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河流的故事01 ...
-
自周婷婷从昏睡中醒来后,便很少再出门了,至少季予玫又很多天没有再看见她到外面来玩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离新年越来越近了,气候也越发的寒冷,泥土地上结了霜,变得很是坚硬。村子旁的那条河面上也偶尔浮过几片薄冰,这个时间的河水冰冷刺骨,河边少了夏天时的那份热闹,显得寂寥了很多。
除夕夜很快就到来了,在现代化电力的支撑下,整个村子都显得亮堂堂的,有几户人甚至在自家门口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来增加喜庆的气氛。
除夕夜也是团圆夜,一天到头,无论在怎么忙碌,在这一天里,外出工作的年轻人也会想尽办法回来与家人团聚,过好这个年。
…………
“鱼来了,来了!快让开!”
温暖的灯光下,姥爷端着一煲鱼汤从厨房出来。原本在沙发上揽着季予玫看电视的季予玫的母亲——冯端静立刻站了起来,企图从季予玫姥爷手上接过那煲满满的鱼汤,然而却被老人灵活的绕过。
老人端着鱼汤笑呵呵的道:
“你来干什么?别捣乱,你看好玫玫就好。”
待鱼汤上桌后,季予玫的父亲帮忙把碗筷摆好,姥姥也从厨房出来,带着笑说了一句:
“年年有余!”
丰盛的年夜饭便就此开始,电视里也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将气氛渲染得更加喜庆。
晚饭后便是一家人围着电视开始家长里短的时候,毕竟是年难得的一次团圆聚会,一家人聚在一起总有很多话要说。他们聊着工作,聊着生活,聊着季予玫这学期的考试成绩……时间很快就到半夜了。
和家人一起守岁的季予玫有些犯困,姥姥看见后从身后拿出一个红包递给她,满脸笑意的催她去睡觉:
“把红包压枕头底下去睡觉吧。”
季予玫贴在母亲身边一手挽着父亲,接过红包后摇了摇头:
“我还不困,姥爷讲个故事吧!”
听见季予玫的话,姥爷才把目光从电视上那些喜庆的歌舞上转回来,应着外孙女的央求:
“好好好,姥爷这就讲个故事。让姥爷好好想一想……讲个什么样的故事好呢?”
姥爷看着季予玫的目光有些偏离,看上去像是在回忆什么:
“那就讲姥爷年轻时在车队遇到的那些故事好了。”
姥爷年轻的时候是运输部队的士兵,跟着部队去过很多地方,经历的地方多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故事。
…………
“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很冷,我开着车正在往内地赶,你姥姥当时就坐在我车上。那时候的路很偏僻,不好走,一路上也很荒凉,几乎没多少人家,往往要开很大一段路才能到休息点。路上不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有灯,到处都黑乎乎的,只能看到车灯照着的那一小段路。
在盘山路的那一段,我看见路边有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在招手。我以为是前面车队掉队的人,便想着停车载她一程路。毕竟这大晚上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天上还下着雪,她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在这里歇一宿儿多危险啊。
我正打算停车的时候,你姥姥像是着魔了一样朝着我大喊:‘开快点!冲过去!’我被这么一吓唬,不小心踩上了油门就这样开过了那个女人身边。”
季予玫忍不住开口询问:
“姥姥为什么不让停车啊?”
大概是时间过去太久远了,回忆起那时候的经历,姥姥的脸上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神色,依旧带着笑摸了摸季予玫的头发:
“听你姥爷继续讲就知道了。”
季予玫把目光重新投向姥爷,只见姥爷笑呵呵的端起茶几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才继续道:
“这一脚油门冲得有些远,我本想倒车回去找那对母子的,结果你姥姥让我看前面。”
听到这里,注意力一直在电视小品节目上的季予玫父亲也忍不住转过头来开口问道:
“前面有什么?”
“前面有个抱着孩子的女人站在路边招手,和我之前看到的那对母子一模一样。车灯的光有些刺眼,我有些看不清她的脸。不过这个时候,我也不敢去看她长什么模样了,也不用你姥姥提醒就开过了这一段路。
开过她身边后,她又会出现在前面的路边朝我招手。吓得我只能加速开过她的身边,那一路我都没敢放缓车速,直到后面快开到部队设立的车站后,那个女人的影子才从路边消失。”
季予玫听得起劲,听完后,还追问:
“姥爷,她为什么跟着你们啊?”
“鬼追人,谁又能知道原因呢?这些东西总是会毫无由头的缠上生人。”
这次是姥姥替姥爷回答的,其实这个问题季予玫姥爷也不是很能答得上来,如果让他回答外孙女的这个问题,恐怕也只能摸摸脑袋答一句不知道。
“唉……”
冯端静轻轻的叹了口气,对着父亲的故事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爸,你这老掉牙的鬼故事早对我讲过几百遍了,现在又来对玫玫讲,当心吓着她。”
季予玫父亲——季元伟,笑着剥了个橘子,然后把剥好的橘子瓣一半递给了妻子,一半递给了女儿:
“端静,你就放宽心吧,咱家玫玫胆子大着呢,哪那么容易被吓到。你说是吧,玫玫?”
