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节 发热 ...
-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
腋温36~37℃
口温36.3~37.2℃
肛温36.5℃~37.7℃
(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
[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发热
(1)外源性致热源
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
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③抗原抗体复合物(外源性抗体: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④某些类固醇组织(多为Ⅱ型超敏反应,肝硬化时肝功能下降导致低热)
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2)内源性致热源
一方面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运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
2.非致热源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病因与分类]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暂缺)
[临床表现]
1.发热的分度
低热、中等热度、高热、超高热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
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
体温上升分为骤升型(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和缓升型(见于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
(2)高热期
(3)体温下降期
[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
是指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驰张热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浮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到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6.不规则热
PS①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热型变得不典型或者呈不规则热型;②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