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第 80 章 ...
-
却说翌日晨起,古月瑶等人在旅店简单用过早饭后,又与旅店掌柜打听到附近制茶的村子,古月瑶便交代几个护院在镇上打探消息,问问价儿了解了解茶叶品种等,她则带着桃枝、侍剑、陈卫云三人往距离茶下坞镇七八里远的十八道茶村去。
十八道茶村并不是说村里出产十八种茶叶,而是指村里有十八株据说已有两百年树龄的茶树,村子也是一百多年前开始产茶制茶,如今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产茶大村,茶下坞镇有戏言“十茶五道”,指的便是茶下坞每卖出的十斤茶叶里,有一半儿都是十八道茶村产的,足见这村子在本镇的地位。
陈卫云曾去过两回十八道村,倒也不用找当地的向导带路或是半道停下来问路,由她驾着骡车离开茶下坞镇后,便一路直行,直奔十八道村。
“十八道村说是村,其实地方比茶下坞镇上都大,姑娘您瞧这路两边种满茶树的丘陵,那都是十八道村的地盘。”骡车才走没多远,坐在车辕上驾车的陈卫云便开始给姑娘科普:
“您瞧那边挂满红绸的树就是他们村最大的老茶树,如今都不在这儿才茶叶了,村里人尊这茶树为‘茶神’,每年初春开采前全村人都要来祭祀,祈求茶神保佑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坐在骡车里早已将帘子打起来的古月瑶与桃枝顺着陈卫云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瞧见一个少说有两人高的茶树,树干上系了不少红绸子,迎风招展时格外好看。
“挂这么多红绸子,这村里人可真有钱!”桃枝小声称奇,那老多红绸子得多贵啊!就这么挂在树上风吹日晒的,不是有钱是啥?
古月瑶笑道:“这可是要保佑他们一整年顺顺当当的挣大钱的,花点钱买个心安,花得也不亏。”
“姑娘说得是,这村里如今有三大富户,十八道村的茶山有五成都是这三家的,每年买红绸子这点钱都不够人家打发下人的,要我说哪里有什么鬼神,不过是这人钱挣得多了,亏心事儿做多了就开始信鬼神罢了。”
听到这话,古月瑶目光有些诧异地看了眼陈卫云,之前她出去都没怎么带陈卫云出去,是以并不算多了解陈卫云。
要知道时人还是非常信鬼神的,听她的语气里还有些对鬼神之说的不屑,这姐姐有点东西啊!
“又胡说!”李侍剑与陈卫云在一起工作六七年,李侍剑十分清楚好友的性子,见她有些“胡言乱语”便赶紧拍了拍她的胳膊:“姑娘是来做买卖的,别说这些有的没的,说正事儿!”
倒是古月瑶无所谓地摆摆手,笑道:“没事,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陈护卫不信也有她不信的道理,我不过听个热闹,再者说多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没准也能帮到我们谈生意呢?陈护卫你接着说便是。”
主子都这么说了,李侍剑自然没啥可说的。只是她心里也明白,分明古太太跟众姨娘都是信鬼神的,姑娘虽不说,但侍剑觉得她或多或少也是信的,暗叹她们这是运气好摊上了个好主子,不然就陈卫云这性子跟这张嘴怕是要吃挂落的。
主子说要继续听,陈卫云自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十八道村真正的村口。
只见一座巨大的石制牌坊立于道路中间,牌坊上书“十八道村”,据说这牌坊是八十多年前十八道村出的一个进士给写的,笔力遒劲,质朴淳厚,见证茶山兴旺近百年,早已成为十八道村的另一个精神象征。
“要说这牌坊也有些趣闻,有些读书人家里每年大年初一到庙里烧完香都要到这牌坊脚下来摸一摸,想着沾点进士爷的文采福气呢!”陈卫云记性不错,又喜欢听些野史杂谈的,虽然她说话声音没啥波澜起伏,但典故倒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外说。
古月瑶探头出来瞧了眼那高大威严的牌坊,笑道:“这文采要是摸一摸石头便能沾走,甭说进士爷,就是文曲星下凡都被沾没了。”
这话一出,其余三人都忍不住笑了出声。
等骡车过了牌坊,便瞧见远近散落的人家,大多是青砖灰瓦的小院,但也有几幢远远瞧见便是大户人家的宅院,单独位于一座丘陵之上,被茶园包围着,只有一条道路通向外边,想来应该是十八道村的大户。
“姑娘,咱们先去哪儿看?”陈卫云拉停骡车等古月瑶拿主意:“咱们这买卖不大,去三家大户那边怕是见不着人的。”
古月瑶也知道如今自己不过是个比虾米还小的客户,而且她的花茶配方也得保密,还是得找小茶农家才好合作,便道:“咱们下车问问,找规模小些的茶农,都是小打小闹,合作起来也容易些。”
“是。”陈卫云跳下骡车,将轿凳放好,等古月瑶等人都下车后再收好轿凳,牵着骡车跟在古月瑶身后慢慢走着。
十八道村的村道可由三架马车并排通过,路两边的青砖小院也大都敞开着大门,古月瑶等人路过一家歪头看了眼,院里摆满了高高低低的浅簸箩,还能听见模模糊糊的人声,想来没那么多茶山的人家都是在家中炒制茶叶。
还有不少采不动茶叶的老人家坐在门口进行茶叶二次挑选,见到古月瑶等人也只是和善地笑笑,还有招手叫古月瑶来看茶叶的。
古月瑶也不拒绝,一家一户慢悠悠地看着,找了好一会儿最后瞧见一家只是土砖混青砖的小院,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正准备敲门时,便听到后头有人问话。
“你们找谁呀?”回头一看,是个晒得小脸都成蜜色的小姑娘,约摸十三四岁,看向古月瑶等人的眼神还有些防备。
古月瑶敲了敲手里的折扇,而后拱手笑着朝小姑娘赔不是:“你是这家的小姑娘吗?我们是外地来的客商,想问问你们家有没有茶叶卖,还没来得敲门,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听说是来买茶叶的,小姑娘眼中的防备才降下去,走到家门口前边儿朝古月瑶等人说到:“那你们跟我进来吧。”
小姑娘林翠茶一进院子便将自己采回的茶叶倒在空簸箩中晾开,边倒还边朝屋里喊:“娘,我回来了!还有客人要来买茶叶!”
