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红楼之奸宦贾琏》  第13章

网友:勿谋 打分:2 [2017-10-02 18:59:21]

不是有“子不越父”的规矩吗?考官不把贾琏压在21位?可能是爵位起了作用。

   

[1楼] 网友:竹绿柳青 [2018-01-08 23:14:17]

子不越父是潜规则,不是律法。否则的话,当状元还必须有个状元爹,考科举拍排名次时还得先查查考生爹的名次,当爹的没考上科举,儿子就连考的资格都没有了,那不是全乱套了。

1   [投诉]

[2楼] 网友:我心昭然 [2018-01-28 12:16:22]

不是的,楼主说的子不越父是指一同下场的父子。
不同年的科考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规矩。

1   [投诉]

[3楼] 网友:竹绿柳青 [2018-01-28 14:10:16]

百度“梁嵘椿”:
清咸丰、同治年间,广东高明县孔堂乡人梁嵘椿(字茂生),因家境贫寒,受人歧视,不得已到广西教学,并落籍梧州。咸丰五年(1855年)中举人后几次京试不第,便绝了再试的念头,回梧州一边务农一边开馆授徒,全心培养长子梁廷栋。梁廷栋以府学廪生于癸酉年拔贡于乡试。同治十三年(1874年),朝廷开科取士,梁嵘椿一心想为儿子梁廷栋博得功名,筹备盘川给儿子上京会试,于是向学生家长求助,学生家长们念其恩典,极力赞助,设法筹集银两,除梁廷栋赴考的资金外,还给梁嵘椿先生筹足一笔盘缠。学生家长们还替他们父子执拾行李,结队为其父子送行。儿子梁廷栋获二甲第52名进士;梁嵘椿亦得三甲第119名,赐同进士出身。梁嵘椿父子同榜进士,一时轰动梧州,传为佳话。另外,同一科中,梁嵘椿还有两个学生 许寿生、钟懿蓉两人得中三甲同进士出身。一榜中四人,是有科举以来梧州最好成绩的一科。
===
儿子52名,父亲119名。

    [投诉]

[4楼] 网友:竹绿柳青 [2018-01-28 14:11:14]

是清同治年间,直接复制的,不知道怎么多了个咸丰-_-||||

    [投诉]

[5楼] 网友:竹绿柳青 [2018-01-28 14:14:42]

噢,咸丰是指第一次科举没中的时间。只记得是同治时期的事,搜出来复制的时候没仔细读。闹笑话了,不好意思。:P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1-16 16:03:54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