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大炼钢 ...
-
家里乱七八糟不成样子,再也没有一点吃食,连菜干都被收走了。自留地也不再是自家的,都属于村里的菜地。
这次来搜粮的大多是村里日子不好过的懒汉或者穷的过不下日子的眼红人,他们跟着搜查对满村跑,谁家大概有多少粮他们心里都有一本账。
张小花有气无力的坐在堂屋一声不吭,谌秀秀妯娌几个心情也不好,以往虽然吃不饱饭粮食不在自己手里掌握但毕竟还是自家的。
小孩子们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穷人孩子早当家农村孩子五岁就能做家务。家里粮食没了都知道这是要饿肚子了呀,往后再也不能吃饱饭。
一直到下午家里男人回来,女人们才面露悲伤,事情已成定局,男人们也不能和政策对抗,能做的只有服从。
张小花告诉几个儿子从下个月开始还是让他们在食堂吃,这些粮食绝不能进了其他人的嘴。这个月因为粮食全上交了,看谁敢不让家里几个男的吃食堂?
从晚餐开始就在食堂吃饭,做到的都是村长亲戚。每户人家都端着个碗去食堂吃饭,说是能让每个人都吃饱饭。这下大家敞开了肚皮,长久以来缺吃少喝,这下吃撑到走不动路。
第一顿饭做的有声有色,白米饭管饱,在村里收上来的鸡杀了一只了炖了一大锅汤,不知道在谁家收上来的腊肉炒着青椒下饭的很。现在是吃萝卜青菜的季节,一大锅水煮萝卜没得跑。
张小花和村长媳妇关系好,李辞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打到了肉。这打菜也是需要技巧的,不喜欢的人来吃饭,手抖一抖肉就没了。菜是定的饭没有限制,李辞都吃了不少,大丫二丫自从长这么大就没吃过饱饭,李辞都担心他们吃坏了。
第二餐食堂餐水平下降了很多,但是相对于村民以前的生活水平来说是很好的。菜还是一个人一碗,基本上见不到很多肉,白米饭少多是红薯管饱。这样就够了,常年吃不饱饭的村民们都很满足。
村里的猪现在都算集体财产,到了杀年猪的时候一杀就是好几头。好家伙那场景还是真的热闹,屠夫都请了两个。村里有一口特别大的锅,用来做杀猪菜最合适不过。因为过年都是在食堂吃的家家户户都不许开火,自从杀猪之后这些日子都吃的很好,大多数村里人认为和过年也没得差。
而这个时候很多人体会到了吃大锅饭的好处,之前村里决定办大锅饭动员村民时候说的人人吃饱饭真的做到了。说是敞开肚皮吃,等仓库里的粮食吃完了国家会派粮下来。国家分不分粮过来不知道,只有守仓库的和村里几个领导知道村里的粮食不多了。
今年上面要求报的粮食产高,报低了的要挨批评。村长跟着其他的村子报了个中等水平,无功无过。但现在的生产水平确实不行,交完公粮都不够村里人分,更别说留有余粮。开办大食堂后一直这么敞开肚皮吃,村里是撑不了多久的。
几个主张办食堂的人已经感觉到不对,村长去县里要了几次粮得到的回复都是先把村里的粮吃完,国家的粮很快就会下来。但是如今断粮已经迫在眉睫却没有半点消息,村长只好决定整顿食堂减少口粮分配。
冬天不干活每天只吃两顿,也不再是管饱让人敞开肚皮吃,而是每家每户都有定量。这样一来很多人就表示不满,说好了管饱的现在这样还不如自己在家开火。闹也闹了吵也吵了,但是没用,办大食堂是大势所趋。
不止梨花塘村,很多的村都办了食堂,再想要解散食堂是不可能的。家里有工人的还好点,但是工人做的多是体力活,干得多也吃的多,没有多少粮能补贴家里。
李辞现在也是经常挨饿,能吃饱的时候还好,饿了的人鼻子比狗都灵,她想偷摸着吃点东西都难。李辞已经想好了,家里那间没人住的房子她想搬过去。一个人自在的很,也没有离家很远,就挨着后院。
因为最近的一系列事情,张小花都没分出心思来偷摸着做买卖。且今年的生意也不好做的紧,现在口粮都交给村里,经济来源都没了,谁还有心思买这个买那个的。
李辞想跨过年她也有五六岁,自己住也没问题。于是她主动找到张小花:“奶,我觉得咱家的那个房子还是需要有人守着,粮食什么的都必须藏好。而且这样和梁叔做交易也更方便。”
张小花看了李辞一会才出声:“你是想一个人住进后院的那间房?”
