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送别 ...
-
朱琳琅在心里贼贼地笑了一下,哎,可惜这里没人懂她的梗,自娱自乐一下也不错!
来的是李东阳的四弟李东溟和他夫人。
李东溟是李东阳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李东阳仅存的弟弟。
李东阳兄弟四人,他是老大。老二和老三是李东阳的同母胞弟,皆早逝。李东阳和李东溟感情也很好,历史上,李东阳绝嗣后,过继了李东溟的儿子李兆蕃。
朱琳琅和李家兄妹三人一起来到了正堂。
“四叔,四叔母!”李兆同兄妹三人挨个同李东溟夫妇打招呼。
朱琳琅脑子一抽,也跟着喊:“四叔,四叔母!”
喊出口之后,朱琳琅立刻意识到不对。
“四……师叔,四师叔母!”朱琳琅硬着头皮,在众人或惊讶或忍笑的表情中纠正了过来,顺便在心里念了一段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众人不禁笑了起来。
李东溟也是个随和的人,和蔼地对朱琳琅说:“这就是大哥新收的弟子琳琅姑娘吧?我和你师叔母给你准备了见面礼,你瞧瞧喜不喜欢。”
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了个布包,递给朱琳琅。李东溟夫人也从丫鬟手里拿过一个布包放到朱琳琅手里。
朱琳琅心里暗暗感叹,古代人究竟是怎么做到怀里塞东西还让人看不出来的?听说还能塞食物,啧啧。
李东溟送给朱琳琅的是一支毛笔,正好朱琳琅用得上,很实用。李东溟的夫人送给朱琳琅的是一个银手镯,上面雕着花,看着很精致。
“多谢师叔,师叔母!我很喜欢。”朱琳琅笑着道谢,顺便把手镯带到了左手手腕。这是朱琳琅表示喜欢的做法,她头发上就一直戴着师娘送的簪子。
李东溟夫妇对这个落落大方的姑娘很有好感,众人一起吃了顿饭,席间,李东溟对李兆先说:“徵伯,听说你最近读书很是努力,想必明年乡试高中不成问题!”
徵伯是李兆先的字。
李兆先面带微笑谦虚了一番,心说:有这么个严厉的师妹日日盯着,敢不用功吗?听说昨日师妹从园中折了一段细竹,拿着匕首在院子里打磨,他怀疑师妹莫不是以后要在他背不出文章的时候拿竹子抽他!
还有,原以为学五日可以休息两日,谁知道这“两日”也是个坑!十五日背诵十四篇文章,这里面可没说把休息的四日刨掉,任务量在这里,时间自己安排,休息日是否被占用就看自己的完成度了!
想起来都是泪啊!
**********
李东阳最近老听见小儿子在哼着曲子,还隐约能听见什么“男儿当自强”。
今日又听见了,于是便把小儿子喊到跟前,问他在哼什么。
李兆同就告诉父亲,是师姐教他的歌曲,是一位叫做黄霑的词人写的。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一页纸,正是朱琳琅写的歌词。
李东阳打开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的是字体,这是,瘦金体?
上次琳琅在积木拼图说明书上写的好像是隶书,这瘦金体是跟谁学的?
李东阳让李兆同把朱琳琅叫了过来。
“琳琅,你这字师出何人?”李东阳拿着歌词问。
“宋徽宗的瘦金体呀,就是跟着他的字帖学的。”朱琳琅挺喜欢瘦金体这种“侧锋如刀,暗藏锋芒”的风格。
“你还有宋徽宗的字帖?”李东阳惊的声音都大了。
朱琳琅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宋徽宗的字帖在网上十几块钱就能买到这件事,就转而问李东阳:“先生,你喜欢哪个书法家?”
“为师最为喜欢书圣王羲之的行书,若是能得《兰亭序》一观,死而无憾也!”
“《兰亭序》真迹,有传言说是在唐太宗的昭陵里,也有说在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里。流传下来的最接近兰亭真迹的是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的‘冯本’,也叫‘神龙本’,先生想看吗?”朱琳琅问。
“什……什么意思?”李东阳睁大眼睛,觉得脑子不太够用。
“先生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
朱琳琅跑了出去,没多久就又跑了回来,双手把一个册子捧到李东阳面前。
册子的封皮上赫然写着“王羲之 兰亭序”。
李东阳颤抖着手接过,打开册子,看着面前微微泛黄的纸张、一个个颜色或浅或深、大小不一的红色印章,激动的不能自已。
“这……这是‘冯本’真迹?”
“不是,这是‘冯本’的复印版。”朱琳琅掏出手机,对着《兰亭序》拍了一张照片,指着照片给李东阳说:“就是这样的,所以,师父你看到的这个等于是和‘冯本’一模一样,一比一还原。”
之前,朱琳琅已经给李东阳一家演示过照相机的神奇,所以,这么一解释,李东阳就明白了。
“这个册子送给先生了。”朱琳琅大方地说。
她本来是想等自己的毛笔字练得差不多了,就临《兰亭序》,现在看先生这么喜欢,就给他吧。
“这……不可不可,如此珍贵之物……”李东阳大惊失色,连忙推拒。
“不珍贵,买这个册子的钱都不够我平时买一杯……饮子喝。先生若还有其他喜欢的名家作品,尽管告诉我,我两年后会回一次家,到时一并给先生带来。”
朱琳琅毫不在意的样子让李东阳半信半疑,什么饮子这么昂贵?我这个弟子真的是很有钱啊!
