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来到这个世界的前六年,王谨做了许多事。

      两岁那年,被亲爹抱着去了一趟自家的田地,收录了一大堆植物和农作物,一天之内就拿到了好几百的点数。

      三岁那年,当他踩着板凳终于能够得着水缸之后,便悄悄把之前花了一千点数购买的高浓度营养液分成几十次加了进去。从那个冬天起,温氏的病就再也没犯过,家里所有人的身体都越来越好。奶奶的腰也不酸了,爷爷的腿也不疼了,农忙的时候干一天的活也不觉得累了,村子里的人都夸王家的风水实在是好。

      四岁那年,“王谨”这个名字被正式写在了族谱上。从那天起他才知道,自己这个“王”,竟然是太原王氏的王,而且还是唐朝名将王忠嗣那一支的后人。虽然只是旁支的旁支,但也算是很有底蕴了。不过王谨倒也没觉得特别惊讶,毕竟生活带给他的惊喜已经够多了,已经很难有什么事能让他惊讶了。再加上王家本身就跟村子里其他的庄户人家有些不一样,他早就有些猜测,如今只是彻底确认罢了。

      五岁那年,在温氏有意无意的教导下,王谨已经能完整背下《三字经》了。王家人也开始相信王谨一定是从出生那天起就有文昌帝君保佑,这才如此天赋异禀。而且自王谨出生之后他们一家人的日子就越过越好,这孩子更是自幼早慧,说话走路样样都比别人早,还格外乖巧懂事,跟其他的同龄孩子一点都不一样。于是,这一年,王老爷子拿了书本亲自教他认字。

      永和六年,王谨虚岁六岁。

      今年除夕时,王老爷子喝得有些多,谈起了不少旧事。

      太原王氏,自唐之后便开始没落。

      北宋末年各地频频起义时,王氏的族人们大多迁去了江南,但王老爷子的爷爷并不愿意离开。

      倒也不是多舍不得,只他是个老实人,父母早已去世,也没多少读书的天分,唯一的爱好就是刨木头,每次跟族人应酬都觉得十分头疼。

      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希望能窝在一个小地方种种地,做做木活儿,老婆孩子热炕头,多自在。

      于是,他便做主将自己这一支分了出去,来到月溪村扎了根。

      本朝太/祖皇帝登基后,励精图治,抑豪强,清隐户,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什么五姓七望、七姓十家,全都成了明日黄花。

      王家的那位老祖宗因为读书不好,父母又早早过世,受过不少族里人的排挤。

      因此,他的心中一直有个执念,那就是希望他的子孙能有人考上功名,为他们这一支争一口气。

      只可惜他们这一支实在是有些人丁艰难。一直到王谨的大伯和父亲这里,才摆脱了四代单传的命运。

      这两兄弟倒也争气,刚成婚没两年就各生了一个儿子,喜得王老爷子直道老天保佑。

      只可惜从王老爷子自己,到王谨的两个哥哥,这一家子男丁里竟没一个会读书的。字倒是能认识不少,但真要他们去研究那些“之乎者也”都是些什么意思,那可真是要了老命。

      因此,在王谨出生前,王老爷子基本上已经放弃“帮祖父完成遗愿”这件事了,就打算一家人一辈子窝在月溪村里,安安分分地种田。

      王谨四岁那年,二儿媳妇突然说起,她今天做绣活时随口念了几句三字经给几个孩子听,谁知大侄女就记住了一句半句,小侄女半句都没听进去,一旁的自家小儿子却全都背了下来。

      当时王老爷子并没有多想,只觉得是二儿媳妇爱子心切,难免有些夸大其辞。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对老王家的这个基因实在是有些绝望,哪怕二儿媳妇之后还提了几次小孙子记性好,他也没放在心上。

      记性好又怎么样?说不定今天记住了明天又忘了呢。三四岁大的小孩子不都这样吗,想起一出是一出,没什么了不起的。

      自家小孙子虽然看起来是比村子里的其他孩子聪明几分,但到底年纪还小呢,哪能看得出来那么多。没准儿也跟他那个爹一样,小的时候看起来机灵得很,一去了学堂还不是天天被先生骂“榆木脑袋”。

      直到第二年的中秋,王谨直接将《三字经》背了下来,王老爷子这才开始有些重视。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不仅是会背,问是什么意思也能讲两句。虽说他自己也有些拿不准吧,但小孙子说的解释听起来就不像是胡诌,很有那么回事的样子。

      王老爷子心里的那个念头又重新热乎了起来。从那以后,他便开始每天都花一些时间亲自教王谨认字。

      这才不到一年时间,王老爷子就发现,自己实在是没什么好教的了。

      问了问二儿媳妇温氏,她也是半桶水,只会背《三字经》和一些名气大的诗句,《千字文》也只会前半部分,后面的好多字都不记得怎么念了。

      于是,这一年中秋,王谨进学的事便正式提上了日程。

      不同于前几次为自家儿孙时寻摸私塾时的随便,这一次,那些老童生,王老爷子已经有些看不上了。

      在他看来,按自家谨哥儿这资质,童生应该是迟早的事,说不准还能考个秀才回来,就像他那早逝的外祖父一样。至于再远的,王老爷子就不太敢想了。

      因此,这次怎么着也得找个秀才,才能不耽误谨哥儿的天份。

      一番打听之后,王老爷子选中了县城里的齐秀才。

      听说这齐秀才为人颇为严肃,当年考中秀才后因为一次意外不小心破了相,科考之路便止步于此。

      所以,比起其他一边开私塾一边还在为乡试作准备的秀才们,齐秀才那真是一心扑在私塾上,对待学生十分严格,好些个学生都因为态度不端正而被赶了出去,县城里很有些关于他的风言风语。

      但同时,他带出的学生成绩也是最好的。

      一开始王老爷子还有些犹豫,担心自家小孙子年纪太小,碰上一个太过严苛的启蒙先生,怕是会被磨灭读书的热情。

      可王谨在了解情况之后,却是十分坚定地选择了齐秀才。

      在他看来,齐秀才开的私塾里只有不到十个学生,而且看样子都是有意走科举这条路的,比起其他那些动辄二三十人,怕是有一大半都只是为了识几个字的私塾,学习氛围肯定是要好上许多的。

      至于老师的性格,王谨觉得问题不大。

      跟着严格的老师,有严格的学法,跟着灵活的老师,又有灵活的学法。王谨前世参加过不少线上的一对一课程,见过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老师,对他来说,只要当老师的肚子里有墨水,不管怎样的教学方法,他都相信自己能适应得了。

      既然王谨自己都表示可以接受,王老爷子便也无话可说,其他人更是没什么意见。

      于是,当天下午,邓氏和温氏就备齐了六礼。第二日,王老爷子便带着王谨去齐秀才家拜师。

      齐秀才自是有一套自己看人的方法,听着王谨背了一遍《三字经》之后,也没多说什么,收下束脩之后便告诉他们过完重阳第二日便来上课。

      对于齐秀才而言,精心准备的第一印象并不重要。这个孩子的资质如何,日后他还有的是时间慢慢观察。

  •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认为是【南宋】王应麟所作。”
    作者潜意识里一直以为《三字经》最早版本应该在宋之前就出现了,所以就没多解释,算是个bug。
    大家就当成是那位穿越太/祖自己改编之后发表的吧_(:з」∠)_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