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武宗陛下 ...

  •   “什么?”朱琳琅突然听到“明十三陵”,十分慌乱,一边注视着前行的道路,一边在脑子里迅速想对策。

      朱祐樘淡淡地说:“刚才我看见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明十三陵’。”

      朱琳琅极力使自己镇静下来,用寻常口吻答道:“是一个旅游景点。”

      朱祐樘对“旅游景点”这个词已经很熟悉,朱琳琅带他去过不少“旅游景点”,皇宫现在也是旅游景点。

      “陵不是皇帝的陵寝吗?”朱祐樘瞥了一眼朱琳琅那因为太用力抓方向盘而泛白的指关节,声音依然平静。

      朱琳琅心乱如麻,只好说道:“陛下等一会,我把车停下再跟你说。”开车时分心太危险。

      “好。”朱祐樘不再说话。

      朱琳琅找到一个适合停车的地方,把车停下,打开双闪,说道:“陛下,明十三陵是大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现在是一个旅游景点。”她没说谎,确实是景点。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的明孝陵,第二任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没有陵墓,第七任皇帝朱祁钰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被他哥明英宗朱祁镇给捣毁,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昌平区的天寿山,称“明十三陵”。

      “皇帝的陵寝还可以参观?”朱祐樘震惊到无以复加。

      朱琳琅有些惭愧,“参观人家的坟”好像是有点那个!她举了个例子:“秦始皇陵就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始皇帝以俑代人殉葬,陪葬的都是兵马俑,看着特别壮观!”

      秦始皇的陵寝都能被参观,对比之后你有没有得到一些心理安慰 ?

      朱祐樘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你们还挖了始皇帝的陵寝?”

      朱琳琅赶紧解释说:“保护性挖掘,只挖了陪葬墓,没挖地宫。”

      “为什么要挖?”都是帝王,朱祐樘有种芝焚蕙叹的感觉。

      “为了……了解历史。”朱琳琅硬着头皮回答。

      “大明的帝王陵也被挖了?”朱祐樘的声音已经开始发颤。挖了之后变成旅游景点供人拍照参观?

      “就挖了一个,其他的都不挖了,当初也是被某个文人蛊惑才挖的,现在大家都还在骂他呢!”朱琳琅不敢说人家其实想挖朱棣的长陵,因为难度高所以先找了一个练练手,定陵就这么“幸运”地被选中了!

      “被挖的是谁的陵寝?”朱祐樘呼吸声都重了不少。

      “嘉靖的孙子,万历皇帝的定陵。”和你们这一脉没关系,别激动!

      朱祐樘盯着朱琳琅,问道:“厚照真的没留下子嗣?女儿也没有?”

      朱琳琅点点头,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厚照的陵寝也在这十三陵?”

      “是的,康陵。”

      “我想去看看。”朱祐樘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扭头看向窗外。

      “陛下,去参观需要提前一日预约,今日来不及了,我回去就预约,明日上午咱们就去,好吗?”朱琳琅小心地问。

      “好。”朱祐樘没有回头。

      朱琳琅在心里叹了口气,调头开始往回开。

      第二天一大早,朱琳琅开车载着朱祐樘去昌平。

      路上气氛沉重,朱琳琅想了想,打开手机找了首《大悲咒》播放。朱祐樘瞥了她一眼,没制止,朱琳琅就循环播放大悲咒。

      用了近一个半小时终于抵达康陵。

      下车之前,朱琳琅诚恳地对朱佑樘说道:“解说员说的关于明武宗的事情,陛下你先不要相信,等参观结束后,我给你讲讲我认为的武宗陛下。”

      朱祐樘点头同意。

      这次游客也就朱琳琅他们两个,在一片静寂中,一位解说员带着朱琳琅和朱祐樘开始参观康陵。

      进门后院子里竖着两排牌子,上面写着康陵的介绍,以及正德皇帝的生平。还有正德皇帝那一点也不像的画像。

      我们太子殿下的大眼睛、双眼皮漂亮着呢!

      朱琳琅立刻搜出了明孝宗的画像让朱祐樘看,可以说跟他本人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朱祐樘瞟了一眼,没说什么。

      朱琳琅觉得不应该教朱厚照认识阿拉伯数字,如果朱厚照不认识,朱祐樘就也不会认识,那他此刻就看不懂牌子上写的“15岁即位,在位16年,享年31岁”!

      这可是把朱祐樘的死亡时间也一起暴露了!

      “他是生病了吗?”朱祐樘死死地盯着牌子上的“享年三十一岁”问道。

      “秋日落水后一病不起,半年后驾崩。”朱琳琅轻声回答道。

      朱祐樘没再说话。

      康陵的面积并不大,当初嘉靖帝即位后只花了一年两个月就修建完毕。现在大多数地面建筑都没了,看着很是荒凉。

      讲解员是附近康陵村的村民,据她说大门(祾恩门)都是重建的,九十年代初她嫁到康陵村时,祾恩门就只剩下围墙,里面真正保存下的就只有棂星门和石五供,明楼在明朝末年被李自成焚毁了,现在看到的明楼也是清代重建的。

      这位讲解员还算公正,她说正德皇帝聪明绝顶,并不是完全“荒唐”,还说他是明朝中后期最后一位可以亲自出征打仗的皇帝。

      讲解员并没有讲太多与康陵有关的内容,而是主要讲解风水,朱琳琅松了口气。

      朱祐樘全程面无表情,冷静的可怕。讲解员疑惑地看了他好多次,朱琳琅只好偷偷跟讲解员说他今天心情不好。

      朱琳琅原本担心朱祐樘会控制不住情绪伤心落泪,想过让他戴个墨镜,但现在是冬天,今天还是阴天,戴墨镜太装了,只好作罢!