李辞知道直接承认更为好,只要不影响张小花的利益,她根本不会因为考虑到李辞的安全不让去住。家里人也都不怎么在意李辞的安全,李良顺偶尔问一下他,李澍也是看在李辞比较聪明稍微有那么点关注。
怕张小花同意,李辞只好利诱说:“梁叔那最近可以换粮食,家里的那些细粮已经被拿去换了红薯。”
张小花听到这就同意了,相住就住吧,反正这间房平时也是空着,又不怕李辞偷东西。“你相住就搬过来吧,这里没有床,你自己想办法。”
有了这句话李辞就开心了,用一点零食就能让家里的哥哥们把自己的床搬过来。那个床虽然很窄,和学校的床有的一拼,但是好在能够一直睡到长大。再过几年是个什么样的光景谁又能知道呢?
在一家眼睛冒火的情况下李辞高高兴兴的住进了“单间”,大丫二丫帮着收拾房间,李辞又稍微装饰了一下,一间温馨的小房子就出现了。如今李辞带着大丫二丫让她们两赚了一点钱,小有存款的两姐妹对李辞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还是嫉妒三丫在家的待遇,可是谁让她有本事。三丫都说了,只要听她的慢慢的存点钱,以后腰杆子硬,就是出嫁了也说得起话。现在姐妹两还得和三丫搞好关系,这样才能跟着赚钱。
大丫坐在光秃秃的床上一脸担心的说:“三丫你一个人住在这怕不怕,和我们住在一起多好呀。”
二丫连声附和:“是呀,三丫这房子在院子外,多危险。”
“我一个小孩子没什么危险,再说了这个门也修的很结实,我从里面锁上没人能打开的。”
“那好吧三丫,既然你想过来住。以后还是多去我们房里,一个人害怕也可以去住。”
小孩子们没有为这间房想太多,但是赵二妹和刘大妞就担心这间房从此被三房占据了去。与此相对的是谌秀秀的好心情。她自认为这间房是三房的了,怎么都压了大房二房一头。
一九五八年踏着轻快的脚步来了,而梨花塘的村民们已经闹粮荒了,仓库里没有余粮百姓们每天饿着肚子比没办大食堂的时候还难熬。村长被烦的不行,一遍一遍的去询问县里的领导,得到的结果永远是再等等。
香椿树已经发芽,榆钱也是一种美味,槐花更是香甜。饥饿的村民们把能吃的东西都弄回来吃了,实在吃不饱的就只能喝水。
春耕都没有力气,两头牛也干不来地里所有的活。在这种吃不饱饭的时候人们没有一点热情干活,人人都想着偷懒磨洋工。
等到拖拖拉拉的把地种完已经误了很多植物的生长时间,所以今年的作物生长注定不好。去年冬天挨家挨户的收走了铁制品,这不今年说是要选人去炼钢。
村里的树都被禁止砍伐,这是炼钢要的。
刚好春种完村长带着村里的男人都去了炼钢的地方,因为原料不足要求各家各户都上交矿石和燃料。
矿石没有就交铁器 ,每家规定交三斤。木料也有要求,一家得交五十斤。这可把村里人愁坏了,如今买铁制品都是需要工业券的。属于自家的木头可都是有用处,做房子打家具样样离不开木头。
张小花把希望寄托在李辞身上,她打心底认为三丫还是有用处的,自从搭上姓梁的这条线再稀罕的东西都能弄到手。张小花不客气的和李辞说:“三丫,家里需要铁矿和你梁叔说一声。”
“奶咱家要买铁矿?这能有卖的吗,还不如买块铁板呢。”
张小花气得倒仰,这要是好买又得买她还求这个死丫头?“你去和他说吧,说不定会有的,他那么本事。”
李辞这回偏偏还就不想让张小花如意,少赚点是小事,让她认为自己什么都要为她弄到就是大事了。“我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