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快穿]红鸾星动》  第29章

网友:以后10% 打分:2 [2017-08-17 16:05:27]

找到伏笔了!在第一章,什么?_?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我要入朝为官,对吗?

   

[1楼] 网友: [2020-10-12 16:26:29]

文曲星君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为北斗第四星。文曲星主文运,武曲星主武运。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中国民间传说出现过的文曲星包括:比干、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许仙的儿子许仕林、刘伯温。
文曲星属癸水,主科甲功名,与文昌同属为福星,代表有文艺方面的才能或者爱好文学及艺术。
文曲星不同于文昌星的是,此星带有桃花,若女命再逢巨门同宫,自甘堕落、水性杨花。文曲星喜与文昌星同宫,可对照充分发挥其才艺,若再遇武曲星同宫,主博学多能,不过要兼顾到父母宫的好坏,配合判断等等。
特点
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我国古代分别把它们称作: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些,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命名
一种说法是《春秋运斗枢》认为:北斗中的“第一至第四为魁”。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也认同此说:“北斗一至四颗星(α、β、γ、δ)组成斗形,故名斗魁,或称魁星。”
但也有不少书中说,“魁,斗之首。”这是指北斗中的第一颗星。
特性
文曲与文昌的意义其实相近,但文昌主阳的复制或印制,文曲主阴的感觉模仿,所以文曲之性在文艺上较易有良好的表现(科举考试要靠记忆,不靠感受的呈现),而文艺中的琴曲、书画等多须靠美感赢得世人的肯定,所以靠文曲的模仿能力,很容易能学习到这类美的感受,进而展现其成果。
文曲也有优异的记忆能力,只是这种的优秀能力是用在感受的记忆上,不似文昌是用在实质可见的文字图象记忆。且因为文曲很容易记忆情境与感受,所以文曲会极易触景生情而有了强说愁的现象,让人觉得多愁善感了。
主事:文曲与文昌同样是聪明才智的象征,文昌偏重于刀笔功名、典章制度、文喜契据方面,较属于经世致用的理性学术追求;文曲则偏重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面的才艺研讨,较属于生活情趣的感性内涵充实。尔今民风大开,学术多元化,昌曲皆更有机会展现其才智。
会意:若说文昌是脑中记忆储存信道与本体的话,则文曲可说是压缩后的记忆储存体,能收录更多的档案,且是收放自如。当文曲化科时,其收录功能超强,收放也畅行无止,但当文曲化忌时,管道受阻,容量也杂乱无章,难以有效收录与运用。
特性:守身命,作科第之客,桃花浪暖,一跃龙门。文曲因所喜爱的学术较为感唯,俊雅磊落、口才便佞是文曲的特性。
专长:文曲对怡情养性方面的学术,较有用心投入的意愿和兴趣,比文昌更具博闻强记与机变的专长,其所吸收储存的学术博而杂,但却能适时释出为用,尤其在庙旺的宫位且有强旺的主星群坐守时,其专长更能有效的发挥。
民间信仰
一般民间信仰、预言书及文学作品中,认为商相伊尹、王子财神比干、宋朝开封府尹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宋相范仲淹、文天祥和《白蛇传》男主角许仙的儿子许仕林等等皆为文曲星转世。
但最广为人知的文曲星的化身,指的是梓潼神(文昌帝君),原是晋朝人,姓张名亚子,居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东晋宁康二年起兵反抗前秦苻坚时阵亡,被奉为梓潼神。
后四川学子认为梓潼神有护佑文运之力,每逢考试,皆往祭之。
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
北宋宋真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
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
南宋宋理宗时又复封“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唐朝 李淳风《藏头诗》:“有文曲星下界,生于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
郑光祖《立成汤伊尹耕莘·楔子》:“奉上帝着贫道遣文曲星下降,投胎于义水有内。后伊员外收留,养大成人,名为伊尹,佐于成汤,建都于亳邑。仙童,与我唤将文曲星来者。”
明朝许仲琳《封神演义》比干被封为文曲星。

1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6 09:07:21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