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平分秋色 ...
-
政和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势浩浩,庄严肃穆的大殿,文武百官分势而立,早朝一如往常。
皇帝朝服端正,御椅就坐,“众卿平身。”
“谢万岁。”
皇帝朝御行身侧看去,今日依然没见胞妹前来,倒是松了口气。
“年关将至,上京的年节氛围也逐渐兴盛,诸事必得安排妥当。尤其,覃华的使团还安置在驿站,想来是要留京守岁了,礼节方面不可有失。宴尚书,朕交给你了。”
“臣遵旨。”
“陛下,这是公台会审三载的国策新法,请陛下过目。”
王晋业奉上奏折便有内侍接过呈于云伏寒。
打开来密密麻麻大小不一,正文、标注看的云伏寒头晕,悄悄朝下瞄了一眼,百官肃穆正瞧着自己,云伏寒只好轻咳两声将奏折放于御案之上,他实在是不愿细看,总归丞相和执令不会出错的。
“众卿可曾过目?”
御行抬步向前“国策新拟,不曾为他人见过。”
云伏寒装模做样的点了头,“既如此,那便交于内阁再审,再论决策。”
王晋业出声道“陛下,臣以为不必再经内阁三审,此乃……”
“确实不必再由内阁审过。”
循着声音御行侧目瞧去,太师赵青峰信步出列拜过皇帝。
王晋业和御行相视一眼,未作阻拦。太师姓赵与赵老国公同宗一姓,此番为何不言而喻。
“哦?太师何出此言?”云伏寒立即邀言,待他们吵个天昏地暗看哪边有理他再拍案抉择岂不妙哉,省去麻烦也好早早下朝去,如此一来母后总也不能再捉住把柄斥他无用。
“陛下,朝堂岂非公台一言堂了?”赵青峰斜了一眼御行两人“ 臣以为,变法一事不易践行!”
“是吗?”云伏寒视线在双方身上来回交替嘴角掩不住的笑意“细说说。”
“此变革若是不能带来百倍的利益,就不要更换正在用的法度,敢问丞相与执令,你们可能保证变法之效得来百倍?”
御行郑重道“未行之事,不敢做保。”
赵青峰冷哼一声“效法古制不易行差踏错,先辈们留下来的制度若是有误又如何能保我虞朝辉煌万世?臣以为,陛下当思量再三后定夺。”
云伏寒假意认可,再看向御行“丞相为百官之长又是此法始创,说说你的理由。”
御行出列行至赵青峰身侧“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超出常人理解范畴的行为本身就会遭到世俗的反对和诽谤。臣坚持己观,若陛下与诸位同僚应允,臣便细述一二来为这番行径辩解。”
“呵,丞相道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一定会被世俗之人诋毁,今日老夫我就做一回丞相口中的世俗之人。”赵青峰双手执笏正色道“陛下,法古无力,循礼无邪,轻易治国之策绝不可行,各国虎视眈眈我们更不能踏错一步,况且,”
赵青峰正视身侧的御行“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我们居庙堂之高不该为天下万民负责吗?”
御行回言“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乐与成。往来立法难不成便与百姓行商了吗,太师此言好没道理,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还望陛下,细思。”
云伏寒作难,这两人说的倒都有道理,实在难以抉择。太师是自己的启蒙恩师又历经两朝,可丞相亦是父皇任命殿相又早有贤名在外,要不……去问过母后?
“两位爱卿啊,你们都是我朝股肱之臣所言皆有道理,朕实在不忍否决哪一位,不若这件事咱们暂且搁置?”
赵青峰倒是不再追着不放,反观王晋业却是眸露微愠:“陛下,此法已经由公台诸人再三斟酌过了,选在今时今日报上正因现下是最好的时机不宜再拖……”
眼见殿上再一次陷入了这个循环,云伏寒脸上已经有了不耐之色。
立于几人身后的中书侍郎宁甫,不属于殿上争论二党阵营,立于局外而清当即便有了一个众人都可满意的方法。
“陛下。”宁甫出列拜过。
云伏寒见到宁甫,立即露笑,这个宁甫可是个搅局好手:“宁侍郎有话就讲。”
御行和赵青峰等人也将目光停留在他身上,宁甫,太后一党,倒是会全心维护龙椅上那位为君不足的陛下,出谋划策保住天子之威。
“臣愚见,丞相的变法在古四都实施一载,明年秋收之后正是百姓闲乐之际由此始兴一年为期,殿下诸位便做见证。如何?”
