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chapter 27 ...

  •   Anne不由看向夏洛克,“什么?苏伊士运河事件?”
      显而易见,Anne当然不可能会知晓,这场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中东战争。

      而夏洛克的声音相当冰冷无情,“19世纪,英法投资建造埃及苏伊士运河,持有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而到了1956年,埃及总统投向苏联,并宣称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于是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出兵,迅速占领了苏伊士运河。”

      夏洛克面无表情的继续说道,“但在美国、苏联的介入施压下,英法不得不向美国的压力屈服,撤兵退出埃及。”
      由此可见英美的同盟关系有多徒具虚名。

      毫无疑问,美国是为了本国利益——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双方阵营对抗争夺。而在这场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显然不愿与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引发矛盾,使他们倒向苏联,而削弱美国在冷战中的国际地位。
      因此,美国转而向盟国英、法施加压力,逼迫其停火撤军。

      而这场苏伊士运河事件,被称为‘英国的滑铁卢’,曾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至此崩溃瓦解。
      数百年间称霸世界的英、法帝国,沦为二流国家,美苏霸权真正主宰世界。

      此时,夏洛克看向麦考夫·福尔摩斯,他语气冷峭漠然,讽刺着这位英国政客,“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说,苏伊士运河事件令英国政府颜面尽失,无数英国政客,从认为英国无所不能,变成了认为英国什么也做不了。”
      一代英国人丧失了日不落帝国的骄傲与荣誉。

      而这场受到美国胁迫,令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丢尽了脸的苏伊士运河事件,显然被英法视作奇耻大辱。
      英美关系出现恶化,法国与美国更是时有冲突。

      Anne听见夏洛克继续说道,“越南战争期间,美国自1961年起,多次呼吁盟国联军支援。”
      “而英法却始终拒绝出兵越南。”
      “法国更在北约,坚决反对美国武力干涉越南,使美国无法动用北约力量对越南发动军事行动。”
      而英法两国在越南战争上对美国的反对,显然正是因为苏伊士运河事件的结怨。

      而随着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形势持续恶化,美国不得不数次请求英国出兵支援。
      甚至在英国明确拒绝派遣军队进入越南战场后,美国不得不退求其次:希望英国能向越南派出即便是一个廓尔喀佣兵团也好。

      出身尼泊尔的廓尔喀佣兵团,其英勇忠诚悍不畏死,在一战中名震欧洲,扬名宇内。
      并且他们极为擅长山林交战与游击战。
      正是因此,美国才极力希望英国派遣英军麾下的廓尔喀佣兵团,出战越南。
      而英国却再次以国内反战为名婉拒。
      美国对此事数次请求支援,英国始终不予同意。
      最终美国狼狈结束越南战争。英法算是勉强报了苏伊士运河的一箭之仇。

      夏洛克看着他面前的那位大英政府,“多方势力对肯尼迪遇刺一事都提前知情,难道军情六处(二战后,MI6负责国防与外交相关国外情报,军情五处负责国内事务)对美国情报灵敏程度,还要逊于古巴吗?还是由于苏伊士运河事件的仇怨,对美国总统将被行刺一事,视而不见?”

      麦考夫对咨询侦探扣来的这一顶重罪的帽子,却似乎不予承认。
      Anne听见他优雅的说道,“夏洛克,这种事可不能胡言乱语。”
      “而且,MI6在五六十年代,确实处于薄弱与不利形势下——”

      英国政府特务头子推卸道,“毕竟当时‘剑桥五杰’中的三人,都身份败露逃往了苏联。”
      “以至于英国情报机关和外交部全部焦头烂额,狼狈不堪。上下排查到了几乎难以为继的程度。”

      ‘剑桥五杰’——这五位在英国堪称传奇的苏联克格勃间谍,出身剑桥大学与英国上流贵族,却有着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受到克格勃秘密招募,并在二战中立下不菲功绩。

      而其中1951年逃往苏联的——‘剑桥五杰’盖伊·伯吉斯与唐纳德·麦克林,都曾受到军情六处重用,并在外交部担任要职。
      以至于此事败露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情六处的功勋局长——做出二战中盟国最大情报贡献的斯图尔特·孟席斯,都不得不因此事引咎辞职。

      而在1963年,‘剑桥五杰’的第三人——哈罗德·菲尔比的苏联间谍身份败露。这位父亲是英国伯爵的剑桥优秀毕业生,更是在军情六处担任高级要职。甚至被MI6掌门人视作接班人。
      这简直是让人哄堂大笑。
      曾重用这三人的前军情六处局长斯图尔特·孟席斯,被人们骂作简直是个蠢驴。
      而英国军情六处和外交部,因为这三起间谍事件,可谓是在全世界都丢尽了脸面。

      因此,那些年间,英国情报部门的内部排查极为频繁的进行,而英国当时又适逢处于帝国崩溃时期,可谓内外交困。因此麦考夫所说的军情六处当时处于衰弱期,倒不算是谎言。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对于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逼迫英国的艾森·豪威尔政府,英国情报机构几乎未能起到什么作用。

      只不过夏洛克刚才的质问是真是假,大英政府自己心里显然很清楚。
      然而他怎么可能会对此事毫无保留呢?

