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5、笳鼓动 应对之策,呼之欲出 ...

  •   “黄爱卿一番陈辞,甚是慷慨激昂啊。”

      韩凛的轻笑犹如天边弦月,蒙着不可琢磨的光。

      他看了眼黄磬,接着将目光转向秦淮。

      “大将军对此有何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声音平平的,像杯不温不冷的茶。

      秦淮浅浅坐在座位上,一只手撑着身旁小桌。

      后背,直得像一座不可攀缘的山峰。

      方才,他一直专心听着各位大人的见解,心里很空。

      但不是那种无着无落的虚空,而是一种博大与浩渺所撑起来的空。

      自有天地、江山万里。

      现下,他听见韩凛询问,便毕恭毕敬地站起身,拱手答道:

      “陛下,方才齐王与徐、黄两位大人分析得极是,末将并无什么可补充的。只有一点愚见,还望各位稍作一听。”

      “秦爱卿请讲。”韩凛做了个微微抬手的手势,对着秦淮笑过一下。

      不知是否是殿内烛火晃眼,秦淮总觉得那个笑容穿过了自己,往更远处去了。

      只不过,这一瞬间的错觉并不足以使他失神。

      秦淮稍稍欠了欠身。

      “末将以为,此次之事,无论和还是打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一局里,保住中州所得的成果,并把利益进一步扩大。”

      “草原政权之所以存在多年,并与中原形成对峙之势,当中自有天理规律。”

      “所以,要通过一战或几战彻底解决两地矛盾,不啻于痴人说梦,但换个庄家、另起炉灶,还是有可能办到的。”

      别看秦淮这段发言不长,却是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一来,由他这个将军把战争议题搬上台面,的确比其他人更为合适。

      二来,既为战争的阶段胜利,指明了方向与目标,又给在座众人吃了可定心丸——

      说明在自己的统御下,军队愿意让渡权力,打与不打皆由朝廷做主。

      他与手下,绝不会不顾实际情况,为一己私利而从中作梗。

      陈瑜亭看向对面的秦淮。

      他向来与这位大将军交集不多,仅有的几次简短交谈,也都是在合宫宴请的场合。

      可他看得出,这位大权在握、手握重兵的大将军,有着一般武将所没有的恢宏气度。

      能征善战、运筹帷幄恐怕只是其军人生涯中,最不起眼的一笔。

      而那背后,无可匹敌的见识与意志,才是其真正可贵之处。

      想到这儿,陈瑜亭终于不再沉默了。

      他掸了掸袖口起身站定,朝着书桌后的韩凛行了一礼,接下去道:

      “陛下,古来和亲之策,联姻与贸易不过是表面手段,而借此机会,培养草原民族内部亲近和向往中原的势力,才是其真正目的。正所谓兵不血刃、和平演化正是如此。”

      “一代一代学习着中原的文化,领略着中原的风物,草原政权内部就总有被蚕食鲸吞的一天。”

      “然而,历朝历代鲜有真公主下嫁,所以不能产生牢靠的纽带关系,完成文化渗透,这才是和亲之策真正为人所诟病的原因。”

      陈瑜亭最后看了一眼,书桌后的年轻帝王。

      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此刻深邃如宇宙洪荒。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想明白了,想得比任何人都要明白。

      现在,只需有人,把那些心思和想法通通说出来。

      拿出计划和方案,以保证此行一路,万无一失。

      他重新开口,大有一锤定音的架势。

      “但若换个思路——只要朝廷能够在北夷内部,培养起亲近中州的势力阶层,并联络草原其他各部,牵制元胥王上南下的进程。”

      “使其疲于奔命、自我消耗,那无论是打还是和,就真如秦大将军所言,并不重要了。”

      “毕竟,手段是通往最后目的的途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茶已经完全凉下去了,灯罩里的蜡也矮了半截。

