然而“我将此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勾渠”的痛苦引发的多骨米牌效应不难想象━━红颜祸水。(这是大男人主义的说词,在本文中主题非此)。妲已在这种情况下也随之改变,“我(妲已)在镜中练习着最妩媚的笑,计算着每一滴眼泪垂落的最佳时机,揣摸着他喜怒无常的性情,迎合着他那些残忍暴虐的爱好,说着他最爱听的话语,精心地服侍着他的衣食住行,候着他出宫,等待着他回来……
”为他安排宫女侍寝,营造酒池肉林。这一切一切的软化行动终于得到了纣王的温柔:起鹿台,置放天下的奇珍异宝;为玩笑话建摘星楼,以王冠上的宝石做星星……但最终,他得到的仍旧是妲已的背叛,只因她不是真的爱他,所作所为另有目的。火焚鹿台,几乎所有的后妃、奴隶、臣子他都要杀掉带走,可妲已他舍不得杀,更不愿意留给别人。“他要我穿上后服,与他一起坐在王座上升天,而不是让卫兵们砍掉我的头,象那些妃子一样。这,就是他给我的特殊荣宠。我也是他的,不论生与死,他都不会放掉我,就象猫不会放掉他手中的老鼠一样。这,就是他爱我的方式!”妲已用借口溜了,留下他在鹿台之上,在妲已点燃的火海之中。死不瞑目的纣王或许不值得人同情和可怜他,暂只能想到一个词“可悲”来形容他在这场情爱中不公平的结局。

姬发,第一男主角,年轻有为(可惜成就似乎建立在姜子牙的功劳上),忠厚老实,貌不惊人(不及兄长风度潇洒,不及弟弟讨人欢喜;文中一段他的自嘲指将来唯一成就是娶妲己为妻),娇胜花玉的妲已却爱上了他。武王,在历史上是正面人物,在本文中作为男主角也逃不出此。作者对他政治上的不平凡旁敲侧击地点明“南山打虎、北河抗洪、东城抵寇、西坡种粮、安置流民、收伏夷人……”这些非寻常王子会去做,即使他自述是为了避免在相思中没顶。在这场情爱之中,他非不凡之人,也无超常之举,从少年时的西岐山上盟誓,分别后的政坛耕耘,笔墨不少,可我对他的印象却不那么深,或者说难以产生感动地共鸣。若可能也是嘲弄他内心不够坚持那场青梅竹马的爱恋吧,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均已失败而告终,非他不作为,一次又一次落魄终归是责任、道德等束缚了他。唯一认可处是他内心冲突处“不负天下,便负红颜?不负红颜,便负天下?”,和姜子牙为王位去留争论;以及最后在妲已服毒后说:“妲已,你等着我,等我完了我的责任,我就来找你。”还算得上是有责任心的好男人。可惜他毕竟是所谓明君,不会是个适合“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浪漫选择。

苏妲已,本文女主角,乃翼州侯的掌上明珠,幼养家中宠爱万分。年少清纯,只为一片相思,她不理那高雅的琴,却因为姬发的缘故爱听竹哨;只因他不来看她,自己就迢迢远程历经艰险地跑去看他。单蠢的心不知政治险恶,把避难当作野营而带上足以搬家的行李(那时有野营?);但即使父亲为了她而反判,她最终仍逃不出纣王的手心,被送入朝歌。纣王爱她的姿色,可她冷漠的态度却引起了征服的欲望;无论她的恨也好,纣王的爱也罢,彼此的折磨和挑唆让他们身边的人接连受害。从姜后、伯邑考,到朝臣和诸多只为纣王挑战游戏所牺牲的人;妲已似乎以笑语盈盈、娇声懦懦软化了纣王,尽得其宠爱,
“他渐渐地离不开我了。夜夜,必至我宫中;每餐,必召我同食;衣服,必要我经手;出宫,必等我相送;回宫,眼光第一个就搜索我的身影……”但她自己却仿佛是有思维的戏子,一步步目的只为保全自己生活在纣王的喜怒无常下。折磨多了,妲已自己不知不觉得也变得心肠冷硬,无情。为了姬发,为了西岐无将,她迫害了黄飞虎一家,逼其投靠他乡。为了脱离纣王重回情人的怀抱,她点燃了鹿台下的火。正因为她变了,重视武王前途的姜子牙容不下她,因她被伤害的人不原谅她;为了她的爱人,她只能自己尝这苦果,饮下姜子牙让她选择的毒酒,就是一种成全:成全武王的天下,成全诸侯的不平,成全百姓的盛平生活,成全了她的私心━━可以永远在爱人身旁(指文末的暗示)。她似乎因命运的不公和坎坷造就了与姬发地离别,成就悲剧一生。为了爱,她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为了武王,她所做的一切都有罪。

悲兮,哀兮,妲已身世沉苦;纵然想为她正名,非红颜祸水殃国,是男人造就了倾国之变,但作者笔下仍未突破另外的一层意义,政治棋子,不是无瑕。

距离初读此文时已近隔半年,今因好友无鞘剑之邀修改此评,动笔之中改动不大,非因若字字珠玑要留得孤芳自赏,而是驾驭文字的功夫未曾提升至如愿,原先大量引用之处堪为本评构病,但觉作者所写多兼主角心理发展,描写不出干脆偷懒。再提一下当初旧评中写的缺失:吹毛求疵下可以说有太多被《封神演义》束缚住的影子。先不说故事来源的问题,由于封神本身就是后人(是明还是清?记不清了)所写的,本身就带有封建文化的色彩,很多文化背景其实跟商周已有大出入。譬如纣王之称呼“纣”乃庙号,意残暴,也应是死后被人贬称之词。因此在写时稍不注意就会产生奇怪的时空差。

作为第一人称描写的文章,虽然多处内容是以交替描写内心而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人性转变,但不免难逃第一人称根本上的缺点━━以围绕主角为中心的事件叙述,以叙述人的道德标准为准则,如有偏激多为外人之过。蒋的行文中详略得当,使得故事发展如清泉淙淙一一道来,两条主线(妲己宫廷生活、西岐发展路程)互因主角情愫而交错,同时却也逐渐让主角的性情成为两种模式:一痴中有恨,渐生邪意,虽称不得孤芳自赏,却有怨天尤人的味道;另一痴中无奈,努力追求目标,却忽因惊天霹雳而自暴自弃,活如行尸走肉。也许,此悲剧的爱情堪称完美,种种外来逼迫下导致的完美结局。


(今天刚注册,发现当初第一次写的评仍被到处贴~~~~~-_- 虽然很烂,但人总有第一次对吧?大家如果原谅偶,番茄加鸡蛋就请不要招呼过来了。 仅以被某鞘逼出的文献上蒋JJ,无论这修改后的您看到后感想如何,懒若实在没有更好的文笔了~~~~~~~~~

PS 米若=Mirror 因为发现在这里叫若若的很多,为怕引起误会叫错,外加出现什么其他称呼,先在此说明先)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1-26 08:14:49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