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格格 打分:0 [2009-09-27 02:21:03]
老大,雍正帝,从头至尾只在养心斋办公,起居。呵呵O(∩_∩)O~
[1楼] 网友:子夜青冥 [2009-09-27 16:56:09]
是养性斋吧??格格!
[投诉]
[2楼] 网友:格格 [2009-09-28 02:39:29]
Dear 子夜青冥:故宫內有你说的“养性殿”!在“寧寿宫”內,但…它是在乾隆晚年建造的,用来太上皇自己颐养天年用的,只不过这人瑞没来得及住上一天,后来却便宜了“慈禧太后”这老妖婆,嘿嘿;-)而我纠正大大的是“养心殿”!(大大在某章节写李德全把信呈于雍正看,写到在“乾清宫”,于是我一时没忍住。呵呵O(∩_∩)O~)后来小乾最喜欢的“三希堂”就在“养心殿”的西间,也就是“自雍正后歷代皇帝”的“书房”。而雍正帝,一般办公都在养心殿的“正殿”,也用来接见大臣等。
[3楼] 网友:子夜青冥 [2009-10-24 13:05:38]
养性斋偶知道,故宫去了两次~~那么这次是乃写错字鸟~呵呵 不能怪偶误解哦~~~(*^__^*) 嘻嘻…… 养性斋 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称乐志斋,清代改今名。 斋为两层楼阁式,原为7间,座西面东。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于楼两端向前各接出3间,改建为转角楼。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1座。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月台面改墁金砖。道光时亦曾修葺。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前檐出廊,下层东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3间均为支摘窗。 楼上正中悬康熙帝御笔匾:“飞龙在天”。楼下正中悬匾“居敬存诚”,北楼下东向匾曰:“悦心颐神”。 斋前迭石环抱,曾有曲流馆,后拆除。清嘉庆、道光两帝时常来此斋。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在此居住。 养性殿 养性殿位于宁寿宫后的养性门内。为宁寿宫后寝主体建筑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内廷养心殿建造,体量略小,平面布局特殊。 养性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3间,每间以方柱支撑,隔为9间,前接卷棚抱厦4间。明间、次间开门,原为原为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现为玻璃门窗,明间4扇,余各2扇。进深4间,室内隔为小室数间,曲折 环。明间前后开门,中设宝座,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片金升降龙天花。左右置板墙与东西次间相隔,墙各辟门,对称而设,门楣之上置毗庐帽。东暖阁分为前后两组空间,前曰明窗,后曰随安室,室东悬「俨若思」匾,皆乾隆皇帝御笔。西暖阁隔为数间小室,北室为佛堂,建仙楼两层,内置佛塔、佛像,肃穆有制;南室称长春书屋。尽间仿养心殿三希堂制辟为墨云室,因毕沅进古墨而定名。西山墙外耳房仿养心殿梅坞而建,与殿相通,取名香雪堂。内以白石依墙堆砌山景,南面开窗,西、北、东三面彩绘壁画,西山墙辟小窗可观宁寿宫花园一角。 养性殿作为太上皇帝寝宫,原为和玺彩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居乐寿堂时,曾在养性殿东暖阁进早、晚膳。此殿在光绪十七年重修后,除墨云室仍为和玺彩画外,其它均改为苏式彩画。养心殿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养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 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意思就是涵养天性。为了改善采光,养心殿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 匾。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这里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 “勤政亲贤”,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是专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贵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慈安住在东侧的“体顺堂”,慈禧住在西侧的“燕禧堂”,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确是十分方便。寝宫两侧各设有围房十余间,房间矮小,陈设简单,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养心殿前有琉璃门,曰“养心门”,门外有一东西狭长的院落,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此添建连房三座,房高不过墙,进深不足4m,为宫中太监、侍卫及值班官员的值宿之所。 现为宫廷原状陈列呵呵~~多查,有助于写文,嗯嗯~~╭(╯3╰)╮~~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格格 打分:0 [2009-09-27 02:21:03]
老大,雍正帝,从头至尾只在养心斋办公,起居。
呵呵O(∩_∩)O~
[1楼] 网友:子夜青冥 [2009-09-27 16:56:09]
是养性斋吧??格格!
