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英王和翼王 ...
-
能让我感兴趣的武将,除了武力值,帅,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位陈玉成长得帅,我才看得下去太平天国一系列战争的资料,说实话,高中历史书上这一段写得太简略了,总共不到五页纸!实际上很有趣的。
陈玉成十五岁参加太平军,中华喜欢用虚岁,实际不过是十四嘛,也就是中二学生,不在正规军里,而是童子军。
史书里,他模样“秀美”,当时中华外国人也不少,见过他的外国人形容,他是“最漂亮的中国人”。
他习武,用的是枪,三十检点回马枪。
他的战术里,也喜欢用“回马枪”,先故意战败,甚至丢弃金银珠宝,等到清军因此混乱拥挤的时候,整队反击杀入。
据说曾国藩(请注意,这位并不爱夸人,眼光非常厉害)对他的评价:【汉唐以来悍者,近世罕有其匹】。
要不是太平军出了叛徒,诱捕了成玉成,以陈玉成的本事,不至于那么容易被抓到。
哎,陈玉成武艺高强,却不懂人心险恶(另外也许是年少成名,他这个人容易得罪人,人缘方面比石达开差多了),他向上保荐,封苗沛霖为“奏王”,哪里知道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会撒谎会装病,把陈玉成和部队断开,趁机抓捕。
陈玉成娶妻,娶的是王秀才家的女儿,但是这位显然不是真爱,皖东三河大捷后,陈玉成遇到了一个武艺好的活泼姑娘:蒋桂娘,这姑娘擅长的是飞刀,爱好是黄梅戏,因为战功升到了女军前队司马。
两人从切磋武艺,到定情成婚——陈玉成不是娶妾,而是“二夫人”,此时,他已经被封为英王。
因为蒋桂娘喜欢黄梅戏,所以这位英王在军中组建了黄梅戏班子““同春社”,这个同春社唱戏最厉害高明的,叫做孟七(他的孙女,就是东皇孟小冬,从流传的照片看,真是美人啊)。
多么玛丽苏的故事!
陈玉成典型的“本总裁只可杀,不可辱”(对,他自称是总裁,我觉得简直要穿越到台湾小言啊)。被俘虏后,敌人叫他跪,他慷慨激昂的说:尔胜小孩,在妖朝第一误国庸臣。本总裁在天 ~朝是开国元勋,本总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跑。在白云山踏尔二十五营,全军覆灭,尔带十余匹马抱头而窜,我叫饶你一条性命。我怎配跪你?好不自重的物件!
对叛徒,他骂: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耳!
——这一点没说错,这位叛徒苗沛霖不到一年,就被自己部下杀了。
陈玉成死,是惨死,凌迟处死,枭首示众,以快人心。
对付陈玉成的刽子手,技术方面出神入化(我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形容才好),三天,一千多刀,才死。
两位夫人,迎来了不同的命运。
王夫人,被一个清军小官霸占了,儿子虽然艰难养大了,但是毕竟亲爹是著名反贼首脑,后来他出家为僧。法名遇缘。
蒋桂娘逃了,靠打工种菜养大儿子,后来儿子儿媳贫病交加死去,她又独立抚养大了孙子。
就残虐度,翼王石达开也差不多啦。
陈玉成擅枪,而石达开则是拳法高手,著名招数“连环鸳鸯步”“ 弓箭装”“悬狮装”。为人正直,此人文采出众,相当有武将风的帅: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 ,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石达开率领的部队只余下六千多人,弹尽粮绝,于是他决定舍命以保全他们(愿一人而自刎,全三军以投安。宥我将士,请免诛戮),但是他放弃自己的自由,被押解走后,骆秉章背弃了他答应石达开的条件:其部下缴械投诚后,骆秉章发路票遣散四千余人,尚有二千人安置在大树堡寺庙,骆秉章在一晚上将他们全部剿灭。
骆秉章后来上报朝廷,并没有把石达开为了下属甘愿死的事情写出来。
骆秉章评价石达开: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首恶中最狡悍善战。
曾国藩多次败在石达开手里,最惨的一次差点跳水自杀了。
悲壮的是,以石达开的武功,以部下对他的忠心,他本可以逃生,但是为了部下,他决定相信自己的敌人,用自己的命换属下的生。
石达开绝对不傻,内部斗争里,他都躲过去了,要是对方是苗沛霖这种人,估计他也不敢信;但是对骆秉章……骆秉章任职的地方,吏治清明,同时想办法减税,努力避免贪官欺压压榨百姓,甚至用封赏换富人多捐钱,维持财政。总体来说,他是个清廉正直的人,所以,当骆秉章命人竖起投诚免死的大旗,石达开愿意相信他。
但是,有的人一生正直,却唯独一件事欺骗了你。
石达开是凌迟,死的时候不过三十二岁。
临死前,成都将军崇实要问话,但是这人声音低,听不清。石达开就昂头怒目视,崇顿气沮语塞。
旁边的就是已经七十岁的骆秉章,赶紧开口曰,石某今日就戮,为汝想,亦殊值得。计起事以来,蹂~躏~数省,我方封疆大吏,死汝手者三人。今以一死完结,抑何所恨。
石笑曰,是俗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今生你杀我,安知来世我不杀汝耶。
如果骆是纯粹的坏蛋,就好站队了——可是他不是。
我国对士大夫的诚信要求其实是很高的,无信,一个士人首先就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其它事情上,骆秉章都没有任何可以被指摘的地方,唯独处理石达开这件事,不知道骆秉章午夜梦回,会不会后悔。
个人觉得,骆秉章大概很矛盾吧,他是个好官,封疆大吏、湘军统帅,清廉到不可思议!左宗棠已经很清廉,遗产是两万五千两白银,骆秉章死后,就八百两白银。
这钱少到什么程度,少到不够他办丧事!
崇实看不下去,赞助了五千两,才够骆秉章侄子扶柩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