御行轻笑,不愧是太后的人,三言两语为陛下道出一个上上策,也可拖延住时日向太后汇报听取太后意见而行。
赵青峰思虑片刻回了应声道“陛下圣明。”
甚至不用云伏寒再发话,殿上诸人都暂且认可了这个办法,毕竟不能总拂君王颜面。
“臣遵旨。”御行退回到王晋业身侧,低声道“平局而已。”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云上府主府出列开口。
云伏寒立即道“原大人啊,快讲。”
原铭拜过开口 “陛下,近几日辅国将军来京,臣与他见过一面并商讨了北境灾情,严冬之下百姓死伤无数,远途赈灾的官粮亦治标不治本,且有匪徒胆敢劫粮,送至北境的赈粮也余下不到半数,如此下去,恐会危急军粮,于我虞朝不利啊,还请陛下早做决定。”
太师话毕,众臣议论纷纷,文臣商讨对策,武臣面面相觑。
“陛下!”武臣前首,许万山来到原铭身旁道“原公说的对,镇北王曾书信给老夫,军粮依然告急,胡疆好似得知我北境灾情,在边境寻衅滋事,貌有开战之势,若真开战粮草不足,我军危矣。”
肃静下来的朝堂再次喧闹起来比之上次更甚。
“开战,以我军之力无惧,可这灾情实是误人啊。”
“可若是不战,必会增长胡疆志气,来日更不把虞朝放在眼里。”
“不是官粮已经送至北境了吗?”
“那些被匪徒劫后尚不足百姓温饱,如何分于军中?”
众人商量不出来个所以然齐声道“请陛下做主。”
皇帝良久不言,真是头疼。
扫过殿下诸臣,目光停留在文臣列首那一抹扎眼的白色,文臣多着红色系,随着官职的大小决定深度,武臣则以紫色系为主同样随着官职的大小而变。
太尉许万山穿的便是绛紫色官服,而太师赵青峰便是深红色官服,亲王着黑色官服,有战功或受宠的亲王可着蟒袍。而丞相御行却始终一身素雅白色,云伏寒一直允他特例。
“丞相。”
御行踏步而出至殿中“臣在。”
“眼下情况如此危急,丞相以为应当如何处置?”
原庆见御行出来便不动声色的回了站列。
“应急之策自然是有,着令北境交界的燕州,曲和及长春台,只留必要的三个月之内的粮食,其余存粮全部运往北境。”
“同时,派将卫领军前往闹匪之地剿匪,匪徒不除,再多的粮食运去也是亏空。”
赵青峰冷哼一声“丞相果然好计策,这法子倒是妥当,可解燃眉之急。度过这个年关不成问题。但是也并非长久之策,丞相既如此有智谋,陛下,那不如便让丞相前往北境解决此事。”
御行脸色并未有变,等着陛下裁决。
“北境苦寒,丞相长于南方必是水土不服,况且,救治灾情不一定要丞相亲自前往。”一直站于皇帝身边的吉祥物国师苏慕白终于说话了,“上京事务繁忙离不开丞相。”
皇帝瞧着御行赞同道“新上任的北境安抚使在哪?”
“陛下,臣在!”
凤青跨步出列。
“可愿意前去北境治灾?”
“臣听从陛下安排。”
“好,既如此,上元节之后你便带人前往北境治灾。”
“臣遵旨。”
“再有便是今年的夜宴就设在千秋殿吧,也是皇后的生辰宴千秋节。一定得办的漂亮,朕会在那时一并接见覃华使团,也让他们瞧瞧我大虞风范。”
“好了,退朝吧。”
内监唱礼,诸臣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