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 33 章 ...
-
44.王府管家有事回禀,悄悄在门口探了探头,听见里边没人说话,只道事情已经谈完了,就进来回禀:“丁夫人已经收敛完了,准备回府发丧,大理寺的人想把这里的下人留下,审审内情。”
世子面壁良久才平复了情绪,缓缓的说:“此案已经托付给了侯爷,你等只管听从侯爷的吩咐。”
又转身对程郁说:“侯爷,这院里的下人都是跟随丁氏多年的老人了,丁氏极信任他们,侯爷有什么话只管问,只是不要太难为他们了。”
程郁道:“世子请放心,程某断案,从不靠严刑逼供。”
世子又再三谢过,才回了庆王府。
程郁就和大理寺的人一同问案,最先发现死者的丫鬟入画被吓坏了,现在还是说不出话来,只是全身乱抖,李捕头只好叫了两个婆子先安慰她。先问那房家人。
孙五高大魁梧,样子很老实,只说昨晚睡的很沉,什么也没听见。他也不常进内院来,事事都听他女人的。
孙五媳妇是厨娘,三十几岁的样子,白净肥胖,干净利落。她已经从开始的震惊中缓了过来,王府家人有几分气势,见了官也不甚害怕,见礼之后,语出惊人:“大人,我知道是谁害死的我们姨娘,就是小王爷新娶的那个杨春波杨姨娘。”
袁大人问道:“你可有证据?”
孙五嫂说:“奴婢有,厨房中还有咋日吃剩的藤萝饼,那药就下在藤萝花中,杨氏动过那花的,只有她动过。我们大家就是吃了藤萝饼后才睡的死沉死沉的。”
程郁不解的问:“你是说杨氏昨天来过。”
孙五嫂说:“不是。这事说来话长。我们姨娘从小就爱吃这藤萝饼,多年前,小王爷也不知从那里搞到了两株极好的藤萝花的秧子,亲自种在王府的后花园内。那花开得又大又香,开花时整个王府里都能闻到它的香气。我们姨娘喜欢的不得了,年年从头一茬吃到末一茬。去年我们姨娘从王府中搬了出来,小王爷也曾多次送花过来。可是今年,小王爷想让我们姨娘回府住,说想吃藤萝花就回去自己摘。我们姨娘正在气头上,不肯回去,白白误了好花期。这眼看着就剩下这最后一茬花了,再不吃就没有新鲜的了,市面上卖的又根本没法跟我们王府中的相比,我就叫我儿子小铁头,悄悄的回府,找阿忠摘些回来,与我们姨娘解解馋。”
正说着话,宫中却传出圣旨来。众人忙摆香案接旨。
圣旨是给袁大人的,正式命大理寺审理此案。
刚才问话时,侯爷坐了正位,袁大人陪坐,众人皆都侍立,现在袁大人怀抱圣旨,依旨当由他来主审,他本想着跟侯爷客气几句,推让一番,再说圣命难为,告罪后坐到正堂之上。不想侯爷根本没想跟他客气,转身就在正堂上坐好,用手一点孙五嫂,让她继续说。
袁大人刚刚组织好的许多官场上的客套话顿时都堵在嘴里,无法说出来了,转身看看那个传旨的太监,太监对侯爷的公然抗旨视而不见。太监心里多明白呀:侯爷要想抗旨,御驾亲临也没用,自己算那根葱呀,也敢多话!传旨已毕,看这意思,知道侯爷对这道圣旨不满意,想也讨不到赏钱,还是速速回宫吧。
传旨的钦差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溜走了,还会这种事!袁大人顿时觉得手上刚刚接下的圣旨没了分量,干站了片刻,审时度势,不敢多言,也无声地踱回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了。
程郁这样做也不是为了耍威风,可他已经答应了世子,也真心想把这案子接下来,但对袁大人,觉得怎么解释都显得矫情,程郁又不擅长说官场上的套话,所以就索性什么也不说了,就接着问案。
孙五嫂只是个仆妇,对官话理解不深,也不知道有什么变化,侯爷让她接着说,她就接着说:“要说这事情就这么巧,小铁头和阿忠正摘花时,夫人就领着那个新姨娘来逛花园。杨姨娘是小户人家出身,什么都没见过,见了就问摘这么多花做什么?夫人就对她说:‘是做藤萝饼用的。自从你有了身子后,胃口一直不好,不如去挑几串,我让小厨房也做些,借着这花香,也能多吃些。’杨氏听了,就真的跑上来,抱着花蓝好一通翻弄,才挑了两串最好的走了。那毒一准就是她这时下的。”
程郁听了,觉得实在很牵强。这里边有太多巧合,除非有人处心积虑观察着丁宅的一举一动。他平静的问:“还有什么?”
