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慧质琴心 打分:2 [2014-02-19 10:18:12]
这11章有个小问题。忽听皇帝道:“皇后在御,尔等不见礼?”……他倒极少用这样的声音与宫人说话……(原文第11章)注意:为首的嬷嬷和宫人都听到了皇帝说皇后在御,怎么可能还把皇后当成普通宫妃来行礼?注意:皇帝的声音再轻,也是要保证能让宫人听得到。否则皇帝说这话又什么意思?皇帝不是就想让宫人向陈后行礼吗?还有:为首的嬷嬷自然是认得皇后的。毕竟这是嬷嬷是在窦太后宫殿里服役。窦太后和陈后是外祖孙关系,平时往来密切。况且文中又说,这些有年纪的嬷嬷,都是看着她(陈阿娇)长大的。嬷嬷毫无疑问认得陈皇后。按照一般常理,嬷嬷和宫人行礼,都是要看清对方是何许人之后才行礼,断不会看也不看就行礼。请问,嬷嬷和宫人们不看对方,又怎能断定来者就是宫里的妃嫔呢?难道在皇上身边出现的女子就必定是宫妃吗?难道就不能是女医生(汉代有女医生)或是太后娘家的女亲戚呢?纵然嬷嬷们不会盯着对方猛看,但一定会看上对方一眼之后再行礼。试想,若是对方不是宫妃,那嬷嬷和宫人们叫对方千岁在古代就是大罪。就象文中来者不是宫妃,而是皇后,那嬷嬷和宫人们叫皇后为宫妃,那也是有罪的。嬷嬷和宫人们都是训练有素,深谙宫规,怎么能这么糊涂呢?注意:不是一个嬷嬷,而是嬷嬷和宫人们,好多人呢。这么多人这么可能犯低级错误呢?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看清对方才叫人。哪有不看到对方是谁,就按凭空想象叫人。试问,现实生活中会有这种人吗?
[1楼] 网友:流觞曲水 [2014-02-20 16:15:11]
我觉得很显然嬷嬷们并没有完全听到刘彻的话,很可能只听到了下半截,要行礼什么的,那话就是说给阿娇听的,作者也说了嬷嬷们不敢细看,封建制度森严,不敢细看很合理,至于为什么认不出,原因可能是嬷嬷新调过来,见过阿娇的时间不多,跟她不熟,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是大家都知道皇后去长门了,没听说接回来了,所以想当然的就把皇后给忽略了是最有可能的。至于女医,翁主。。。。请问你觉得皇帝身边要大家行礼的时候到底是宫妃的时候多还是别的??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大家当让压希望大点的啊。
[投诉]
[2楼] 网友:慧质琴心 [2014-02-21 10:41:44]
回复流觞曲水:小说原文刘彻说“皇后在御,尔等不见礼”。这话显然说给宫人们听的,因为这里是尔等而不是尔。尔等是复数,意思是你们这些人的意思。你们这些人自然不可能指陈阿娇,而是应是指宫人们。还有,嬷嬷和宫人们即使没有听到刘彻的话,那也应看了来者的相貌之后再行礼。注意:封建制度再严,那也是说底下人不能猛盯着尊者容貌反复观看,并不是说,叫底下人在向对方行礼之际,看也不看,就凭想象向对方行礼。请问,底下人都不看对方一眼而行礼,凭什么称呼对方呢?凭什么嬷嬷和宫人们就断定来的人一定是宫妃,而不是皇太后或公主呢?在皇上身边出现的人,为何不可能是皇太后或公主呢?皇上身边出现公主或皇太后,皇上也可能会要嬷嬷和宫人们行礼。还有,嬷嬷是认得陈皇后的。文中写得很明白。小说原文如下:那嬷嬷……这才惊觉眼前那人,的确是陈后的模样……(原文第十一章写得很明白,网友可以去看一下)注意:小说中不是嬷嬷一人向皇后行礼,而是嬷嬷和宫人们一起向皇后行礼。请问,一大群人都不看对方一眼,而是凭着猜测就向对方冠以夫人称呼可能吗?如果来的人是未嫁的公主,即刘彻的妹妹,那这些宫人岂能把未出阁的少女称为夫人?(夫人在西汉用于皇帝诸侯王的妾室和列侯正妻的称呼。未婚之人不能称为夫人。)请问这样做,妥当吗?在西汉,公主的地位和皇帝的最高级的妾地位相当,位比列侯。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慧质琴心 打分:2 [2014-02-19 10:18:12]
这11章有个小问题。
忽听皇帝道:“皇后在御,尔等不见礼?”……他倒极少用这样的声音与宫人说话……
(原文第11章)
注意:为首的嬷嬷和宫人都听到了皇帝说皇后在御,怎么可能还把皇后当成普通宫妃来行礼?