[投诉]
[2楼] 网友:格格 [2009-09-28 02:39:29]
Dear 子夜青冥:
故宫內有你说的“养性殿”!
在“寧寿宫”內,但…它是在乾隆晚年建造的,用来太上皇自己颐养天年用的,只不过这人瑞没来得及住上一天,后来却便宜了“慈禧太后”这老妖婆,嘿嘿;-)
而我纠正大大的是“养心殿”!
(大大在某章节写李德全把信呈于雍正看,写到在“乾清宫”,于是我一时没忍住。呵呵O(∩_∩)O~)
后来小乾最喜欢的“三希堂”就在“养心殿”的西间,也就是“自雍正后歷代皇帝”的“书房”。
而雍正帝,一般办公都在养心殿的“正殿”,也用来接见大臣等。
[投诉]
[3楼] 网友:子夜青冥 [2009-10-24 13:05:38]
养性斋偶知道,故宫去了两次~~那么这次是乃写错字鸟~呵呵 不能怪偶误解哦~~~(*^__^*) 嘻嘻……
养性斋
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称乐志斋,清代改今名。
斋为两层楼阁式,原为7间,座西面东。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于楼两端向前各接出3间,改建为转角楼。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1座。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月台面改墁金砖。道光时亦曾修葺。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前檐出廊,下层东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3间均为支摘窗。
楼上正中悬康熙帝御笔匾:“飞龙在天”。楼下正中悬匾“居敬存诚”,北楼下东向匾曰:“悦心颐神”。
斋前迭石环抱,曾有曲流馆,后拆除。清嘉庆、道光两帝时常来此斋。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在此居住。
养性殿
养性殿位于宁寿宫后的养性门内。为宁寿宫后寝主体建筑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内廷养心殿建造,体量略小,平面布局特殊。
养性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3间,每间以方柱支撑,隔为9间,前接卷棚抱厦4间。明间、次间开门,原为原为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现为玻璃门窗,明间4扇,余各2扇。进深4间,室内隔为小室数间,曲折 环。明间前后开门,中设宝座,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片金升降龙天花。左右置板墙与东西次间相隔,墙各辟门,对称而设,门楣之上置毗庐帽。东暖阁分为前后两组空间,前曰明窗,后曰随安室,室东悬「俨若思」匾,皆乾隆皇帝御笔。西暖阁隔为数间小室,北室为佛堂,建仙楼两层,内置佛塔、佛像,肃穆有制;南室称长春书屋。尽间仿养心殿三希堂制辟为墨云室,因毕沅进古墨而定名。西山墙外耳房仿养心殿梅坞而建,与殿相通,取名香雪堂。内以白石依墙堆砌山景,南面开窗,西、北、东三面彩绘壁画,西山墙辟小窗可观宁寿宫花园一角。
养性殿作为太上皇帝寝宫,原为和玺彩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居乐寿堂时,曾在养性殿东暖阁进早、晚膳。此殿在光绪十七年重修后,除墨云室仍为和玺彩画外,其它均改为苏式彩画。
养心殿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养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 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意思就是涵养天性。为了改善采光,养心殿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 匾。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这里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 “勤政亲贤”,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是专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
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贵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慈安住在东侧的“体顺堂”,慈禧住在西侧的“燕禧堂”,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确是十分方便。寝宫两侧各设有围房十余间,房间矮小,陈设简单,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养心殿前有琉璃门,曰“养心门”,门外有一东西狭长的院落,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此添建连房三座,房高不过墙,进深不足4m,为宫中太监、侍卫及值班官员的值宿之所。
现为宫廷原状陈列
呵呵~~多查,有助于写文,嗯嗯~~╭(╯3╰)╮~~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