      此时,Anne显然也正等着他接下来的回答。
      而麦考夫则对Anne说道,“关于肯尼迪的遇刺事件,英国情报机关确实事先并不知情。”

      大英政府先生将英国完全摘出来,然后将除此之外的所有真相一一道来。
      “美联储与军工联合体、南方石油财团勾结,决定扶持符合他们利益、听从指令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上位,除掉肯尼迪。”

      “而射杀肯尼迪的枪手奥斯瓦尔德——这名曾在苏联定居,并与克格勃多有联系的古巴裔年轻人。事实上是一名为FBI工作、打入苏联情报事务的双料间谍。而胡佛下令奥斯瓦尔德,刺杀肯尼迪。”
      麦考夫此时娓娓道来的模样,在Anne看来很有几分转开话题的意味。

      而他正接着说道,“而奥斯瓦尔德事实上早已被苏联怀疑,他常年受到克格勃监视窃听。因此苏联通过窃听奥斯瓦尔德,得知了肯尼迪将会遇刺一事。”
      “古巴与苏联当时正处于蜜月期,苏联将此事知会了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他们显然十分乐见这件事发生。”

      麦考夫此时没说的是,英国情报机关,正是通过窃听苏联方面,而同样事先知情了刺杀事件将会发生。
      不过当时别说麦考夫还没有出生,都不是鲁迪叔叔有权掌管MI6的时代.

      “而美国黑I帮,”麦考夫说道,“奥斯瓦尔德射杀肯尼迪的步.枪,正是黑I帮人士交给他的。”
      “胡佛与黑I帮高层合作,而美国黑I帮早就恨透了肯尼迪,当然愿意与之配合。”

      麦考夫看着Anne,再次又说起博林家族的后裔——波尔蒂·爱德华【道格拉斯】。
      “在他父亲航班失踪去世后,波尔蒂便始终怀疑FBI是幕后黑手。而在1977年,他的母亲与兄长也因车祸去世,波尔蒂再次怀疑是FBI下毒手。因此他为了调查真相,加入了CIA.”
      “而他确实查明了两次谋杀事件的真凶——FBI中胡佛留下的亲信,以及冬山帮的首脑巴尔杰。”

      “但与此同时。”
      麦考夫话锋一转,“他同样在暗中调查肯尼迪遇刺案的过程中,发现CIA牵涉其中——他们事先知情,却视若罔闻。放任刺杀之事发生。”
      “事实上,1982年,CIA之所以派他去冬山帮卧底——这是一项无比危险的任务。”
      “波尔蒂是想借此案为家人报仇;而CIA,毫无疑问,是想让他去送死。他们显然察觉了他对肯尼迪遇刺案的调查。”

      麦考夫对于这些事,当然没什么需要隐瞒的,“而波尔蒂·爱德华在此等情况下,为了保住性命,开始与军情六处合作。当时是鲁迪叔叔招募他进入MI6的。”
      “最终,爱德华成功完成了任务,覆灭冬山帮,并打击了FBI. ”
      “而在这之后,为了避免CIA再次对他不利,爱德华接受了鲁迪叔叔与军情六处的庇护。离开美国,移居英格兰。”

      此时,麦考夫对Anne抛出了个新秘密,“而来到英国,化名道格拉斯的波尔蒂·爱德华,之所以如今会如此富有——”
      “事实上,是由于他哥哥当年在他们父亲死后,为了保护家人,不得不与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幕后黑手,有所苟合。”

      麦考夫的话显然引起了Anne的关注。
      而麦考夫这时对着夏洛克,嘴角再次勾起了个略带讽刺的笑容——
      “夏洛克,如果你当时在赫弗城堡进入CIA系统查证波尔蒂·爱德华信息之时,能够思虑严谨的、去继续详细查证他哥哥肖恩的资料。你会发现,肖恩·爱德华在1974年,美国军工股最低时,买入了大笔军工企业股票。”

      “而仅在第二年,随着冷战时期第二阶段——美国国防预算与武器支出的大幅提高,军工股迅速飙升。”
      “肖恩1974年买的那几只股票,在短短几年间,翻高了近百倍。”
      而这显然是因为,在1973年,随着越南战争结束与石油危机,军工企业差点走到了破产的边缘。而美国军工联合体,当然不可能接受此事发生。
      于是他们渲染冷战危机、操控国防军费支出,使军工企业再度兴旺发达。