朱琳琅不想打扰先生鉴赏名作,主动告辞了,先生今晚估计得亢奋的睡不着了。
**********
三月初一,丘濬一家离京的日子。
朱琳琅前去送行。
丘濬一家要坐船沿京杭运河先到杭州府,再到广州府,最后到琼州府。
弘治陛下特意派人护送丘濬一家回乡。
朱琳琅和丘濬夫妇俩坐在同一辆马车里前去码头。
朱琳琅对丘濬夫妇说,皇上派来护送他们回乡的人里,有些要留在琼州等明年春天种植一种叫做“橡胶”的树,这种树八年后才能长成,然后就可以“割胶”。
“割胶”就是切开橡胶树的外皮和韧皮,然后会有白汁流出。收获的白汁加工后成为乳胶。这乳胶可是好东西,能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用来制作枕头、床垫等。
比如我们现在乘坐的马车,车轮外面裹一圈“胶”,就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马车即便跑的再快,也不会把人颠簸的想吐……
“您二老可得健康长寿,到时候亲自去割胶试试,我还没体验过呢……”朱琳琅小嘴吧嗒吧嗒说个不停,丘濬和夫人一路笑着听着。
朱琳琅同时还给了弘治陛下“金鸡纳树”种子,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治疗“疟疾”,适合生长在云南、广东和广西。弘治陛下表示到时会安排人前去种植。
一路聊着天,码头很快就到了,朱琳琅给丘濬一家备好了各种可能用上的药,包括晕船药,用法用量都写在纸上,一起交给了丘夫人。
丘濬和前来送行的同僚及学生们一一告别。
临上船时,朱琳琅指挥着人搬了一个箱子放上了船。
“他们搬的是什么?”丘濬想要上前阻止,被朱琳琅拉住了。
朱琳琅摊开手掌,手心放着一把钥匙。
朱琳琅认真地对丘濬说:“丘爷爷,箱子里的是保障您和您家人健康生活的东西。您和吴奶奶以后不要操劳,平时多吃点肉,吃鱼也行,多锻炼身体,饭后可以一起去海边散散步,老话不是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反正您二老一定要健健康康的,后年年底就能收到我寄过去的照片了 !”
丘濬已经大致猜到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了,本想要拒绝,但看着眼前泪水在眼眶打转但依然倔强地把手掌摊在自己面前的姑娘,终是叹了口气,收下了钥匙,并向朱琳琅保证会多吃肉,并且会好好锻炼身体。
这孩子,和自己一家人认识还不足一月,这般没来由的深情厚谊委实让人无法理解,也让人难以拒绝这份赤诚。
朱琳琅站在岸上目送众船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船影 。此一别,就是永远。
“姑娘 ,这里风大,咱们回去吧!”秋雨给朱琳琅披上了一个披风。
“随行的人都打点了吧?”朱琳琅转身,一边走向马车,一边问。
“都打点了,一人十两银子。恕奴婢直言,这些都是陛下指派的护送丘尚书的人,即便您不打点,他们也会把人妥当地送到的。”
“我只是,希望他们能再多用心一些。”朱琳琅靠在马车上,闭着眼不再说话。
《明史》中记载:濬廉介,所居邸第极湫隘,四十年不易。
丘濬清廉,所居府第低下狭小,四十年不换。
朱琳琅不止一次去过丘濬家,自是知道丘家是怎么样的条件。堂堂尚书,过的日子实在是太清贫了。
据记载,丘濬去世以后,遗物只有皇上恩赐的物件和多年的藏书。
这一千两银子,应该够他们家在琼州过几年好日子吧!
朱琳琅突然想起,《琼山县志 》中曾记载,成化五年,丘濬因母丧回乡守孝,跟随风水先生寻找葬母的风水宝地。到石山一带勘察地形时,发现连接府城与澄迈的官道中点的茶村附近商客学子络绎不绝,但因地处荒野,人烟稀少,烈日炎炎之下路上竟找不到可供休息喝茶的地方。于是,丘濬捐资在这里搭了一座凉亭,又雇人长期在此烧水施茶,普惠路人。
这银子是给他们养身体的,丘爷爷可千万别捐了做善事啊!
**********
到了约定背书的日子。
李兆先是个纯爷们儿,说到做到,真的全背下来了!
朱琳琅脑袋有点晕,还有点想吐,毕竟她跟着看了十四篇文章!通篇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还是古文!
背完后,朱琳琅给了李兆先十四篇新的文章,时间还是十五日,但有个要求,每日还要把之前那十四篇文章通读一遍,这样能加深印象,不至于前面背完后面就给忘掉。
李兆先虚心接受了师妹的“建议”,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把第一关给过了。
朱琳琅又开始琢磨了:亲自核验李兆先的背书成果这件事,有点自虐呀,得找人分担一下。
可恶,师兄为什么没有媳妇?如果有的话,这事就可以让他媳妇做了!
“师兄,你也该找个媳妇了吧?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呀?”朱琳琅一如既往地直接。
“温,温柔的。”李兆先看着朱琳琅手里的小竹竿,底气不是很足地回答。
温柔?这标准不要太低哦!古代的女孩子里这一类型很多吧?朱琳琅大拇指摩挲着下巴,充满了信心,抽空得同师父和师娘说一说。
眼前的困难还是得先解决!于是,在朱琳琅的贿赂下,李兆同和李晴加入了“鲤鱼计划”。
都是自家人,不偏不倚,一人分七篇,下次背书时开始正式实施!
朱琳琅还允许师弟和师妹在师兄背错或者忘记内容时,拿竹条敲桌子吓唬,不,是提醒他。
李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