“有客人要来买茶叶啊!”一个瞧着约摸四十岁的妇人从屋里出来,身穿旧的棉料衣裳,满身的茶香,与林翠茶五官有四五分相似,笑吟吟地搬来凳子招呼古月瑶等人:“公子姑娘稍坐,我这就把前两日才炒出来的新茶泡来给您几位尝尝。”
古月瑶微微颔首表示谢意:“那便有劳婶子了。”
“不麻烦不麻烦。”林李氏笑得有些无措地摆摆手,又紧张得将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好几下,低声交代女儿招呼好客人,她便匆匆转身去烧水泡茶来了。
林翠茶也没多少招呼客人的经验,也只是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跟罚站似的,一双大眼儿有些怯生生地一会儿看看古月瑶等人,一会儿看看家里的院子。
坐下来的古月瑶也在打量林家的小院,不大点的院子里放了六个架子,每个架子分了四层,基本都是铺满了翠绿的茶叶,院子两边角落则种了些青菜,收拾得整齐利落,可见这家主人是个利索人。
林翠茶不敢开口说话,古月瑶便先开口问她:“小姑娘,你们家有多少茶山?一年能出多少茶叶啊?”
“我们家有、有二十亩茶山,一年能摘一千六七百斤茶叶。”这些也不是什么生意机密,林翠茶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也是能告诉客人的。
古月瑶以折扇托腮,心中算了下,一千六七百斤,炒制完怎么着也能剩个七八成吧?那要有个一千二三百斤,她们一开始小打小闹的,倒也足够了。
林李氏很快便泡好茶回来,笑得十分热切地为古月瑶等人斟好茶水:“这是家里今年的新茶,正宗的十八道,客人请尝尝看。”
十八道村的茶叶品种自然是绿茶,并不同于龙井、碧螺春,而是茶下坞这片地独有的,因产地主要集中在十八道村,讲究些的人便管它叫“十八学士”,但村里人一般就都叫它“十八道”。
“十八道”茶汤清冽,口感清爽而不轻浮,回甘绵长,林家做这茶也有一百余年,手艺自然错不了。
古月瑶尝过一口也觉得眼前一亮:“好茶,比我们昨日在茶寮中喝的少了许多苦涩,口感回甘也不错,不愧是十八道。”
见客人满意,林李氏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三分,喜欢就好,喜欢没准买卖就成了。
喝过茶后,古月瑶又提出到林家的茶山去瞧瞧,林李氏极想做成这笔买卖,交代女儿在家守着顺道做好午饭,她亲自带人上山。
待从茶山回来后,林翠茶果然已做好了午饭:一大盆粗粮米饭,一道绿茶拌豆腐,一道茶叶碎炒鸡蛋,一道素炒白菜,再配上林李氏自己做的酱瓜。
“家里粗茶淡饭的,还请客人不要嫌弃。”林家今年的茶叶还没找到销路,去年当家的病重又把家里积蓄都用得七七八八了,这要不是有客人上门来问茶叶,鸡蛋、豆腐这两样她们都舍不得吃的。
可别说看为首的公子,就是看他身边的几个仆人那穿得都比自己不知好多少,这样的菜色,林氏自然有些羞赧。
古月瑶看了眼也不嫌弃,笑道:“那就叨扰婶子了,等吃完饭咱们再来谈合约的事儿。”
这便是要跟自家定下来了!林李氏一听,脸上的拘谨都没了,笑得眼睛都不见了,连声道好,又亲自给古月瑶打了最满的一大碗粗粮米饭。
今春的茶叶卖出去,她们家就能缓过一口气来,也不用叫人再打自家茶山的主意了。林李氏脸上笑得开心,心里也是松了好大一口气。
对于这个主动送上门的贵人,提出的什么制作花茶,还是成本都算客人自己的,就算炒坏客人也付银子的要求,林李氏全都一口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日,古月瑶每日都要到十八道村去一趟,在炒坏四小锅茶叶后,终于炒出古月瑶要的其中一个茶:桂花十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