      毫无疑问,每当军工股价跌落,军工联合体就会操控危机事件,甚至是战争——
      冷战结束、柏林墙倒塌,军工股下跌。于是海湾战争爆发,军工股再次疯涨。
      进入新千年,军工指数跌落。接着911爆发,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军工股再次迎来高峰。

      麦考夫看着Anne说道,“在那起航班失踪事件之前,康纳·爱德华对总统遇刺案的调查,已经有所进展,其中就包括军工联合体高层与胡佛牵涉其中。”
      “而肖恩也从父亲那里获知到此事。”

      “可在他父亲死后,肖恩不愿母亲和弟弟再因此案遭遇不幸。因此他不得不向军工联合体投诚,而这些他在飙升前购入的军工股票,则是军工联合体对他所表示的诚意。”
      可是在1977年,他和母亲还是因支持种族平权,而死于非命。
      “而波尔蒂作为爱德华一家仅剩的一人,继承了家族全部遗产,包括这些在1980年代,飙至顶峰的军工股票——”

      麦考夫话音未落,夏洛克的声音却已经打断他。
      夏洛克看向Anne,面无表情的问,“你还要听他胡扯到什么时候?”

      他转向麦考夫,“你所谓英国情报机关「不知情」的肯尼迪遇刺案,导致越南战争全面升级,使越南超过380万士兵与平民死亡。”

      而这还只是越战导致的直接死亡人数,其他危害更是难以计数。
      越南战争遗留的‘橙剂’后遗症,后患无穷。越战所造成的上千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无数越战老兵崩溃自杀,穷困潦倒。越战毁了整整一代人。

      赫弗城堡那起枪杀案中的道格拉斯和鲍德温。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都是肯尼迪遇刺和越南战争的受害者。导致他们的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个人的命运在历史洪流的裹挟之下,如沧海一粟,仿佛不值一提。

      而美国国内在反越战过程中所引发的暴.力冲突,无辜民众的丧命。致使美国国民情感的严重割裂,造成一代人的迷茫堕落,混乱分裂。

      而所有这些事件——肯尼迪遇刺,越南战争,反越战冲突丧命,水门事件……这些几乎将美国人心目中的自由民主文化破坏殆尽,使人们对美国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失望透顶的混乱恶行——
      导致一代美国人的心理与人性被摧毁了。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美国连环凶杀案飙升至顶峰。出现了无数心理病态的连环杀人魔。
      人们杀人变得似乎毫无理由。

      而这全是因为世界上的政客和上位者们,为了攫取他们的利益,将平民的人命视作筹码。将人类世界拽入地狱。

      此时,夏洛克盯着Anne,“你还要继续听他混淆视听、废话连篇吗?”
      他目光沉冷锐利的看着她,心里的那根怒气凝起的线仿佛已经到了临界点。如果她不能给他一个他想要的回答,夏洛克心中的愤懑恐怕将会完全无法压制。

      但Anne却像是依旧未受到他的言语影响。
      她面对着麦考夫·福尔摩斯,似乎仍然和他有话要说。
      Anne想着,她确实还有一件事情想要问麦考夫·福尔摩斯。
      而且这事和咨询侦探相关,所以她希望夏洛克能暂时保持安静,等她先问完话再说。

      因此她面向着麦考夫,连视线都没有看向夏洛克,口中则像是略带敷衍的对咨询侦探说道,“你先等等——”

      夏洛克认为她的表现,似乎无论他说什么,对她来说都毫无意义。他不值一提。

      这只让夏洛克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幼年时那样——无论他怎么努力观察、思考、推理,总是永远赶不上麦考夫。
      他从来都不是福尔摩斯家最聪明、最出色的那一个。永远都不是。

      他看着麦考夫脸上挂着的虚假笑容,觉得他一定又在讽刺他是个笨蛋。
      而夏洛克相当冲动急躁的性情,让他此时只觉得——
      不管有没有道理,他心里的怒火一定要发出来。他绝不会自己忍着。

      于是他看向身体倾向麦考夫的方向,正要与他讲话的Anne.
      夏洛克嗓音沉冷严苛,语速像是开枪一样对着她口出恶言,“你和亨利八世所掀起的宗教改革,造成72000名反对者被杀。”
      他看着Anne和麦考夫,语速极快,出口伤人,“你们如此畅谈无碍,志同道合。或许是因为你们和制造战争的那些人没有区别,都是为了谋求利益、不惜千万人命的政治投机者。”

      他声音落在贝克街221b,仿佛所有空气都凝滞了。
      而Anne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嗓音冰冷,“所以我不是被砍掉脑袋,投下地狱,受火刑焚烧了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chapter 2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