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后记 ...

  •   看推理小说,吾生平有三厌:一曰“叙述性诡计”,二曰“炫学”,三曰“翻译腔”。每见一文中其一二,十有八九掩面而去。若是闪避不及,通常就要骂人了。
      有一日我忽然想,“叙述性诡计”,咱也不是没看过杰作;我也有一位朋友,可以把从欧美到日本的故事都写得令人身临其境。所以,也许它们本身没有原罪?
      于是我又想,如果我能把这讨人厌的几样东西糅合在一起写一篇大满贯,而成品居然没那么讨厌的话,也许可以证明不是这些要素的问题,有助于治疗我的武断。
      伴随着这种简单的想法,这篇文章诞生了。
      “叙述性诡计”嘛,我想让它有些意义、有些深度、有些作用,至少给凶手一个结界加护。毕竟,只要你看不透叙诡,你就绝不会认为福尔摩斯先生“亲爱的朋友”是凶手。
      事实上,自从我在心理学课上发现行为主义华生大师本名“约翰”而他的第一任妻子叫“玛丽”时,我就觉得如果我不拿它玩个叙诡,我就不配当个推理作者!
      说起来,心理学界有不少名人跟推理小说人物撞名,比如也有叫“福尔摩斯”的,但翻译为“霍莫斯”;还有文中提到的“阿德勒”,同样的拼写在小说里就是“艾德勒”。经典群众版《福尔摩斯探案集》里,出场于《四签名》、华生的第一任妻子名为“梅丽·摩斯坦”,我一直觉得“梅丽”这名字好美!直到看了《神探夏洛克》我才知道,原来就是最俗的那个Mary,就是《寂静岭II》留给我心理阴影的那个Mary。还有,同样是Watson,心理学和推理小说都叫“华生”,但演员就叫爱玛·沃森,或者爱玛·沃特森。巧合的是,心理学华生大师的母亲也叫Emma。她俩明明同名同姓,但只看译名的中国人不会知道。你们这群人胡乱翻译,真让我这强迫症为难。
      另外,心理学名人里,也有不少和“复仇者联盟”、“X战警”、《星际迷航》重名的现象,喜欢在叙诡上做文章的可以发掘一下这个宝库。
      “炫学”嘛,我想炫一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把大家可能不知道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语讲出来,内容要超越百度百科的范畴,至少炫到维基,是吧?
      “翻译腔”呢,我也希望它能在折磨读者之外也多少派些用场,比如有助于进一步冒充福尔摩斯同人。但是,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翻译腔是真难写呀,写得我一口老血!
      我觉得,那些经常写翻译腔的作者,并非故意为之,而是TA们看了太多同样风格的舶来作品,所以模仿习得的翻译腔变成了TA们的主流语言习惯,书写的时候作者本人并不痛苦。而像我这种几乎没有受到类似影响、就硬着头皮要写的,就很难受。为了追求特定的腔调,我最常用的“现代文词库”和“半古文词库”都必须完全封印,就算首先想到的是其中的词汇,也必须替换成更合适的,比写唐朝背景还肝。我自认遣词造句还算有些魅力,有时候我在文中不管三七二十一跳出剧情开始胡侃,就是因为我自信我胡侃大伙儿也爱看。而现在等于屏蔽了一个大优点,就相当于武侠小说里自缚一手与人相斗——这突如其来的主角感是怎么回事?
      而且,翻译腔的核心,除了特定的词语和短句,还有那种多重限定加嵌套的表达方式——尽管那可能是翻译不佳的结果,但习惯就是自然。所以,我这个英语渣渣费尽心力用中文倒腾各种从句,而推理小说的线索铺陈和引导暗示,本来就拐弯抹角的,两相叠加,成品就愈发九转十八弯,我自己看着都拧脖子。
      也许是因为创作过程太艰难,我写推理段写到一半就扔下了。说起来,我的很多坑都坑在推理段,不知道为什么。硬要分析原因的话,大约是之前对文章质量还有个“绝地翻盘”的幻想,而写到推理时就知道“完了,这文就这样了,救不回来了”。本来,已经扔在电脑角落一年多的本文,也会成为诸多坑的一员。转机出现在今年年初,“花城三剑客”举办了星火奖。
      这里头还有个前情提要——跟我交流较多的一位年轻作者,一直构思不绝、笔耕不辍,完了稿就发在群里,让我们这一帮老鸟无须顾虑,尽管吐槽。他这种创作热情和“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献血”的受虐精神,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由此受到极大的鼓舞。一起吐槽的苏簌对他经受的狂轰滥炸表示了羡慕,大意是“有这么多人认真看你的文,并给出真诚的意见,真好!我们这些混了有些年头的人,彼此顾着情面,已经基本听不到实话了……”
      这些事情几厢一凑合,就变成了一个契机——朋友举办的比赛,写一篇文去支持会比较好吧?而且,披马甲的话,还能顺便收获一波久违的真实评价,岂不两全其美?只是以我的写作速度,新构思一篇的话,只怕未必来得及交稿。再说,就算不用我惯常的侦探角色,我的文笔可能也辨识度太高,曾有读者因为喜欢我的小说就认出了我写的评论。设了一个局结果还没瞒过,作为推理人很伤自尊啊!对了,我是不是有个坑,还差一点完稿来着?这篇的文字毫无个人特色,绝对看不出是我写的!完美!
