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飞 ...
-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飞。”
——陈与义《雨》
“燕子南飞后未来一年都只能拥有梦幻了,因为梧桐经过这场连绵秋雨,昨天傍晚已经和先前不一样了。”
“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
人生如酒宴,觥筹交错间,早已光阴荏苒,物是人非,倘若现在的一切是故人所期待的,那么物是人非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好的,时代变迁,昨日之事不可留,往者已矣。
每一届的学生都会给自己的老师们附加一些绰号或者贴上一些具有特征的标签,当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未来某天会因为回忆起这段时光而合不拢嘴,给老师起的绰号会成为老师们的“身份证”。
姜江知道自己班级被老师讨厌,也看到同班同学偷偷努力,想要做出改变,但老师们都失望久了,突如其来的希望只会让她们觉得这群学生在预谋其他,不会真心改变。
老师生气时,会想方设法的去缓解自己的情绪与学生的关系。
一开始班里的各位就没有在老师们的心中占据好的那一部分,所以她们在老师眼里的形象一直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学生,考试作弊无尽的打击,如果老师们和同学生都互相体谅一下,结果会不会皆大欢喜?
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兼年级主任)展示拉丁,同学们纷纷投去崇拜的眼光,体育老师反其道而行,教大家跳了大张伟的《倍儿爽》。
在之后学生会工作中,姜江听到一些老师在夸体育老师的身体好,说她会国标、恰恰、拉丁、街舞、太极等,姜江瞬间觉得她好优秀,就像铿锵玫瑰一样有着强有力的生活态度。
高二,分班后美术班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对这个班也是超级好;到高三时,班主任作为英语老师需要去英国学习半年,而班主任一职由地理老师来担任。
至于回学校的时间,没有学生知道。
有一天上美术课,所有同学都在画室画着速写,听到有人在门外大喊“班主任回来啦,班主任回来啦。”
刚开始是姜江以为是初中部的某个老师,也就没有理会,后面看到是个灰头土脸的同班同学时,以为在开玩笑,因为她们经常打来闹去,假传“圣旨”好几次,大家都想到了“狼来了的故事”,看了一眼后大家都低下头继续弄各自的画了。
过了一会儿,姜江听到同学们的笑声、闹声,一抬头发现班主任就站在自己的前面(姜江位置在画室中心的大桌边,恰巧挡住教室门口)。
姜江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条件反射的放下速写板站了起来,然后叫了班主任一声。
听到姜江叫了班主任后,她身后的同学回过头来,看到真是班主任,瞬间都停下了手中的笔,纷纷围着班主任座在一起,和班主任聊天一直到放学。
姜江也不画了,她仿佛还没有回过神来,明明之前地理老师说班主任还有一个月回来,大家都数着日子的等着,现在一个月不到,班主任突然出现,她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班主任和同学们聊天,嘴张张合合,时不时会有一阵阵笑声传来……
记得小郑同学写作文用了这么一句话——“书就像光,人就像奥特曼,所以有了光,奥特曼才会有无穷的力量。”
有时候班主任就像那束光,而自己和同学们就像奥特曼,打得赢怪兽却赶不上时间,飞得到宇宙却追不上距离,班主任的回来,默默的治愈了一直被否定的大家。
高中,姜江认识最多的就是政教处的老师们,对她来说政教处的杨老师给了她塑造自己的机会,如果不是他估计现在的姜江只是一个想做却不敢去做的小女孩。
他给了姜江做学生会副主席的机会,也是他慢慢教会了姜江如何去管理三个部门,如何面试播音员,与各大政教处老师聊天,组织篮球赛、组织扫墓、组织足球赛并担任足球队的拉伸小教练,姜江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永远向前勇敢迈步。
阚老师也是姜江映像最深的,他给了自己当播音员的机会,也是自己的化学老师,在这个地方姜江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了一大堆朋友,你们都是姜江的人生启蒙导师。
姜江很庆幸能够在自己的青春里遇到你们,她现在才变成了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此篇是感谢各位老师曾经为各个学生付出的心血)
姜江在昆明练美术时偶遇一位算得上是导师的老先生。
每次她去买画材时都会在公交车停下之后过一个天桥,天桥两边是对比;由于一边是文具店一条街,一边是学校,所以形成了一边全是卖教辅的,另一边全是卖小吃的。
