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江南四大才子 ...
-
朱厚照躺在”遛娃神器”里,被宫人推了过来。
朱琳琅忍俊不禁:“殿下,这车是小孩子坐的,你已经是大孩子了,这个车不太适合你。”
“是吗?可惜我小时候没坐过。”已经年满四岁的朱厚照略带忧伤地叹了一口气。
朱琳琅被逗乐了,说道:“殿下这也算是坐过了。”
朱厚照张开双臂让宫人把他抱了出来,站在手推车旁,摸摸车篷,遗憾地说:“那我还是不把这个带到你府上了,留给弟弟和妹妹吧!”
“殿下又要去我府上?”朱琳琅有些惊讶。
“那当然,你都回来了,我自然要和你回去。”朱厚照一脸理所应当的表情。
朱琳琅:“……”
殿下你莫不是忘了皇宫才是你家?
朱琳琅带着朱厚照回到郡主府,决定中午去顺天府最有名的酒楼“福满楼”吃饭。
福满楼有道招牌菜叫“三事”,是由海味(海参、鲍鱼或鱼翅)加上肥母鸡、猪蹄筋三种食材混合,加入调料小火慢煨而成的,和佛跳墙有些相似。
朱琳琅很喜欢这道菜,朱厚照也喜欢。
朱琳琅带着秋雨和杨柳一起到了福满楼,朱琳琅来的频率还算高,小二对她也比较熟悉,立刻把她们往二楼雅阁请。
楼梯口正对着的一间雅阁门半开着,她听见了李兆先的声音。朱琳琅让秋雨和杨柳先去点菜,自己则上前敲了敲门。
李兆先在和两个人聊天,听到敲门声,三人一起朝门口望去。
朱琳琅见状推门笑着走进去,对李兆先说:“师兄,我看见你在这里,来打声招呼。”
李兆先立刻站起来,刚要对朱琳琅身边的朱厚照行礼,又忍住了,只问候一声“天才公子”。
朱厚照点点头,很有太子的派头!
李兆先介绍说:“师妹,这两位是来自苏州府的祝兄和文兄,文兄陪同祝兄来参加会试,顺便来家中替他们的友人唐寅给父亲送信。他们二位明日就要离京返乡,我特在此为他们饯行。”我可不是逃避读书出来玩乐的!
好家伙!要是我没猜错,这两位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允明和文徵明!
我师兄出息了,以前混京城纨绔圈,现在已经成功晋级,和大才子们交上了朋友!
朱琳琅对两位相貌平平无奇的大才子行礼:“两位公子好!我是朱……”
“咳咳!”眼看师妹又要自报姓名,李兆先急忙阻止。
朱琳琅收到信号,立刻改口道:“我是李侍郎的弟子,无意打扰二位公子和师兄聚会,只是有件小事需与师兄相商,不知两位公子可介意?”
看着两位活生生的大才子,朱琳琅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祝允明和文徵明都表示不介意,李兆先跟着朱琳琅出了雅阁。
“师妹,有什么事吗?”李兆先好奇地问。
“师兄,这两位看着就是青年才俊,把乡试、会试的真题和答卷让他们也各抄一份吧,想必对他们会有很大助益,顺便让他们回去后给唐寅和徐祯卿也共享一下。嗯……模拟题和你的答卷也让他们抄一份吧,再给他们分享一下你的学习经验。”朱琳琅兴致勃勃地说 。
“四大才子”里的祝允明十九岁中秀才,参加了五次乡试,才于弘治五年中举。之后七次参加会试均不第。这回才是祝允明第一次来京参加会试。
文徵明更是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直到嘉靖二年,以岁贡生身份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
唐寅现在正在家一边红袖添香,一边备战乡试,“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四大才子”中最没存在感的徐祯卿,现在才十五六岁,不知道有没有开始准备科考。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三十三岁就去世了,是四大才子中最早过世和寿命最短的。
所以,“养生”这回事吧,还真是……见仁见智!反正朱琳琅不养生。
下次会试要是能把四大才子聚齐就好了!虽然朱琳琅并没有收集癖。
李兆先惊讶地问:“你认识他们?”