      于是,本文被翻出来,写好结尾,并在文档上做了一番反侦查之后,交稿了。是第一个交稿,第一个入围的呢。这个成就之于我,弥足珍贵,就像总要拖到最后一天突击赶工的假期作业居然在暑假结束前十天就做完了,简直创造了历史。
      然后,我就暗搓搓地关注着这个比赛,提心吊胆地看自己有没有暴露。中途发现一个问题:第一篇——也就是我的作品——的入围通告,举办人之一张小猫在微博转发了,后面再入围的,不知是忙忘了还是怎么的,就没有再转。这就不公平了嘛。所以,我开始转,第二篇之后的每一篇都转,有事没事就去发布比赛入围信息的公众号底下蹲着,比上班还累……
      再然后,我发现我好像误会了比赛的赛程。本以为到9月底主办方就会告诉我“复赛没有你的事了”,我正好把这篇文发公众号,皆大欢喜。结果不是这样。年初完的稿,做了这么长时间保密工作,有如衣锦夜行,事到如今还要再拖延,就很不开心。同时我也发现这个比赛超出了我的预想,搞得过于正规,干脆自揭身份退赛了。在最后猜马甲的环节中,被臆测为吊车尾交稿的,严重伤害了我的朴素情感。
      在这半年多的隐瞒期中,看过这篇文且知道作者是我的,只有我男友和我小妹。小妹是我的特邀评审员,因为我完稿之后回想起来,感觉方向有点跑偏——我先整了个叙述性诡计,最后曝光的时候,真相是一段炫学?好像不太对劲。这读者要是猜不出来,恐怕并非迷惑于我的手法,而是知识结构恰好与我不重合。这就没意思了。但话说回来,能最大程度享受本文、最客观公正评价本文的,必须是推理迷+中度福尔摩斯迷+心理学了解程度皮毛以上。这人我上哪儿找去啊?不过,幸好有小妹——她是个推理作者,家有一堆福尔摩斯周边,为了资格证正经学过心理学。没有比她再合适的了!赶紧把文给她发过去,等她看完跟她说:“蒙别人不算本事,要是能蒙过你,我心里就踏实了。”当然,给她看唯一的问题就是,她对我的感情可能导致她严重高估这篇文章。
      所以,读到这里的各位朋友,如果您不具备上述技能,只要您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华生是凶手”或者“这个华生不像跟着福尔摩斯混的那个”,哪怕只是产生了模糊的违和感,都算您猜出来了!
      文中还有一些我非常自得其乐的地方,怕大家没看出来,再多说两句:
      题目《The Adventure of Doctor Watson》,脱胎自柯南·道尔原著《The Adventure of Sherlock Holmes》。所以,按照直译,咱们看的那套书不该叫《福尔摩斯探案集》,应该叫《福尔摩斯历险记》——突然童书……
      章节题目《The Secret Diary of Doctor Watson》,《华生医生的秘密日记》,是美国作者写的福尔摩斯同人,蛮知名的一部。连我都听说过,可见知名。
      之所以题目都写成英文,是因为要用“Doctor”玩叙诡,写中文就漏了。另外,中国人把“心理咨询师”叫做“心理医生”,硬要蹭“医生”俩字也不是不行。但英文里却是完全不沾边的两个词,我觉得还是保持一点操守,不要在语种间左右横跳了。
      “‘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不该是举世公认的真理吗?”这里是致敬《傲慢与偏见》。当我翻开书看到这开篇头一句,我当场就给简·奥斯汀跪下了!