而这次她像往常一样走过天桥时,她和同画室的朋友,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大概70岁,他盘腿坐在护栏边上,眼睛被松弛的皮肤压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写满了世间的沧桑。
边上有个小菜篮,带轮子的那种,但里边没有菜,旁边的地板上铺了一块正方形大小的红布,上面是一排书,看了书名是同一本,他和底下的那些书贩们不一样,他卖的是自己写的书。
那本书叫《陈年旧事》,那个菜篮估计就是他装书的工具。
这时走过来一对情侣,姜江看到他们蹲下来,拿起其中一本书问书的内容。
姜江也跟着走过去蹲下来,听老者和年轻人介绍自己的书,小情侣问了之后没有买,姜江花了30元把书买回家了。
姜江觉得每一本书就像作者的小孩,每个作者都想让自己的小孩找到好的归宿,当然作者本人也一样,书的第一页有老先生的赠言和签名。
书中的内容是他年轻时的经历,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就是他边上的同事、朋友,读这本书的时候,你能真实的体会到那个年代才特有的情怀和感觉。
那是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的,可能是因为现在每个城市的平均幸福指数偏高,而在书中的那个时代,幸福指数只在生活中,而活下来和吃饱饭就是想都不敢想的幸福,当时的幸福指数和现在的幸福指数是两个时代,不能对比的两个时代,这个时代对于书里的人来说是一场天方夜谭,而书里的人,现在剩下的也没几个了,那些期待看到中国被世界接纳、被世界认可的人已经老去,有的人甚至还没来得及看到他们期待已久的事情发生,最终带着遗憾落幕,如果现在他们还在,估计每个老者都会为今天的中国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庆幸自己等到了(PS:看完《觉醒年代》后,那种想让先辈们看到今天的中国那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可能确实是人走茶凉,物是人非,但我的理解是:若品茶中人一味加水保持一壶茶的热度,那么这壶茶注定寡淡无味,到头来没了清香,这壶茶反倒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茶凉是因为要换茶,加入鲜鲜的茶叶,没什么不好的,这让人们更好的品到其中的味道,以至于人走后还会留有余香,那么这壶茶也就完美了,人会一直走,也会一直来,茶会凉,但泡茶人心中,茶永远不会冷。(当然每一个人读这段话的感受不一样,如果你觉得我是在说茶那便是茶,若说的不是茶,那便是心中有茶,而茶里有意)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经不是原来的人,人生如酒宴,觥筹交错间,早已光阴荏苒,物是人非,倘若现在的一切是故人所期待的,那么物是人非对于他们来说是好的,时代变迁,昨日之事不可留,往者已矣。
每一种相遇都有它的道理,姜江和这位老人也是一样,或许就是因为买了他的这本书,让她觉得每个人只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你什么时候做,都不算晚吧,所以姜江也决定,把自己的某个愿望实现。
像老先生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美国画家兼作家的摩西奶奶著作的图书《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里面有一句话说:“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恰当的时候,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为你高兴的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八十岁。”
时至今日,四年过去了,姜江也不知道天桥上的老人去哪里了,那一辈的老人们各个都有梦想的,而他的梦想大概是想让更多的人可以读到他的书,卖出去一本他就成功了一点。
有些时代特有的精神,会在不知不觉的去影响一些人,只是你未曾发现,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人,素不相识却一见如故,此时是2021年7月1日,中国建党100周年。
小时候说要仗剑天涯的你,最终还是丢了马、断了剑,捡起了鸡零狗碎的生活,自己的梦想终究没能实现。
(高三感慨颇多于是手写下了这些,大二的时候将手稿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到电脑上,回过头来看,大致细节都已记不清,如果不记录下来也许真的会忘记还有这些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