孙五嫂说:“还有呀,她们才走了一会儿,杨姨娘的丫鬟倩儿,拿了两盘点心就回来了。她跟小铁头说,杨姨娘并不知道那花是丁姨娘要的,还以为是府上大厨房用的。她让小铁头回去后不要多说话,免得丁姨娘恼了。最后赏了小铁头一个荷包,最可笑那荷包里只有十五个小钱,真真的小家子气,还是小王爷的新宠呢,我们姨娘可从没这般寒酸过。”
程郁刚才听管家简单说了一下杨氏的身世,心想,丁氏虽然也出身贫寒,但她自幼与小王爷相恋,想来也没缺过银钱,杨氏却是跟着父母从贫寒中苦熬大的,精打细算,正是人之常情。他淡淡的说:“听那丫鬟之意,杨氏事先并不知道丁氏爱听藤萝饼,怎么会在花里下毒?”
孙五嫂突然觉得难以自圆其说,想了想才说:“也许杨氏早就知道,才故意装成那样子的。我们姨娘爱吃藤萝饼这事,合府人都知道,想打听一点都不难。除了杨氏就再没别人了。侯爷,别看夫人与我们姨娘终日里明争暗斗的,但斗了十几年,也就习惯了。丁姨娘就跟我私下说过,她可不想夫人死,若夫人真有个三长两短,世子换个新人,她会更难受。夫人也差不多,其实夫人还救过我们姨娘一命呢。”
程郁说:“你且细细说来。”
孙五嫂说:“此事说来话长,那还是董娘娘当家时,董娘娘就是最看不惯我们姨娘了,总是变着花样的折磨人。我们丁姨娘会做一种荷叶饼,薄如蝉冀,又香又软,我家小王爷最爱吃了。夫人就把这事告诉了董娘娘。一日,董娘娘说,太后娘娘想吃荷叶饼了,让我们姨娘尽尽孝心,亲自做一百张荷叶饼送进宫去。哎呦呦,太后娘娘就是大肚弥勒佛,也吃不这么多呀。董娘娘不许他人帮忙,从和面开始,都要丁姨娘亲手做,还派了她房里的两个老嬷嬷监督。侯爷您是不知道,这荷叶饼看着最简单了,实际上又费精神又费工夫,就因为它薄,所以得不错眼珠的盯着那火,稍不留神就老了。当时正是大暑天的,我们姨娘本是娇滴滴的一个人儿,平素里坐在树荫下,让丫鬟们打着扇子还哀叹着暑热难挨,何曾受过这种苦。那一日为做完这一百张荷叶饼,我们丁姨娘在灶台上忙了一个多时辰,不仅汗水把衣裳都打湿了,连头发都湿了,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出来时脸色都不成样子了,人都快虚脱了。还是入诗她们把丁姨娘搀回房的。回去后就病了,把小王爷心疼坏了,可因为太后娘娘说好吃,特地赏了几件小玩意,一个孝字顶着,小王爷也不好说什么。这事过了十来天,一日庆王爷和世子都不在家,董娘娘又说,宫中传来了话,说太后娘娘想吃荷叶饼了,令丁姨娘再做一百张,我们姨娘的病还没全好呢!丁姨娘就哭着向董娘娘告病,董娘娘不准,说丁姨娘有力气狐媚世子,却没精神为太后尽孝,今天就要治治这种矫情劲。就命两个嬷嬷将丁姨娘押到厨房,说做不好一百张饼就不许回房休息。我们姨娘只做了二十几张,就热晕了,奴婢们看着这样下去定是不行的,董娘娘最是利害,听不得人劝,实在无法,只得去求了夫人,夫人看了丁姨娘的样子,眼见她是撑不下去了,怕丁姨娘有个好歹,小王爷回来恼她,就笑吟吟的请了那两个嬷嬷去她院里喝茶吃点心,那两个婆子也不想闹出人命来,借个台阶就下,跟着夫人走了。夫人走时给了我一个眼色,她们一走,入诗就将丁姨娘搀到外边歇息,我把剩下的饼全做好了,其实我做的一点不比丁姨娘的差,小王爷爱吃姨娘做的,那是他们的情份,太后娘娘又图啥呢。自那事以后,小王爷就写了休书,将我们姨娘送来了这里。侯爷您说,若夫人真想要我们姨娘性命,袖手旁观就是了,就算小王爷恼她,也不能拿她怎样,上边还有董娘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