季予玫顺着父亲的话重重的点了点头,表现自己的勇敢。
“行了,我也不和你们父女俩争了,爸,你换个故事吧,你年轻的时候那些鬼故事我都听腻了。”
冯端静再次叹了口气,然后从丈夫手里拿过了电视遥控器,打算换个节目,她不太喜欢联欢会上的歌舞,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年年都是这些,早腻味了。
“那好吧,我再讲一个故事,绝对是你没听腻的。这是我小时候听大人们讲的传说故事,可久远了。
是有关我们这村子旁这条河的故事。
相传,在非常久远的过去,这条河还没这么大也没这么宽,河边的村子里有一户很贫困的人家。这户人家里的丈夫死得早,留下妻子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在这两个孩子刚懂事没多久的时候,他的母亲病重了。于是家里的担子都压到了这两个还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他们兄弟俩每天天没亮就要背着背篓上山砍柴,然后把砍完的柴拉到集市上去卖。哥哥力气大一点儿就多砍一点儿柴,弟弟力气小一点儿就少砍一点儿柴。就算兄弟俩很努力的砍柴,但那些柴卖的钱也只够生活,完全没有钱去给他们母亲看病买药。
他们母亲也只是在熬着日子,那时候穷人的日子苦啊……
有一天,这兄弟俩像往常一样,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背着背篓上山砍柴去了。这天,他们走得比平常远了许多,也砍了更多的柴。到最后装了满满一背篓的时候,弟弟忽然发现他背不动他的那背篓柴了。他的那背篓里像是装了整整一背篓的石头那样沉。
哥哥见状便来帮弟弟背,结果哥哥也背不起来这背篓柴。兄弟俩很奇怪,明明背篓里装的柴和往常一样,没多也没少怎么就背不动呢?
兄弟俩在原地商议了一下后,决定把背篓里的柴分出来一些,减轻一些重量再背试试。他们先从背篓里抱了一把柴出来扔到地上,结果还是背不动;再抱一把柴出来,依旧背不动……
到最后,他们终于能背动背篓的时候,背篓也已经成了空背篓。而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的背篓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颗珠子。
那珠子流光溢彩的,一看就是价值连城的好宝贝。
这兄弟俩撞大运捡到了这样的宝珠,都乐疯了。于是柴也不砍了,想着把这颗珠子卖了,家里就有钱了,母亲的病也能治了。
弟弟背着空背篓就想往山下走,聪明的哥哥连忙拦住了弟弟,他怕他们背着空背篓下山被人看出端倪。虽然年纪小,但哥哥见识可不少,怀璧其罪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于是他们便在装着宝珠的背篓里装上蓬松的草,再在表面盖一层柴,装作砍了满满一背篓柴的样子下山回家了。
他们回家后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知道后精神都显得好了许多。母亲把那颗珠子藏在了米缸子里,准备过几天她亲自带着两孩子去卖掉这颗珠子。
然而第二天,哥哥在开米缸准备做饭的时候,发现他们家的原本空荡荡的米缸竟然全部被米塞满了。他把米缸里的宝珠拿出来,放入了空水缸里。很快,空空的水缸便被水填满了。
哥哥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和弟弟,一家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不卖掉这颗宝珠了,就把它留在家里,他们可以把宝珠变出来的米拿去卖掉换钱。
因为这颗宝珠的存在,渐渐的,这家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起来,母亲的病也被治好了,一家人幸福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
要知道,这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这户人家就孤儿寡母的,孩子只会上山砍柴,哪来的那么多钱治病?哪来的那么多米?这些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村子里有个地痞无赖猜这两兄弟是哪天上山捡了什么宝贝才富了起来的,所以在一天夜里偷偷的去了他家偷东西。但他运气不好,恰好被哥哥发现了,于是被揍了一顿扔了出来。
这地痞无赖宝贝没偷到,反而挨了一顿打,于是怀恨在心决心报复那户孤儿寡母。他跑去村里贪心的财主家里报信,说这俩兄弟得了个价值连城的好宝贝偷偷藏在家里。
那贪心的财主一听:这天底下竟然还有我没有的宝贝?那俩穷小子也配有宝贝?
第二天,这大财主就带着好几个家丁去了那户人家,母亲带着哥哥刚好外出了,家里只有弟弟一个人在。这大财主带着人就闯进人家里把弟弟一顿毒打,要求他立马交出他家的宝贝。一边逼问也一边带着人搜他家里。
弟弟年纪小,挨不住,而且眼看着财主带的人马上要搜到那宝珠的位置了,于是他只能哭着带着财主的人去找那宝珠。
见到那流光溢彩的宝珠时,财主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直呼三声:好宝贝!
呼完便立刻要上手去拿,哪知弟弟趁着大家的目光都在那聚在那宝珠上时上前一把将宝珠抢过塞进了嘴里。
财主气得跺脚:
‘给我把宝贝掏出来!’
家丁们按住了弟弟,都伸手去掏他嘴里的珠子,掏来掏去,那颗珠子忽然被弟弟吞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