      还有什么“决定性的时刻”、什么“丰功伟绩”,就是要在毫无语境的情况下硬CUE一下我AC!
      最后是真正的彩蛋——文中出现的人名,塔布莱特医生、威廉姆斯医生、克利医生、古尔爵士兼医生、艾迪王子、卢斯科探长,都是“开膛手杰克”案的嫌疑人或相关人!也许是同时代的关系,“开膛手杰克”与福尔摩斯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连柯南·道尔也曾针对本案提出过自己的假说。另外,医生这个职业是各色凶案的热门嫌疑人选,可能是大家觉得,如果一个人有生剖活人的心理素质,那TA把活人变死人、捎带手再分个尸什么的绝对不在话下……
      个人最喜欢的段落是花样吐槽精神分析,写出了巅峰体验感,胜似高潮。
      好的,轻松的部分就到这里,下面咱们说点严肃的——
      首先辟个谣,不要整出“尹志平是强&奸犯”的悲剧。历史上真实的心理学华生先生,没有杀过人。但“小阿尔伯特实验”确有其事。
      “小阿尔伯特”当然是化名,接受实验的那个孩子肯定不叫这个,只是推理小说不好这么写。难道我写随便一个孩子叫“张三”叫“李四”,结尾大揭秘:哈哈,没想到吧?他就是传说中的“小阿尔伯特”!读者抽死我都不多!
      华生先生和这个实验,是心理学的月经知识点,不,是血崩知识点。心理学的每一个分类,都叫“XX心理学”,比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每个学科开一门课,第一章本学科概述,第二章本学科发展史——这里一定会介绍心理学三大流派,第一个讲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第二个讲行为主义华生,第三个讲人本主义罗杰斯。每门课学一遍,逃课都逃不掉,简直就像那些无限重播的电视剧你永远在看的那几集。而每次提到华生,他的名字就始终和“小阿尔伯特实验”联系在一起。
      自然而然地,这个实验我们也学了无数遍。而老师每次讲到这里,都有热心的同学提问:“他把人孩子弄成这样,他给人治回来了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对。虽说谁污染谁治理,但那是义务,治理好了也不能当没事发生啊。就像外科医生切掉了你的手,再给你缝回去,保证不影响任何功能,这一来一回能抵消吗?那过程中你经受的痛苦算什么?或者说“你给人治坏再治好”,算一桩人祸;而如果连“治好”的收尾都没有,那就是……更为惨烈的人祸。
      老师们听得此问,开始回答问题,有的说“治回来了”,有的说“没治回来”。我觉得你们这么众说纷纭的,相当没谱儿,我自己去查资料好了。我查到的资料是,华生想过给孩子治回来,但他没空(had no time)——更可气了有没有?把人治坏的时候,你怎么有空呢?
      我顺便查到的信息是,一位叫做Mary Cover Jones的女性心理学家,听了华生“小阿尔伯特实验”的讲座后,也做了一个研究(此处资料有分歧——资料1、研究是她独自做的;资料2、虽然是她做的,但她奉华生为导师;3、她和华生一块做的。我个人采信第一种。)。她找了一个本身就有“白色、毛茸茸”恐惧症的两岁孩子,用了很多方法,让他不再那么害怕。作为恐惧脱敏第一人,她被称为“行为疗法之母”。虽然这两个研究内部机理是非常相似的,但我觉得这才是值得铭记的做法。
      关于“小阿尔伯特”的另一件众口N词之事,就是他的出身——华生到底从哪儿找来的这个孩子?老师们又开始各说各话,有说“他是个日托中心的孩子”,有说“他是个孤儿院的孩子”,有说“他是华生的一位低阶女同事的孩子”。我错愕之余,又去查了资料,资料里也说不准,还又多给出了一种可能,“他是医院里一个乳母(wet nurse)的孩子”。反正总结起来,这孩子不是某个机构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就是某个女人喝了子母河的水单身生育的。这可真叫人为难,毕竟我是来学心理学的,不是来看《西游记》的。
      我就很自然地联想,“小阿尔伯特”的父亲是谁?在那个年代,单亲妈妈并不寻常吧。所以,为什么都没人提到过爸爸?是不是美国人民也觉得,“小阿尔伯特”但凡有个爹,至少应该把华生先生堵在暗巷里、套麻袋胖揍一顿?但如果,他能做得比这更多呢?甚至,他是个华生先生根本惹不起的人呢?这就是本文主剧情的来源。
      “小阿尔伯特”的真实身份,可能是Douglas Merritte,一个患有先天性脑积水的孩子,实验五年后死于疾病的并发症,短暂的一生中从未学会走路和说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感受这件事,是怜悯这个生来不幸的孩子在人间仅有的时光还被这样对待,还是庆幸实验的后遗症没有长时间让他受苦。因为“小阿尔伯特”另一个可能的身份是William Barger,一个健康的孩子,很长寿,活了87岁。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知道他有多么嫌恶狗,并为此嘲笑他。当事人已经不记得襁褓中受试的事了。我说不出这两种情况哪个更惨。但“一定要比个惨”这种思路,说明在我心里,可能也是一些孩子比另一些,更平等吧。