      登上城墙后朱琳琅还特意问讲解员,明孝宗的陵墓在哪里。讲解员给她们指了一个方位,说道:“那边就是泰陵,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不过没有开放。”

      朱琳琅看了一眼朱祐樘,继续跟着讲解员走。她就是怕朱祐樘想要参观自己的陵墓,所以借讲解员的话来打消他的念头!

      讲解员又补充说:“明武宗很孝顺,他父亲孝宗驾崩时他伤痛欲绝,出殡时不顾百官劝阻,亲自为弘治帝扶棺至皇陵。”

      朱琳琅仿佛听到了吸鼻子的声音,她装作没听到,也没有回头。

      讲解时间被完美地控制为一小时,讲解员把两人带出陵区,参观结束。

      回到车上,朱琳琅说:“陛下愿意听我说说明武宗朱厚照吗?”

      “你说吧。”朱祐樘靠在座椅上,闭着眼。

      “他自小聪颖,敏捷好动,喜欢骑射,但性情很温厚。”

      朱祐樘轻轻地“嗯”了一声,他在儿子的要求下已经给他安排了骑射课程。

      “武宗陛下会作诗文,会绘画,精通多门外国语言,精通音律,会唱歌,会谱曲,会弹琴还会制琴。最难得的是他还有不凡的军事才能。”

      “正德十二年十月,武宗陛下去巡视边防,正好遇到蒙古鞑靼部落首领小王子达延汗再次率五万人进犯大明边境,武宗陛下调集长城一线的军队参与作战。这场战役被称为应州之战。”

      “平时喜欢玩闹的青年皇帝立刻变身为沉稳镇定的指挥官,他首先派少量部队引蛇出洞,牵制住敌军主力部队,再不断增加兵力来消耗敌军的锐气。他亲自拿着兵器追着对方打,在草原上卧冰啃雪,连他的侍卫都受不了了他还能坚持,战事最终以达延汗败退告终。此战过后达延汗去世,蒙古军队三十年不敢南下!”

      “我认为就凭这个,武宗陛下都可以堂堂正正地去见祖宗朱元璋和朱棣,他是宣德帝朱瞻基之后唯一一个能亲自上阵杀敌的皇帝,无愧于列祖列宗!”

      “他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时应该没想到,面前的是敌人,而背后站着的也不是支持他的人。”

      “应州大捷后他回到北京搞了一场隆重的回城兼阅兵仪式。仪式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到首辅,激动地对他师傅说自己亲手消灭了一个蒙古军官。不久后京城就流传着一种说法: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

      “武宗陛下听到东厂汇报的这件事后沉默良久,半晌后才下诏要辍朝十日休息。他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表示自己的抗议了。”

      “可笑的是他死后不久,大臣们按照传统编写《武宗实录》时,写下了‘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

      “十万兵士死战数日,如何做到如此少的伤亡?这就是文人对待一个不愿意受他们约束的皇帝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抹黑他!而这些文人的心就是被他父亲孝宗陛下给养大的。他们不但要管武将,还要管皇帝。”

      朱祐樘此时已经泪流满面,朱琳琅抽了两张纸巾放到他手上。

      “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能看出‘京营占役’的弊端,登基后重视京营建设,提升官兵战斗力。重视边事,采取兵部及边镇武官的建议,进行多项改良措施,正德四年至十二年之间,边关战事的胜利有十七次,边镇官军不仅提高了战斗力,侦察能力和备战防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经常可以料敌于先,布兵防御,官军的责任心与士气都比过去大为改善。”

      “正德十二年,尤其是应州之战和武宗巡边之后,至正德十六年,边境安宁许多,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

      “武宗陛下登基两个多月就立即对内帑进行盘查和登记造册。制定规则,严格规范地管理内帑,他的心腹宦官盗取内帑银七千两被查出后,他也毫不徇私,令其闲住(免职)。”

      “他派刘瑾主持‘清丈运动’来清查勋贵及边镇镇守官的屯田,几年后太仓库银积至三百万两,大大缓解了财政危机。国家这才有了钱粮调兵遣将,发放军饷去镇压北方的起义。如果起义在正德初年就提前暴发,武宗面临的就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国库空虚,京军退化,边兵疲困,外有小王子大敌,内有流民暴动’的局面,这跟我之前跟您讲过的明朝末年的局面是不是差不多?”

      “刘瑾为什么会被处死就不用我说了吧?可惜他死后不光清丈活动停止,连已经清丈出来的田地也不算了。”

      朱琳琅捎带着解释了刘瑾的事情。

      说起来刘瑾也算是一个改革家!

      刘瑾对国家各种财政收支进行审计,搞得官僚集团不好侵吞国家财政。清丈田地,让官僚集团须得补交多年隐瞒的税收。

      他还加强对官僚体系的管理,规定凡是在京官员休假超期及生病满一年的全部强制退休。改革官员考核制度,不再采取每三年考核一次京官、每六年考核一次地方官的方式,而是随时抽查,轮换着来,增加了官员的考核压力。

      这些措施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使上下都团结起来恨不得立刻弄死他,再加上他一边主持“反贪运动”,一边自己也贪污,就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朱琳琅看到朱祐樘手里的纸巾快被浸透了,就又给他抽了两张。

      朱祐樘似乎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哭太难堪,于是问朱琳琅:“你不伤心吗?”你和厚照平日里关系那么亲厚!

      朱琳琅觉得莫名其妙 :“陛下,我和武宗陛下素不相识,虽然我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遗憾,也为他被人为抹黑而感到不平,但他对于我来说只是书本里的一个历史人物,我认识的太子殿下还好端端地在大明朝皇宫里等着我给他带玩具回去呢!”

      朱祐樘拭泪的动作骤然僵住!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0章 武宗陛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