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清]顺治之路》  第2章

网友:TS 打分:2 [2013-11-26 03:23:14]

看楼下有妹纸们讨论历史上的顺治康熙和孝庄之间关系的事,咱也来凑个热闹好了。
当时顺治后宫里三位皇子,且都是满妃所出,但没记错的话,康熙的母亲是在当时的满妃团队里地位相对较高的,清朝将就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这点算是康熙当时的天然优势;当时而言,康熙和福全的年纪相当,已经在读书了,常宁当时还很小不在考虑内,且比起福全而言,史书有言道顺治和这两个儿子对答问日后的志愿时,康熙说愿效仿汗阿玛,而福全则言愿为贤王,不管是不是背后有人教过,但这至少是表明了个人及背后妃嫔家族立场的;再者在这两者之间康熙熬过了天花,这对于当时的环境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个筹码,毕竟在当时天花对于满族而言是极为可怕的。
最最重要的在于,顺治并不希望日后的皇帝有蒙古血统,在他心里应该是觉得爱新觉罗家的天下是满人的天下,蒙古只是助力,所以他极不喜欢蒙古妃嫔且不愿有蒙古血缘的皇子出生。对于孝庄一心想制造科尔沁的后宫,希望有科尔沁血脉的皇子甚至日后的皇帝也有科尔沁血脉这一点是极为不满和愤怒的,这也是顺治和孝庄的关系极为紧张的重点所在,事实上当时的满族贵族阶层对于孝庄的这种行为也是极为不满的。而且不论孝庄在顺治身边安放众多眼线的目的是什么,这都是窥伺帝踪侵犯到皇帝威严和安全的事,这也是顺治对孝庄不满的原因之一,而不仅仅是什么青少年叛逆期之类的理由。
再者,据记载而言,董鄂妃进宫以后,其实是起了缓和顺治和孝庄之间关系的作用,而不是如同电视剧里那样闹得鸡飞狗跳的。至于董鄂妃的进宫,我觉着吧,顺治对她应该是有好感的,毕竟顺治喜汉学,而满宫后妃大多是蒙古人,当时的满人家族也不是很看得上汉人的学术,而据说董鄂妃是善诗书有汉文化底蕴的妹纸,但是最重要还是政治原因为主,为了抗衡孝庄和蒙古科尔沁对满人后宫的侵占,也是为了逐渐降低蒙古人在后宫朝堂的影响力。可惜顺治的性格缺陷导致他还是不够坚韧和能隐忍,结果生生把自己逼到极限了,董鄂妃的去世更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不得不妥协似的留下罪己诏这种东西,只为了给自己的继承人尽可能铺平道路。顺治其实很厉害也很悲剧的。

1  

[1楼] 网友:妹纸 [2013-11-26 09:53:49]

董鄂妃年18入侍,这个年纪在那个年代应该可以做孩子他妈了,而且自从董鄂氏入宫后不再招宗妇侍候,我就想知道18他是怎么灶正常情况下入侍的。

    [投诉]

[2楼] 网友:710245 [2013-11-26 14:49:46]

就是这样,顶哎,还有评论说,静妃好,火一样的女子,建议支持什么的,太不可能了好吗?绝对不行啊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13-11-26 21:07:51]

董鄂妃的入宫绝对有猫腻,不过她也是给活活的逼死的。顺治把整个后宫的怨气加到她一个人的身上。她刚生完孩子的时候,孝庄就“病”了,要她去伺疾,可怜的董鄂妃就这么坐月子的,本来身体就弱,这一折腾就更弱。
孝庄后期对董鄂妃也有了好感,“如怀珠玉”,可惜那时董鄂妃的身体已经透支得差不多了,没有多久便死了。
顺治就是步子迈得太大太快了。他想摆脱蒙古的控制,下令把除了慈宁宫外所有宫殿匾额上的蒙古文字去掉,又让一堆蒙古姑娘守空房。如果他一步一步的慢慢走,说不定不会弄得这么糟糕。

    [投诉]

[4楼] 网友:九越 [2013-12-12 19:15:41]

我记得康熙的妈是汉人吧,康熙继位后给母族抬旗,抬的也只是他母亲那一支。

    [投诉]

[5楼] 网友:豆豆 [2013-12-12 20:11:43]

顺治与董鄂妃,即可怜又可恨,更可笑。如果大家仔细地看过董鄂妃的家族谱,会很吃惊!在董鄂妃入侍之前,董鄂家的另一位姑娘早已是顺治的宫妃了。据说,她是董鄂妃的堂姐,与董鄂妃的血缘关系极近,仅次于嫡亲姐妹。只是,在蒙古女人横行的顺治后宫里,她毫不起眼。在董鄂妃死后,她的亲妹妹入宫,说是为了抚慰顺治。这位小董鄂氏,也是很得顺治宠爱。可是~请大家注意:董鄂氏一族,隶属正白旗。多尔衮正是正白旗的旗主。而且,就算在多尔衮死后,正白旗还是他的铁杆。顺治敢清算多尔衮,却动不了正白旗。这可不能说仅仅是因为“八旗是满族的根本”这个原因。多尔衮,在他权倾朝野的时候,到底留下了多少伏笔,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明白。

1   [投诉]

[6楼] 网友:宁安 [2014-04-12 09:20:23]

话说,康熙的老妈一家—佟家,不是在老康当政的时候抬得旗么?顺治的时候他们家还是汉军旗啊汉军旗,不然怎么是“佟妃”,不是“佟佳氏”呢。。。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9-16 03:29:4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