      在我的文中,我尽量去涵盖以上所有的可能性,比如前一个孩子的发育迟滞,后一个孩子的延续症状到晚年。因为孩子的母亲需要一个确定的身份,所以采用了“医院乳母”,而非语焉不详的“与华生在同一栋楼里工作的女性”。据资料记载,这位母亲不是受到了蒙蔽,压根儿不知道这件事,就是“感到受迫而无法拒绝”,即“被自愿”。我写的是,因生活条件困窘、知识水平受限,遭受蒙蔽导致被自愿。
      说完了“小阿尔伯特”,咱们来说说华生先生——个人认为这个排序特别正确。
      从他的生平看,他是那种生命力极其旺盛、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特别能折腾的人,一身特质都预示着“一定能成功”,所谓的“成大事者”。当然,我一向认为,在咱们的文化里,“干大事的人”通常指向偏执和反社会。
      文末“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那段,是华生最知名的言论。资料曰,因为这些话流传甚广且经常被断章取义,所以就显得他很极端。其实结尾还有一句,“我知道我夸张了,但我的对立面已经夸张了几千年”。从语境背景、以及强调“祖先的血统”看,他针对的是遗传决定论。此前流行“龙生龙,凤生凤”,还搞出过“成功人士的孩子更容易成功,说明好基因、高智商代代相传”,现在的人自然都明白“拼爹的事儿,不好算遗传”。在当时的环境下,有人能够提出“你没混出来,不怕!孩子没天赋,不慌!咱还可以教育!”,是相当进步的。
      我在文中略略提及了这种争端。各位读者朋友可能觉得威廉姆斯先生特别无辜,非常温柔,放射着人性之光。但其实,他那种矜傲、对封闭小圈子的维护、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对华生先生的莫名排拒,未必不是因为“我是个贵族,而你是个泥腿子”。
      虽然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理论挺极端,不在程度上,而在方向上。任何人有了独创性的理念并千方百计广为宣传,都是无可非议的。如果说“你是底层没关系!用了咱的教育法,孩子医生、律师,分分钟的事儿!”,就像这段文字的前半截那样,就像众多教育机构宣称的那样,在我看来这才是正常的。但“乞丐或盗贼”?虽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真的有人会往这个方向思考吗?一个人成为乞丐和盗贼——忽略不可抗力之类的因素,无论如何都应该是教育失败的结果,而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打个比方说,给你看病的医生为了表达自己业务水平过硬,拍胸脯跟你讲:“你这个病啊,治好没问题!当然,我要是想治死你,也绝对轻而易举。”你真敢让TA给你看病吗?“治病”还是“致病”,同音异字,意思可差得远了。
      除此之外,方向上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变量排除。这么说吧,如果你把一个有且只有文学天赋的孩子培养成文学家,那么当你成功了,在结果中起作用的,到底是天赋,还是教育呢?你说不清的。所以,把TA培养成数学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也就是说,要悖逆孩子的天赋。理论倒是证明了,那孩子得多痛苦啊!一种可能是你失败了,孩子白遭了一通罪;更可怕的是你成功了,孩子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受着不必要的困扰,并为此得到赞誉?这孩子一头问号,简直怀疑人生。
      华生先生的前后两任妻子,一共生了四个孩子。前妻的两个孩子,有一个试图自杀;后妻的两个孩子,都是华生先生亲手用“行为主义的方法”教养长大的,两个都想自杀,一个成功了。不知道华生先生的本意是要把亲骨肉养育成医生、律师还是乞丐、盗贼,是否顺应了孩子们的天性,但可以看出,他在定向培养自杀者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在不做心理学家后,转行去做了广告,在广告业也扬名立万。用现在时髦的抨击营销号的词说,也是“贩卖焦虑”的一把好手。我一直觉得这四个字用词不当,“焦虑”哪能“贩卖”呢?真正的操作是,先给你制造焦虑,然后贩卖解决焦虑的方案。换言之,还是“先把你治坏,再把你治好”的思路。
      诸位可能要说:“你因为一个‘小阿尔伯特实验’就这样诟病华生先生,未免有失公允。这个实验之后,人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伦理问题。他做这个实验的当时,不是不知道吗?你要考虑到历史局限性,不能拿本朝的剑斩前朝的官啊!”