      火苗突突地跳着,给这间笼罩着凝重气氛的书房,带来一丝不安分的活跃。

      天色深黑而浓重,无边无际的暗,好似有着看不见的重量。

      让枝头上的娇花,都抬不起脑袋。

      怯生生笼着花瓣,生怕被什么危险盯上一样。

      在这个千家万户早已进入梦乡的时辰,中州的内宫之中,也有一盏还未熄灭的灯。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女子的叹息声,出现在吟诵结尾。

      陈子舟看着窗外摇动的树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就像听了一折不算高妙的戏。

      总有些东西堵在那儿,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小姐,这是首感叹女儿家远嫁的诗吗?”采薇移了移桌上的灯,问道。

      在陈子舟身边这么久,又得其悉心教导。

      如今的采薇对诗文,亦有了自己的敏感。

      她不喜欢那些哀哀戚戚的句子,反倒喜欢旷达豪放些的吟诵。

      而小姐刚刚念的这首,似乎不在以上两列之中。

      采薇听得懂,却不太明白里头所蕴含的深意。

      陈子舟转回目光,眼里笑着的痕迹很浅很浅。

      不会比桌角不经意的划痕明显多少。

      她为采薇介绍道:

      “是啊,是一首叹息远嫁的诗。由一位百多年前,嫁入草原的和亲公主所写,就提在一架屏风上。”

      “她在故国风雨飘摇时出嫁,最终不得不认新朝皇帝做义父,成了新朝的公主。”

      “您是在惋惜,这些和亲公主的命运吗?”采薇想起,今日是北夷使团进宫面圣的日子。

      即使再没有敏锐的嗅觉也能明白,那些北夷人想要的是什么。

      略带凄楚的笑,如刚刚点起的烛火,忽然就照亮了陈子舟的面容。

      她把目光放回院子里那棵树上,让它带着自己随晚风摇曳。

      “是啊,每一个不得不背井离乡、远离故土的女子都是可怜的。”

      “她们长在深闺、金枝玉叶,突然一道政令下来,就背负起了家国兴衰的使命。”

      “一朵娇花,瞬间就长成了一棵耐寒耐旱的胡杨,在娘家和婆家之间周璇应对,其中辛酸又岂是几句话,能说得清呢?”

      “那和亲是错的吗?”陈子舟的话过于深奥,超出了采薇当前的理解。

      但她看得出小姐落寞的神情,所以凭借着对事物简单的划分能力。

      她在心里,给和亲下了定义——

      那是一件不好的、让人难过的、十分悲惨的事情。

      这一次,陈子舟没有直接回答采薇。

      她的眼神更轻了,像一间没人住过的空房子。

      她知道,接下来的话采薇还听不懂,可自己还是想说。

      “古来诗词皆悲叹女子命运,嘲笑天子无能、将军无用。”

      “什么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什么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

      “简直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可又有谁知道大有大的难处,天子亦有天子的不得已?”

      “小姐,您说的这些,采薇不明白……”

      那张圆圆的小脸儿上,堆满了疑惑的表情,像一碗冒尖儿的黍米饭。

      “呵呵,傻丫头——”

      陈子舟又笑了,她的神态如慈母一般和蔼。

      “今夜我说得太多了,说得自己都不明白。没关系,反正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也都不明白,咱们两个,不是历史上唯一的糊涂鬼。”

      她从窗前起身,不再去当那棵树了。

      心底很沉很重,压得再也晃不起来。

      她用没人听见的声音,向着那些死去的诗人发问。

      “如果说哀叹生如浮萍、漂泊憔悴,咒骂君王将士碌碌无为——”

      “那战场上厮杀的士兵、奔走运粮的役夫、等不回尸首的老人,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

      “那梦着心上人的女子,陇边耕作的健妇,道旁捡拾穗子的老妪,又是谁的女儿、谁的妻子、谁的母亲?”

      她听不到那些作了古的人的回答,自己也找不到答案。

      只觉心里有一架秋千,上扬时感性,下坠时冷静,而她就在这一上一下间矛盾重重、优柔寡断。

      可韩凛的选择,陈子舟是清楚的。

      那个把中州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自有一套行事准则。

      脱离世俗判断的标准之外,不在乎身负的是盛名还是骂名。

      为了中州,他什么都愿意做。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