“不认识,只知道他们的名字,都是有才之士。”文徵明的字现在应该还没练好,否则给我写一幅字,该多值钱呐!
李兆先一脸的狐疑,朱琳琅见状就说:“师兄就听我的吧,他们以后肯定感激你!不好让人家久等,你赶紧进去吧!”
说罢,朱琳琅就牵起朱厚照去了隔壁雅阁。
**********
“李兄此话可当真?”听了李兆先的话之后,祝允明和文徵明都激动不已!历年乡试、会试题,这么难得的资料,李兄竟然有?居然还带答卷!
“实不相瞒,那些都是我师妹向陛下求来的,我也是受惠于师妹。”李兆先面露愧色。
“敢问李兄,令师妹是何人?”祝允明惊讶地问。
“明安郡主。”李兆先答道。
“可是那位发现玉米、土豆和红薯,研制出可预防天花的‘牛痘’的明安郡主?!”祝允明和文徵明已经无法描述他们的惊愕之情,他们本就打算这次回乡后接种“牛痘”。
只是,他们想象中明安郡主比较“接地气”,同刚才的“师妹”有些对不上号,但那位“师妹”确实也很平易近人,完全让人想不到居然是高高在上的郡主!
“正是!”其实这些只是我师妹做的一小部分事情而已!李兆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李兄,冒昧问一句,可是郡主吩咐我等可抄录一份?”文徵明问道。
“没错,师妹说还希望文兄、祝兄你们回去后能把资料给唐寅和徐祯卿也共享一下。师妹听说过你们的名字,称赞你们四位都是有才之士。”李兆先答道。
祝允明和文徵明兴奋地面色通红。
文徵明略显惭愧地说道:“郡主谬赞了!凭白蒙受郡主大恩,我和希哲理应亲自拜谢郡主才是。” 希哲是祝允明的字。
“不必,郡主是性格随和之人,向来不太讲究这些虚礼,二位兄台无需放在心上。”李兆先觉得师妹应该没有“施恩图报”的打算,很多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她都不甚在意,好似做事全凭心情,想给就给了。
“那某就却之不恭了!”文徵明和祝允明拱手。没想到此行能有这番大的造化!
此时,小二敲门进来,一边把托盘里的三道菜摆上桌,一边说:“三位公子,这是本店招牌菜:三事、酥鸡和油炸烧骨,都是朱小姐平时喜欢吃的,朱小姐请公子们也尝尝。三位请慢用!”说完便退下了。
文徵明和祝允明一起看向李兆先。
李兆先沉默两息,说道:“朱小姐就是郡主。”
两位大才子恍然大悟,齐齐起身朝门口方向一拜:“多谢郡主!”
**********
朱琳琅这次特意把白凉粉带来了大明,指导着府里的厨师把果肉果冻做了出来,打算用来招待小朋友们。
朱厚照快乐地吃了两碗草莓果冻后,被奶娘制止了。
朱厚照抹抹嘴,决定去琳琅的先生家再摘些草莓吃。
朱琳琅张罗着把下午小孩们吃的果冻、蛋糕等食物都准备好之后,发现跟屁虫不见了,问了之后才知道是去摘草莓了,也没太在意。
朱琳琅从行李里把向日葵种子翻了出来,金葵庄园就要名副其实啦!
朱厚照提着一小篮子草莓,带着李晴回来了,朱琳琅有些意外。
“琳琅,师妹心情不好,不想嫁人。”朱厚照说。
朱琳琅无语加震惊。
朱厚照经常见朱琳琅喊李晴“师妹”,自己就跟着也喊“师妹”了。
朱琳琅现在顾不上纠正称呼,疑惑地问李晴:“嫁人?你不是才十三岁吗?”
