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还珠之乾隆的任务》  第1章

网友:爱新觉罗·弘晓 打分:2 [2011-10-10 10:48:37]

亲爱的、记得给我个美男
怡僖亲王弘晓,字秀亭,号冰玉道人,为清朝著名藏书家、诗人。怡贤亲王胤祥第七子,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嫡出第四子,与胤祥次女郡主、三子贝勒弘暾、四子多罗宁郡王弘晈、四女和硕和惠公主、五子弘(日兄)、八子绶恩同母。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四月初九日生。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胤祥薨,雍正谕令:“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弘晓遂承袭怡亲王,其兄弘晈别封宁郡王。
弘晓积学好古,凡经史传记、诸子百家,靡不毕览。怡府藏书之所名安乐堂,又名明善堂,大橱九楹,积书皆满。所藏之书,主要得自季振宜和徐乾学旧藏。乾隆中开四库之馆,天下藏书家纷纷遵旨进呈家藏珍秘,惟怡府之书未进,其中不乏世之罕见者。
弘晓生平: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四月初九日生。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十二月弘晓袭怡亲王。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十一月管理理藩院事务。
乾隆四年,弘晓之兄弘昌、弘晈附逆于理亲王弘皙,受乾隆帝的重处,弘昌革去贝勒,弘晈停俸,而乾隆对于弘晓一家的感观有很大改变。虽然事未牵连弘晓,但猜想对怡亲王府有不小的打击。
五年九月任正白旗汉军都统。
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三月、八年八月依次解职。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高宗首次到盛京谒陵,并在清宁宫举行祭祀活动,当时对不遵守祭祀习俗的王公大臣们训斥了一通,但即拿其弘晓为例,宣谕如下:
尔等得与朕在清宁宫内祭祀,皆祖宗所赐之褔,亦系满洲之旧例也。今观满洲旧例,减至废弛。且如怡亲王弘晓不佩小刀,是何道理。朕敬阅实录内载皇祖太宗谕曰:今宗室子弟食肉不能自割,行走不佩箭袋,有失满洲旧俗。后之子孙,何所底止。是太宗当时是教训诸子,早念及后之子孙遗弃旧俗矣。况怡贤亲王昔时恪守制度,尔等之所共知。弘晓纵不顾祖宗成宪,独不念及乃父乎?……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乾隆在谈到世袭罔替这个问题时,特意指出:“此外,如怡贤亲王之公忠体国,经皇考特恩,有世袭罔替之旨,亦应遵守勿替”。
乾隆中期发生了步军统领鄂善贪污案,乾隆派怡亲王弘晓、和亲王弘昼、军机大臣讷亲等为钦审大臣。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弘晓死,谥曰:“僖”。谥法曰:“小心畏忌而曰僖。”可见其为人。其第二子永琅袭怡亲王,嘉庆四年(公元1822年)死,谥曰:“恪”。奕勋长子载坊袭怡亲王,过一年即死。载坊弟载垣袭,历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左宗正、宗令。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受顾命。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受命与英法联军谈判,不成,即回京。后从咸丰帝逃到承德。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受顾命为辅政八大臣之首,在辛酉政变后被夺爵,赐死,抄没其家。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改以允祥五世孙,宁良郡王弘皎四世孙载敦承袭怡亲王。死后谥:“端”。其子溥静袭,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坐纵容义和团开罪列强革爵。侄毓麒袭怡亲王,为末代怡亲王。
么么…算长评吧O(∩_∩)O

   

[1楼] 作者回复 [2011-10-10 12:43:05]

过1000字就算长评了
应该算了,看着这个,想想怡亲王在雍正朝多风光,可是这一代一代下去,唉
心里不是滋味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11-23 18:28:49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