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 #XXXX.XX.XX# ...
-
#2022.06.20#
没错,我就是会妒忌,会嫉妒,会羡慕。它们可以被隐藏,但没有办法被杀死。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只有当自己拥有时,我才能真正从这种自己制造的黑暗情绪中走出来。二十五岁的我没有办法假装我对虚荣的不向往,没有办法假装不想走在一条人声鼎沸、繁花相伴的路上,没有办法。至少二十五岁的我没有办法,即使目前人生80%的不快乐的原因都源于此。
#2022.07.04#
偶尔走神时会反思到底是哪些时刻没有做得恰如其分而得到了现在的结果,比有点糟糕再多一点,成了双方都印象不太好的熟人,对此自己时而悔恨时而自责,但今天想通之处又“扩大了点地盘”。
曾几何时是真的很喜欢你,喜欢到高考数学那道唯一不会的选择题都愿意盲目地迷信你名字笔画的总和能赐予我好运,在最应该冷静理智的场合之一做了最不该冲动感性的决定之一。暗恋窥不见天光,大概如此。
即使这好感只是到喜欢为止,却仍赋予了我小心翼翼地顽强进攻的最大勇气,不过你不太喜欢我从而严格防御得密不透风,因此我们之间并不存在恰如其分的可能,因为我的主动示好也不是没有经过斟酌与分析。
其实仔细想想,此前自己所有行为的目的更接近于——对一个早已确定但还没有到来的结局行使加速到期的权利。
今天之前,对我而言,我们不能是朋友。
如今的局面也算是在自己要的范围里,这么想想也没什么必要再不去释怀。
#2022.10.11#
不再需要高德地图导航,也能在固定的路线上骑着共享电动车从住的地方到上班的写字楼。熟悉路线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不需要高度专注地观察沿路的街景,凭着感觉惯性地或转弯或直行,部分空余出的精神可以分配给用来思考一些杂七杂八的瞬时想法。
昨天上早班的路上,我抓住了这条—“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突然想将此瞬间定格”,是的,现在正是这种的冲动支撑着我按下快门的每次动作。没有什么想炫耀的东西,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就是简单单纯地想把正在经历的此时此刻分享给你,“嘿,我们正存在于同一个世界,看同一片天空,拥有相同的太阳。嘿,你还好吗?”
但其实大多数的时间,自己是有点孤独的,正在寻找解法。
#2022.11.14#
我没有办法一个人走完九十九步,来等你走最后这一步。我既不相信也不期待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感情,所以我做不到因为太喜欢你而选择忽略我自己。
#2022.12.26#
2:10am,未眠。
想起了《你的距离》中这个片段,“如果我明天死去,我的墓志铭也可以这样写——‘他拥有三十六年峥嵘岁月,和一位名叫庭霜的年轻爱人。’ 运气好的话,我的墓志铭也可能是:‘他拥有百年峥嵘岁月,和一位名叫庭霜的老头。’”
在深夜的此刻,我能理解或者说共鸣到这段话的某个点了。
我其实是一个挺“中式”思想的人,对墓志铭这种舶来品,不太能感受得到这个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但尝试用中国文化中的“遗言”“死者生平简介”来理解的话,我想我应该可以领悟到其中深藏的尘世眷恋。眷念有时候意味着深刻的执念,只有真正在意的才能算作执念。
刚接触这个作品的时候,不觉得墓志铭和浪漫有关,也不觉得“他拥有三十六年峥嵘岁月,和一位名叫庭霜的年轻爱人。”有值得用来当作人生总结的分量。
越发觉得“孤独”确实是生命的本质之一,拥有偶尔的热闹,已经算是十分幸运。自己与死亡的距离,可远可近,想象如果很近,我这一生目前必须要握在手里的东西,只能选三样,与父母的亲情、自己的事业、身体的健康。与20岁的自己相比,我可以非常明显感觉到这个答复的冰冷无情,因为20岁的自己是无法忍受任何寂寞的,友情仅次于亲情,换句话来说,朋友的感受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
虽然这种假设在东方文化中很是忌讳,但我仍然忍不住心存侥幸地设想—假如倒霉透顶,时不与我,那我目前想到的遗言是:她拥有过一次短暂的生命,和一双平凡却珍贵的父母。
这样总结一生,不觉得有遗漏,因为更多余的,不值一提且不重要。
今晚为这个片段而有所触动,是因为此刻觉得挺浪漫的,也够分量。
希望永恒孤独的旅程中,在遇到有温度的灯火时,自己有能力靠近,也能习惯道别。
“对的人会站在你的前途里,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看同一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