注意:皇帝的声音再轻,也是要保证能让宫人听得到。否则皇帝说这话又什么意思?皇帝不是就想让宫人向陈后行礼吗?
还有:为首的嬷嬷自然是认得皇后的。毕竟这是嬷嬷是在窦太后宫殿里服役。窦太后和陈后是外祖孙关系,平时往来密切。
况且文中又说,这些有年纪的嬷嬷,都是看着她(陈阿娇)长大的。
嬷嬷毫无疑问认得陈皇后。
按照一般常理,嬷嬷和宫人行礼,都是要看清对方是何许人之后才行礼,断不会看也不看就行礼。
请问,嬷嬷和宫人们不看对方,又怎能断定来者就是宫里的妃嫔呢?
难道在皇上身边出现的女子就必定是宫妃吗?
难道就不能是女医生(汉代有女医生)或是太后娘家的女亲戚呢?
纵然嬷嬷们不会盯着对方猛看,但一定会看上对方一眼之后再行礼。
试想,若是对方不是宫妃,那嬷嬷和宫人们叫对方千岁在古代就是大罪。
就象文中来者不是宫妃,而是皇后,那嬷嬷和宫人们叫皇后为宫妃,那也是有罪的。
嬷嬷和宫人们都是训练有素,深谙宫规,怎么能这么糊涂呢?
注意:不是一个嬷嬷,而是嬷嬷和宫人们,好多人呢。
这么多人这么可能犯低级错误呢?
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看清对方才叫人。
哪有不看到对方是谁,就按凭空想象叫人。
试问,现实生活中会有这种人吗?
[1楼] 网友:流觞曲水 [2014-02-20 16:15:11]
我觉得很显然嬷嬷们并没有完全听到刘彻的话,很可能只听到了下半截,要行礼什么的,那话就是说给阿娇听的,作者也说了嬷嬷们不敢细看,封建制度森严,不敢细看很合理,至于为什么认不出,原因可能是嬷嬷新调过来,见过阿娇的时间不多,跟她不熟,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是大家都知道皇后去长门了,没听说接回来了,所以想当然的就把皇后给忽略了是最有可能的。至于女医,翁主。。。。请问你觉得皇帝身边要大家行礼的时候到底是宫妃的时候多还是别的??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大家当让压希望大点的啊。
[投诉]
[2楼] 网友:慧质琴心 [2014-02-21 10:41:44]
回复流觞曲水:
小说原文刘彻说“皇后在御,尔等不见礼”。
这话显然说给宫人们听的,因为这里是尔等而不是尔。
尔等是复数,意思是你们这些人的意思。你们这些人自然不可能指陈阿娇,而是应是指宫人们。
还有,嬷嬷和宫人们即使没有听到刘彻的话,那也应看了来者的相貌之后再行礼。
注意:封建制度再严,那也是说底下人不能猛盯着尊者容貌反复观看,并不是说,叫底下人在向对方行礼之际,看也不看,就凭想象向对方行礼。
请问,底下人都不看对方一眼而行礼,凭什么称呼对方呢?
凭什么嬷嬷和宫人们就断定来的人一定是宫妃,而不是皇太后或公主呢?
在皇上身边出现的人,为何不可能是皇太后或公主呢?
皇上身边出现公主或皇太后,皇上也可能会要嬷嬷和宫人们行礼。
还有,嬷嬷是认得陈皇后的。
文中写得很明白。
小说原文如下:那嬷嬷……这才惊觉眼前那人,的确是陈后的模样……(原文第十一章写得很明白,网友可以去看一下)
注意:小说中不是嬷嬷一人向皇后行礼,而是嬷嬷和宫人们一起向皇后行礼。
请问,一大群人都不看对方一眼,而是凭着猜测就向对方冠以夫人称呼可能吗?
如果来的人是未嫁的公主,即刘彻的妹妹,那这些宫人岂能把未出阁的少女称为夫人?(夫人在西汉用于皇帝诸侯王的妾室和列侯正妻的称呼。未婚之人不能称为夫人。)
请问这样做,妥当吗?
在西汉,公主的地位和皇帝的最高级的妾地位相当,位比列侯。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