李晴低着头说:“今日有师兄来拜访父亲,师兄走后母亲悄悄跟我说是来提亲的,不过父亲没有同意。”
“给谁家提亲?”朱琳琅问。
“山东孔府。父亲说太远了,没同意。”李晴抬起头看着朱琳琅的眼睛里已经蓄着泪水:“但我怕下次他们再来时父亲就会同意,师姐,我不想去山东,也不想嫁人,我就想和父亲、母亲,咱们一家人在一起。”
朱琳琅好像听说过,在古代的一些大家族里,为了表现出对自家女儿的看重,会在男方第一次上门提亲时选择拒绝。
朱厚照提着篮子站在旁边,边吃草莓边看朱琳琅和李晴聊天。
“居然下手这么早!”朱琳琅愤愤地说。
“师姐你说什么?”李晴抽泣着问。
“师妹,别哭了,我下午就去劝你爹娘,争取不让你嫁到孔家!”朱琳琅拍拍李晴的肩膀,让人带李晴去吃果冻,自己则回房间查起了收集的资料。
中午,平时听故事的那些小孩们都来了,朱琳琅招呼大家吃了一顿“儿童快乐餐”。
“郡主姐姐,这个炸薯条真的是土豆做的吗?土豆这么好吃吗?”有个小女孩问。
“当然,等以后土豆丰收了,咱们就能买到了,到时候我把薯条的制作方法告诉你们,你们就可以让家里做了。”朱琳琅笑着回答。
“那这番茄酱怎么做?”有个小男孩问。
朱琳琅想了想,说道:“改日让兆同从家里摘一些番茄带来,我教你们把番茄种子提取出来,你们回家种上,以后不光能吃到好吃的番茄,还能制作番茄酱。”
“太好了!”小朋友们很高兴。
用餐完毕,朱琳琅让人把那一长串企鹅玩偶抱了出来,小孩子们一个个睁圆了眼睛,有孩子兴奋地喊着:“企鹅,真的是企鹅!”
朱琳琅把企鹅一个个从绳子上解下来——她用绳子拴住一只只企鹅的脖子才穿成“串”,分给大家。一人一个,朱厚照也分到一个。
“郡主姐姐真厉害,真的把企鹅带回来了!”一个女孩说。她一直以为那句话只是郡主姐姐随口说说。
朱琳琅大笑:“这不是真的企鹅,是假的,真企鹅很大的。”
“下次郡主姐姐会把假北极熊带回来吗?”有孩子问。
朱琳琅:“呃……不行吧,北极熊没有企鹅好看,下次带熊猫吧。”
“熊猫是什么?”杨慎问。
“我知道!”朱厚照大声回答,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我的帽子就是熊猫。”朱厚照很骄傲。
“杨柳,你去把我的熊猫帽子拿过来。”乐于分享的朱厚照小朋友对侍女说道。
趁杨柳去取帽子的功夫,朱琳琅又给大家科普了“食铁兽”强悍到爆表的武力值,重点宣扬了它作为蚩尤坐骑的“辉煌”曾经。
朱厚照戴上取回来的熊猫帽子,惹得大家纷纷赞叹:“好可爱呀!”人可爱,帽子也可爱,可爱的人戴着可爱的帽子,可爱暴击!
大家都对下次的“熊猫”充满期待。
朱琳琅还给大家各发了一张之前拍的“课堂”照片,照片里的每个孩子都拍的清清楚楚。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拿着照片回家了。
趁朱厚照睡觉,朱琳琅和李晴、李兆同一起回了李家。短短一段路,两只企鹅吸引了不少路人好奇的目光。
朱琳琅把师父和师娘喊到书房,面容严肃地表示有要事相商。
“琳琅,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李夫人笑着开口。
“先生,我听说孔家让人来提亲了?”朱琳琅问。
“正是,你师兄……我有个弟子叫陈玉,现任监察御史,娶了孔氏女,今日也是他来为孔家闻韶提亲。”李东阳答道。
“孔闻韶会是第六十二代衍圣公”,朱琳琅直接问:“师妹嫁给衍圣公会对先生的仕途有帮助吗?”
“为师岂是那等卖女求荣之辈!”李东阳面色涨红,略带薄怒。
“先生,我读过师妹的墓志铭。”朱琳琅的话如同一枚重弹砸向水面,李东阳和李夫人顿时目瞪口呆地望着她。
朱琳琅看着李东阳,面色平静地说道:“是先生你亲自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