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宋时安也没有在厢房外候着,出了厢房,径直走向园圃。
园圃已经没有人了,李弘毅和魏子衿在确认苏、素二人平安无事后就已离去。
算你们两个奶油小生溜得快!
宋时安想着,不知不觉拐进了与园圃相连的小路。
小路的尽头是个假山,假山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八角亭掩映在绿树丛中。熠熠的阳光洒落在亭顶上,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朱红色的圆柱泛着红光,格外耀眼。
这座池上亭,简约典雅,系名为“静思亭”,顾名思义墨香之地,必然需要有清净的氛围。所以外人见其名必然也会静下来。唯有静思才能读懂文学技术的要义,才能读有所思。
最醒目的是亭西侧的架几案,藏的都是些各朝各代的医书,汗牛充栋。
与架几案相对的是东侧的雪檀素筝,宋时安见过苏雪芙弹素筝,不过不是这架,也不是在这地儿。
是在易安阁房前的空地,大概一个月前。
朗月下,清风微拂,苏雪芙聘聘婷婷,踏月而来,裙裾飘飘,清捋罗袖露出十指纤纤,颤、按、滑、揉,顿时曲韵悠扬妙曼,云里雾里,飘飘如仙。
她只只弹了《胡笳十八拍》一首。胡笳曲情绪悲凉激动,表达的是蔡文姬思乡而又不得不骨肉分离、背离故土的矛盾痛苦心情。
弹到动人处,苏雪芙竟低声哽咽,葱指不忘拨弄着琴弦。
当时宋时安在房顶上,身处异乡,听到此曲想起苏国亦不觉恍惚。
亭中的书案上放着泛黄的书卷,边缘处微微上翘着,厚纸书皮显得残缺不全,靛蓝色的染料也被磨损掉七七八八。
书卷下压着一些纸,记录着不少民间的小偏方,伤风六法、头痛八法云云。
宋时安拿起纸,有些偏方他也没有听说过,如溺水后要喝盐巴水。
苏雪芙在这个偏方上批注了“可”字,宋时安相信这是可行的,至于原因他就不清楚了。
除了几张小偏方外,书卷旁的铜镇尺压着张纸,只见:堂,荔枝蒂、甘草已服,另配有清热解毒又都诸如此类的记事。
原来是张药方。
唤作堂的人怕是刚刚那个小白脸吧。
虽然不是海堂二字,只是个堂字。可是竟有人如此大胆,拿当今太子的字当名,北澈太子登基后,此人必定是要避讳改名。
宋时安不觉掩嘴失笑。
他执笔一挥,故意加了几味助泄的草药,大黄、当归...
宋时安一时兴起。完全没有留意到身后的苏雪芙。
刚放下笔,苏东允耳边传来了婉转清脆的笑声。
原来是苏雪芙醒来了,来到了园圃。
“原来时安对医药也略知一二。”苏雪芙越过宋时安,莲步走开,背影妍丽。
宋时安刚打算解释,又觉得没有什么好辩解的,只好紧缩眉头。
大黄当归之类的是促进肠道蠕动的,简单点讲就是泻药。
苏雪芙转过身,面向宋时安,笑而不语,两只浅浅的酒窝一荡一荡的,眼如秋水,“君子以厚德载物,你怎么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呢?”
苏雪芙很清楚宋时安对她的感情,她不钟情于他,但是乐意和他交际。宋时安这样捉弄李弘毅,不用想肯定是因为她。
宋时安确实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欲言又止,苏雪芙说教的道理都摆出来了,他也不能说什么了,难道讲得饶人处且饶人?
“哈嚏”苏雪芙打了个哈嚏,声若蚊蝇,只是躯体微微颤动着。
她拢了拢身上的斗篷,是昨日翻过出来披在素素身上的羊绒斗篷。
能医者不能自医。宋时安这时候觉得是真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