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中秋(2) ...
-
顾子蘅回到房中没过多久,薛采薇便派人来叫了。渐渐入夜,也还是有些清凉的风刮过,让人汗毛一起。
连枝给她披上一间单层沉香色披风后就提溜着裙摆小跑着赶去了前厅。
等她来时,薛采薇正与顾家父母敬酒,互道喜庆话,有两个小丫鬟提着两大箱薛采薇送来的贺礼往回走放去库房。
见她来了,顾夫人乐呵道:“醒酒汤喝了没有?”
顾子蘅急道:“喝了喝了,在房里就喝了。”
顾夫人对着顾子蘅道:“看你急得,”又转头交代薛采薇,“路上定要小心。”
薛采薇乖巧应答:“知道了,姨妈。”
等不及的顾子蘅上前一把拉住薛采薇的手就往外走。
“咱们走吧,再不去庙会就散了。”
主座上的顾大人捋着胡子笑眯眯道:“哪会这么早就散了。你们想买什么就买些,但是切记别吃多吃坏了肚子。”
顾子蘅笑着福了一礼:“是,谨遵父亲教诲。那我与薛姐姐先走了。”
顾夫人看着顾子蘅与薛采薇转过花影门就不见的踪影,面上笑着,可眼睛却悄悄红了。
再过一月多几日,顾子蘅就要起身嫁往宜北去了,这样在京都肆意玩耍的日子也不剩多少。
想着别人家的姑娘嫁到男方家里去,近些的都有母亲悉心教导帮着熟悉理家之事,就如薛采薇,家在京都嫁的也在京都。再不济的乘上车马隔个三五日也可见上一面,可顾子蘅一去就是马程尽一月的宜北。
书信来往就要两月,就算知她苦楚她做母亲的怕是也爱莫能助,
顾大人刚才的笑略有回收,也知顾夫人的难过之处,忙举起一杯酒对着顾夫人道:“儿孙有儿孙的乐趣,咱们也有咱们的乐趣,夫人可否饮下为夫这一杯。”
顾夫人一听破涕为笑,用手帕轻擦眼角,从桌面上也举起了酒杯。
“承蒙夫君多年爱护与照顾。”
——
另一边,顾子蘅与薛采薇坐上马车后,就一直兴奋地掀起窗帘往外看。
中秋之夜,路上摊贩和行人增多了不少,马车速度也比往日缓慢。街道边的小商小贩一个接着一个,都不带重样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引得薛采薇一阵笑:“又不是第一次出来逛,怎么还高兴成这样。”
“虽不是第一次出来,可是这中秋的景况每年都不一样,今年似乎又新增了好些从南方来的吃食和玩意。”
“还未到庙会就如此热闹,那到了庙会岂不是人挤人走不动道了?”
“未可知,去庙会的大多是想要拜一拜月光娘娘的姑娘们,其余出来的人们在临近的闹市也够热闹了,庙会又有些远,没有马车的人家也难得去一趟。现在又只是中秋庙会而不是新年庙会,新年庙会那就要去一次了。”
她们所要去的庙会就在峰山庙附近,正如寺庙的名字,峰山庙就位于京都峰山上,但这峰山却也不高也不险峻,只是座较低矮的山坡,每次一办庙会,就从山脚一路热闹到山顶。
“说到月光娘娘,你备了东西没有?”
“都是连枝帮着我收着呢,薛姐姐呢?”
薛采薇轻轻拍了拍一旁的屉子道:“在这儿呢。到时候我们让几个小厮在江边辟一个干净的地方,摆上桌案就成了。”
顾子蘅疑惑道:“庙里应该也有供奉的地方,怎么还去江边?”
