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前夫 ...
-
接连的意外,让猝不及防的张平久久难以平静,陈玉玲也没奢望让她一时间就想明白弄清楚,日久见人心,只要现在的陈玉玲在,她终会看清舅舅一家,看清张菁菁的真面目。
回了卧室的张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而陈玉玲洗漱之后就躺下睡着了。
今天,陈玉玲打了一场胜仗,不仅躲过了那场决定她人生走向的噩梦,还把歹人送进了派出所,她的人生也不会再像书里那样往后全是阴霾,她的天空,变了。
明天,陈玉玲该去上班了,她要养好精神去面对明天。
第二天,闹钟刚响,陈玉玲就起来了,她穿上昨天就找出来的劳动布蓝工作服,拿上印有河海车造厂字样的搪瓷缸和铝制饭盒,把它们装进自己军绿色的斜挎布包里,还把爸爸送自己的那支新钢笔塞进了布包的内夹层里。
看着镜子里自己这么一身打扮,完全一个八十年代的工厂女工样儿,是走在工厂的人群里就会被瞬间淹没的类型。
以前的她爱美,哪怕是第一天去厂里上班穿的也都是当下最时髦漂亮的衣服,用的是定制的印花玻璃杯,到饭点就回家吃饭,办公室里倒是放了套工服,可上面都积了老厚一层灰了。
陈玉玲这么一身打扮去上班,还是头一遭呢。
陈玉玲出门的时候,妈妈还没起来呢,这也是妈妈第一次没起来给她做早饭。
想来妈妈昨天受了太多的刺激,昨晚肯定没睡好,陈玉玲没有叫醒她,让她多睡会儿,然后自己拿着一只大碗下楼去早点摊买了油条、芝麻饼和小米粥,油条五分钱一根,芝麻饼四分钱一个,小米粥就更便宜了,陈玉玲带的那个大碗装得满满的,人家才收五分钱。
陈玉玲把妈妈的那份早饭放在餐桌上,又拿防蚊罩盖上,等她醒了就能吃。
因为家里离工厂很近,所以陈玉玲连自行车都用不着,直接就走过去了。
陈玉玲工作的部门是后勤保障部,大到生产机械的采买,小到工厂食堂的菜单管理,都归着他们部门管。
工作虽然琐碎繁杂,可这也是一个几乎能跟厂里所有人都能打到交道的部门。
陈玉玲一路上遇到很多跟她穿着同样工服的工友,大家边走边说笑着,陈玉玲混在他们中间,有一种自己不是穿书而来,而是本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的错觉。
陈玉玲走进后勤部的时候,办公室里已经来了一位同事,李姐,正埋着头在写什么呢。
“李姐早啊!”陈玉玲一边跟她打招呼一边朝自己座位上走。
李姐抬起头看了好几秒才确定跟她打招呼的人是陈玉玲,“玉玲,你今天咋穿起工服来了?我都没敢认!”李姐表示很惊讶,“不过这工服穿你身上还真就不赖,好看!”
“谢谢李姐。”陈玉玲随她妈,生得好看,穿什么也都好看。
这个时代,上班没有打卡一说,全凭自觉,没一会儿,办公室里的人就来齐了,后勤部总共五个人,除了李姐,还有后勤主任张国清,以及比陈玉玲大四五岁的陈倩倩和刚结婚不久的洪大林。
张主任刚进来就开始给他们下安排了。
“小陈,你去二车间找王主任确认一下,上次他们说要采购的磨机到底需要几台?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
“小李,你去食堂例行检查一下吧。”
“新郎官,你去一车间跟刘主任说一声,他们车间的工人宿舍卫生也太不讲究了,尤其是这几个人的,再脏乱差可就罚钱了!”说着递给他一份名单。
“你们完事了赶紧回来,今天有新人来,事儿多,大家辛苦点。”
然后,张主任就拿着几份文件去找领导签字去了。
留下一直等待被安排的陈玉玲,孤零零的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
原来传说中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是真实存在的……
以前的陈玉玲或许喜欢这样的安排,可现在的陈玉玲知道厂子的未来并不明朗,她还要帮着爸爸一起改变厂子的命运,还要给“前夫”好好上一课呢。
所以,张主任签完字回来之后,陈玉玲主动上前,“张主任,下面还有什么工作您尽管安排给我,我保证完成任务!”
张国清眼睛瞪的溜圆,不敢相信这话是从陈玉玲口中说出来的,“你上星期不是跟我说你爸这周不在,让我给你少安排点活吗?”
自己竟然说过这话?书里只写了自己在厂里上班一直很顺心,可没写她原来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工作顺心的啊!
“张主任,我那话不是真心的,我收回,您就当我没说过,您是怎么对他们的就怎么对我,您看行吗?”以前的陈玉玲在工作上利用过身份特权,现在的陈玉玲不能再知错犯错。
张主任眼神变得柔和起来,“你爸不在,你倒是懂事了。”
“谢谢张主任夸奖,张主任,今天厂里来新人,我带他们去仓库领东西呗!”陈玉玲主动请缨。
“行吧,记得做好登记。”张国清把员工登记册找给她。
陈玉玲一把接过登记册,“谢谢张主任,保证完成任务!
张国清以前顾忌着陈玉玲是厂长女儿的身份,对她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她不碍事,少干或者不干他也就由着她,幸而陈玉玲除了懒些并没有其他毛病,不过像今天这样主动道歉还主动要工作安排,还是头一次。
“这丫头,难道是以前看错她了?”张国清忍不住嘀咕。
陈玉玲翻开员工登记册,在上面找到了“前夫”的名字,上面清楚记录着他的家庭住址,家庭关系以及其他个人详细资料,后面还有他的个人签名和手印。
果然,在他自己填写的这些资料中,有些内容并不符实。
书中的陈玉玲后来是靠着开报摊勉强维持生活的,虽然不爱看报读书,可守着个报摊,难免接触一些各行各业的新闻热点,前夫后来也多次上过报纸,上面有对他的专访。
书里写到,前夫在专访中亲口说自己当初不惜假借亲戚的身份才成功进入河海车造厂,而如今,自己不仅买下了河海车造厂,还把它改造成镜城数一数二的民营厂。
那时的他说这番话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成功,是草根逆袭之后的骄傲和自豪。
那时的河海车造厂早已几番改头换面,也没人追究他当初假冒之事,只会让人感叹他如今的成功。
而现在,河海车造厂还是陈厂长的国营厂,前夫还只是个未逆袭的学徒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