      是啊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没抨击他搞女学生的事儿啊。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已经不允许老师跟学生搞男女关系了。当然,另一些地方还可以。
      是啊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你看,这就是成为一个大名人的好处。一旦大伙儿都知道世上有这么一号人物,就会自动对他采用“几几开”评价法。这人救了两万人,杀了一万人,做个减法等于他救了一万人,还是“功大于过”的嘛!
      是啊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一开始对华生先生并没有什么恶感,对行为主义也没有任何偏见。后来这个尚属中等的好感度一点点败掉,主要是因为打着行为主义旗号的后辈们太丧德行了。
      在咱们这里,行为主义非常显学。解释这种现状的标准答案往往是“历史原因”,但我个人认为,文化契合导致的自主选择也不可忽略。“你做对了,我就让你好受,做错了就让你难受”,这是什么思路?这是严刑拷打的思路啊。论起折磨人,那可是文化遗产、世界前列。那些“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虐待狂,有朝一日见了行为主义,竟可以用于为他们的统治背书,立刻一拍即合、一见钟情。不然,杨永信“不听话就电击”的理论依据是打哪儿来的?电疗确实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但那是以帮助患者为目的,且确有疗效,可不是一言不合就“治人之非病”的。
      如果这样的论证太过牵强附会,我可以再补充一个案例——
      我参加过一个心理学学习班,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校方请了校长过来讲课。
      大家知道,在咱们这里,一个“听上去好像就是大佬”的人物,很容易得到人群的簇拥。
      于是校长就从课前一路被簇拥到了课上。
      他的讲课风格是,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尝试解答。如果紧接着给出答案,或者围绕这个问题开始周边讲解,那可以算“循循善诱”。但他从来不做后面这步,上课的流程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永远没有后续解答的问题。
      当然这么说也是冤枉人家了。有一个问题,他是表达了明确的态度的。
      他用熟悉的诱导口吻说:
      “大家说,教育孩子的时候,能不能打?”
      下面的同学们到底也是学过两天心理学的人了,学完心理学还要打孩子,那不是白学了吗?于是纷纷反对曰“不能”。
      “就真的一点都不能打吗?”
      他充满暗示性、带着点躲藏地指路,享受着那种“支使人从东跑到西,再从西跑到东”的隐秘快乐,一个表情诠释“油腻”。
      听话听音,大佬要是拐弯抹角地表示“你说得不对”,很多人就会动摇。于是人群中出现了犹犹豫豫、自我怀疑的声音“那难道还是可以?”。
      看着迷宫里的老鼠们兜完了一圈冤枉路,大佬满意了,公布答案:
      “亏你们还是学心理学的,怎么能说‘我要打孩子’呢?”他又停顿了一下,等待大家误解他的说辞,然后认为逆转的时机到了,“你们应该说,‘我对孩子进行了一次行为主义疗法。’”
      然后哄堂大笑。
      这一幕让我决定把这个人拉黑。虽然下午还有课,但中午吃完饭我就走了。
      所以,是我要黑行为主义吗?实是你自黑。
      这事儿还有个后续。我下次去上课时,跟我关系不错、算年龄应该叫“阿姨”的一位同学特意跑过来,语气表情中带着浅浅的责备和深深的担忧:
      “你要尊重别人。就算别人说的你不爱听,你也不能不给人家台阶下……”
      我听得一头雾水,但渐渐明白大约是我上次早退的事儿。我跟阿姨有些感情,不会当面反驳她,但心说了:我没有在他说出那句话时当场甩上背包拂袖而去,已经很给他面子了!而且,咱俩虽然近密,也没黏糊到每节课都要坐一块、聊聊天的地步。咱班上几十个同学,您是怎么发现我下午不在的?难道校长大人课前就从一群拥趸中注意到了唯一不买他账的我,下午发现我翘掉了他的自恋大讲堂就暴跳如雷了?那就气死他好了~
      您也许没亲眼见过我说的这个人,但您一定见过发生各色恶性&事件时、人五人六出来分析的专家。有一类专家,叫做“心理学只学过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只学过‘波波娃娃’”。
      曾有一案,凶手自称仇视天下女性,包括自己的母亲。他曾交往一任女友,后来分手。分手后看到一个陌生姑娘神似女友,立刻心生歹念,千方百计接近人家,将其杀害。杀人后脱掉尸体衣服,将裸尸照上传网络,意在炫耀。被警方抓获时,他坦言:“你们不抓我,我还会继续杀,杀100个女人才够本。”
      这简直是犯罪心理学教科书级案例,你甭分析了,凶手自个儿都招了。你往“女性仇视”、“投射”或者“脱了衣服却没性侵是不是性功能障碍”的方向分析,都能至少说服几个外行人。可专家是怎么说的呢?