薛采薇:“我母亲说了,等拜完了,还要把雕刻的莲花瓜灯放到水里才更显灵,特意嘱咐我到江边拜。”
“原来如此。”
顾子蘅原就对此事不甚了解,全是连枝教与她该如何做。有连枝在,顾夫人也安心不再对她唠叨,所以到现在,她也还是一知半解的。不过有了薛采薇在身旁,照着做就是了。
不过她心里头的说辞也都想好了,李泓那样的素未谋面的丈夫,传言中又有些那样,虽然不能凭着谣言认定一个人,但不说上个一个时辰,怕也是对不住她的后半生。
——
马车走走停停,也到了峰山脚下,就如顾子蘅所说,在山脚下就已经热闹非凡,吆喝声此起彼伏,来往的也多是精心打扮的姑娘家,当然也有不少特地来此逛庙会的人。
“小姐,到了。”
不等连枝在马车外说完话,顾子蘅就急不可耐地撩开门帘自己跳下了马车。
山脚下的一整条街都灯火通明的,也另有一条极光亮的路直通往山顶峰山庙。
有吃的玩的,更有不少的手艺人做了些极可爱的玩意。
等薛采薇扶着丫鬟也下了马车,顾子蘅便拉着她的手往最热闹的地方跑去。
见众人都围在一个摊点买面具,刚刚顾子蘅就看见路上不少人都戴着一个,各式各样的都有,从来没有带过面具的顾子蘅也嚷嚷着买一个戴戴。
薛采薇道:“那我们可要仔细跟紧了,别走散了。”
之后 ,顾子蘅便随手挑了一个小猪面具,期望自己到了宜北也能有好吃的,吃得白白胖胖。
面具一戴,遮了半张脸,恰好额上的桃花还露在外边,更显得特别。薛采薇也拿了一个美人面具戴上。趁着热闹,顾子蘅便也给余下的丫鬟们一人买了一个。
也是她们来得及时,正逢上庙会要点塔灯。见周围买面具的人都一股脑地往山上去,顾子蘅赶紧让连枝付了钱也跟着往上走。
点塔灯,放天灯,是中秋庙会极为重要的场面。
峰山庙九层高塔上会陆陆续续点满灯火,塔下的人们人手一个天灯,在塔灯点完之后就放飞,也是新年前许一个心愿的时刻。
顾子蘅急着往上走,就觉着自己错过了好些路边的风景,心里想着待会儿下山去江边拜月光娘娘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尝尝这些好吃的。
等到了山上,塔灯已经陆续亮了起来,一层层往上,最终在塔顶会聚成一个夜明珠般的闪光点,照得夜空又亮了几分。
地面上也已经铺满了天灯,有不少人已经在往上写自己的心愿期盼,人们两两作对拉着一个天灯,顾子蘅便回头寻薛采薇一起,可是等她回头才发现,她居然已经与她们走散了,薛采薇、连枝和鑫儿都不见了。定是刚刚上山的路上,她光顾着两旁的热闹,把她们给忘了。
可是四周的天灯大多都已经立了起来,只等火焰燃气十足,放飞天灯。
她无奈只好先自己摆弄,但是别看天灯半大人一个中空的灯笼,单个人要想立起来也是难事,她都还未来得及写上些什么,光把灯立起来就很费力气了。
正在顾子蘅费力地拉起一边的灯,另一边又倒了下去,她忘了往四周,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无暇顾及她,薛采薇还是不见踪影,应该也是留在原地想着先把等放了再来寻她。
在她不知如何是好时,另一边的灯被人及时拉起。
拉起后,空气得以一下灌入,天灯就立刻立了起来,再由地上的绳索牵制,轻轻地漂浮在半空中。
由于被天灯挡了视线,她只能从天灯下边瞧上一瞧对面的好心人。
只见一双漆黑暗纹皮靴,靴身配以一环形白玉,下身是石青竹纹袍子,随风轻轻浮动,一看就是男子的装束。
她正想着如何道以谢意,对面的男子却先开口说道:“待天灯充盈放飞还需些许时间,小姐若不先写上自己的心愿。”
是一道低沉略沙哑的男声,与她从前听过的京都男子温润的声音是有极大的不同的,许是外来的人口,她这么想到。
“多谢公子。”
她转身从一旁的桌案上拿了笔顺手就往上写了一句话“愿得一心人”,但还未写上下半句,庙里的主持便敲钟让剪了绳索放飞天灯。
见旁人都剪了绳索,天灯随着空气缓慢飞去,传来阵阵欢呼声,她也只好放了笔,对面的男子正也递来了剪刀。
“请。”
顾子蘅也不客气,伸手拿了剪子一把剪断天灯绳索,慢慢地天灯越飞越高,与四周的天灯一起慢慢汇聚在天空之中,她仰头追寻,直到天灯化作一颗小小的放糖,与其他一起成就一方灿烂星空,她才作罢。
等她回神想与对面的男子再次道谢,却发现人家早就不见了踪影,只她一人站在原地。想是顾忌她的名声,便不多做停留。
“小姐。”
连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顾子蘅回头,原来她们也就在不远处,只是刚刚人群和天灯混在一处,挡住了视线罢了。
薛采薇上前来问她:“你写了什么心愿?”
想起刚刚没写完的诗句,她一阵苦恼。
“我都还没写完就放飞了。”
“不妨事,我们待会去拜月光娘娘也还是可以向娘娘许愿的。”
说完,她们就要往回走去江边拜月。
也不知怎么的,她突然回了头,总觉得能再见到方才帮着她放飞天灯的人。虽然她也并不知他长得什么样。但是在中秋之夜能遇到这样的好心人,也未毕不是一番好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