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别离 ...
-
春闱刚过,薛尚书就派人传了口信,说不必担忧。果不其然,没过一月,放榜下来,报喜的讨彩的恭贺的接踵而至,门庭若市。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比起六年前的凄惨景象,真不可同日而语。他亦或明或暗的懂得,这个进士及第的称谓,虽然饱读经书他自认为是实至名归,免不了有薛府的打点在里头。其中的意思,自然是在朝堂上相互有个照应,待薛吉成年后世袭了官职相互有个扶持。这结党营私、官官相护的道理,在长安城讨了多年生计的他,如何会不懂?也就是一笑而过。依常人看来,他在薛府教过书,或多或少算是薛尚书的半个门生。他也就逢年过节照常备一份薄礼,送至尚书府,表表门生的心意。其余的事,向来是秉公处理,不曾有过偏袒半分。薛府敬重他的为人,并不强求。渐渐的两家有些疏远,情谊也淡了下来。
白驹过隙,如是二十载。朝廷格局陡转疾下。外重内轻,藩王势力日益坐大,对帝都的威胁不言而喻。其中,尤以军功著称的瀚州节度使秦元家为甚。朝堂上公然分为两派,削藩与否,争执不休,越演越烈。
兆日十七年,景帝驾崩,泰帝即位,改元照德。秦元甲等四路诸侯,浩浩荡荡前来,驻兵城下,名曰勤王,实则逼宫。眼见得天下局势即将大乱,长安城门紧闭,城内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这一日早朝,文武百官依旧各执一词,喋喋不休。其实招安也罢,决战也罢,年轻的君主不是没有主张,只是苦于无证。盲目的出师或者招降,反而会让藩王掌握道义上的主动;若按兵不动,僵持下去,不免粮草难继,军心涣散。帝都处于两难之中,形势十分被动。
身为御史大夫的他深知此中关键,以不能替君王分忧为憾。子承父业的薛吉却在此事上出奇的沉默,一言不发。同朝为官十载,彼此政见不同,隔阂日深,再难一吐肺腑之言。
每次退朝后,薛吉匆匆都离去,像是在逃避着什么。这一次,若有所思、埋头疾走的薛吉,拐过内廷深红的高墙,险些撞到一个人的身上,退后一步,抬头看清来人的模样:“先生,不,御史大人。”
仿佛被这样官样的话灼伤,他回敬道,“薛家三代忠良。为何薛大人在削藩之事上回避立场?”
薛吉尴尬的笑道:“御史大人说笑了。”躲闪着那样雪亮的眼神。
他正色道:“薛大人手握兵符,对朝廷存亡关系重大,怎能以玩笑态度视之?”
薛吉心中一凜,既然先生都这么说,皇上自然也是怀疑的。只是,只是……他猛然下了决心,压低声音,抖出真相:“秦元家,秦元家,就是秦唯啊。”
秦元家就是秦唯?那么,传言中同样骁勇善战的秦氏夫人,难道就是,难道就是……
小凝?!
十五岁的小凝对他说,要去寻找全部的天空。没想到时隔二十年,她还是回到这个牢笼,不得自由?
薛吉一摆蟒服,错身而过,交错的瞬间,低语道:“薛氏誓死,不负吾皇。烦请先生,静候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