      “他杀人,是因为女朋友跟他分手。为什么分手呢?是因为他玩网游。他一定是受了垃圾游戏的不良影响才变得如此暴力色情。所以,不玩网游,屁事没有~”
      你快给我滚!
      综上所述,我对行为主义可谓积怨已深,但内心某个角落也知道这可能不是行为主义的过错。人家“行为疗法之母”的治愈研究,明明暖得令人落泪呀!人家也是行为主义呀!为什么人家用核能发电,你非用核能造原子&弹呢?
      至此,创作这篇小说的情绪到位了,前因后果、起承转合都有了,但我还是没有落笔。它依然作为一个素材停留在我记录灵感的小笔记本里,因为相比其他候选,也看不出什么特异之处。
      真正促使我动笔的,是“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我直接跳脚了:你说伦理问题,华生那会儿他不知道,都现在了,你特么还不知道吗?
      关于此事的众多评论也让我觉得无比吊诡。
      “人类发展、科学进步”派说,这是当事人们为造福后世做出的巨大牺牲。这评论看得我有些自惭形秽,因为意识到自己果然是真正的社会底层,与这些每次出门都随身携带20个保镖的人上人比不了安全感。发生这么“拿人不当人”的事情,我只担心这种风气恶化下去总有一天会以不知道什么形式祸害到我和我的亲朋好友。
      “基因污染、未来焦虑”派说,应该把接受过基因编辑的几个女婴人道毁灭,因为她们长大后生育后代,会将这些变异的基因注入人类基因库。哦,这倒挺稀奇的。你们把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的女性绑在家里生孩子的时候,也没这么在意遗传啊。
      我当然看到了始作俑者的结局,更看到了他获得的殊荣,那可是世界级的声誉啊!曾有连环杀手,一开始杀人,是因为扭曲的欲望;后来杀人,是为了报纸的头条。假如,有这么一位科研人员,如果走正当路线,没有任何载入史册的可能。那他为什么不践踏伦理,搞人之所不敢搞,一下子享誉全球呢?300%的利润就敢上绞架,几年刑期又算什么?这不是他的最优选择吗?而这么做居然是最优选择的现实,不是劝人向恶吗?
      就像“小阿尔伯特实验”,我在各科的课上学了那么多遍,老师一讲到这里就躲躲闪闪、遮遮掩掩,最严重也就说一句“这个实验确实有点那个什么啦”、“华生那时可以,现在不行啦”,就是没有人说一句“这是不可原谅的”,仿佛承认一个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同样犯过不可饶恕的错误,能让人当场暴毙一样。这样的“为尊者讳”,岂不是在鼓励人们不择手段地搏出位?只要混出来了,以前干过什么脏心烂肺的事都可以变得云淡风轻?
      另外,我们是“发现”了伦理问题,可不是“发明”了伦理问题。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在被发现之前就一直存在着,直到某一天,人类终于意识到它是个问题了。而在此前漫长的岁月中,这些问题的制造者们,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吗?
      不管“小阿尔伯特”到底是谁,而他的母亲又是谁,如果华生先生压根不认为自己的实验会对被试造成伤害,为什么要瞒着孩子的母亲呢?为什么要选择无法拒绝的女性的孩子呢?他自己是教授,他的妻子和情人来自政治家和议员家庭,如果只是无所谓、随便找一个的话,“小阿尔伯特”为什么不是教授家或者议员家的孩子呢?
      我们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后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