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母亲固执 女儿守活寡 ...

  •   第10篇母亲固执女儿守活寡
      1946年,北平白塔寺附近,有一个小绒线铺,名字叫“祥记”,按当时北平人的习惯,绒线铺就是卖小百货以及文具纸张的小商店,它的特点是,经营面积不大,但货物齐全,人民生活,过日子,离不开它,祥记仅一间店面,但每天光顾的客人很多,有时超过百人。
      祥记掌柜姓王,家有妻子,一儿两女,雇用一个伙小刘,这一年王掌柜49岁,大女儿22岁已出嫁,二女儿17岁,小儿子13岁在读初中,伙计小刘18岁。
      有一天王妻与丈夫商量二女儿婚事,丈夫主张过一两年再说,二女儿刚17岁,太早!妻子反对,她认为:二女儿闲着没事,爱上柜台上帮忙,她和小刘在一起,店面很狭窄,两人售货,来来往往,大男大女,挤挤碰碰,没事两人就闲聊天,她发现,小刘对二女儿有点意思,而二女儿,似乎对小刘也挺在意,每次由院内往柜台上送饭,特意给他夹点好吃的,小刘吃饭时,她在柜台上值班,二人挺亲热,日子长了,怕出事!
      王家是北平市北边,昌平县人,王在20岁左右,开始在昌平县附近,做起货郎生意,来北平早市上趸货便宜,然后在昌平县农村,走村串户去贩卖,生意挺好。
      王在35岁时,觉得货郎太辛苦,且赚钱不多,想在北平市内开个小店,有了这个想法,他就开始物色地点,经朋友介绍,找到了这座普通的院落,当时该院子并没有铺面房,他是先租了两间房,然后再与房主人商量,将临街的那间房,改为铺面房,房主人同意,但要增加房租,双方谈妥后,找来瓦匠施工,就是现在的这个祥记商店。
      小店开张后,很受附近居民欢迎,但他发现,顾客需要的商品有很多种,他准备的货品种少,客人有时高兴而来,败兴而去,于是他受到启发,店可以小,但货必须全,这样才能吸引顾客,他很快增加了货的品种,果然顾客多了,生意好了,但他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于是他又在隔壁院内租了两间房,把家从昌平县农村搬到北平来,那年他38岁,大女儿已经11岁,能给他帮些忙了,二女儿6岁,单纯地跑来跑去,送一件东西,也可以了,小儿子刚一岁,他妻子要看孩子,还要买菜做饭,也很忙,但还可以应付,主要是生意比较好,生活稳定,粗茶淡饭,也很满足,因为比乡下生活好多了,全家人在一起,很高兴。
      大女儿在19岁的时候出嫁了,仍然嫁到昌平县乡下,当时也是王妻子的主张,她认为:农村有土地,是根本,过日子踏实,城里作生意不牢靠,有个兵慌马乱的,连饭都吃不上,大女儿婆家有20多亩地,比较富裕,她放心了,大女儿出嫁了,二女儿14岁了,主要由她帮父亲看门面,一年下来,王决定:要找个伙计,帮忙,因为二女儿是个女孩家,早晚要出嫁,因为货物品种日益增多,他的主要精力必然要放在进货上,看店卖货主要依靠二女儿不妥。王正在思量,碰到了给他改造门面的那位瓦匠师傅,闲聊间,提到找伙计之事,瓦匠师傅说:我儿子去正合适,他今年15岁。
      第二天,瓦匠师傅将儿子带来,给王掌柜看,让儿子叫:王大爷!他儿子小刘,小学毕业,记个帐,打个算盘,没问题,经过交谈,王比较满意,并提出三条店规:一是,全天站柜台,必须站着,不许坐!如身体不适,要请假说明,坐或卧,要到后边房间去;二是,不得与顾客争辩、顶撞,更不能与顾客吵架;三是,身上不允许带钱,回家去或由家中回店,兜内之钱当面掏空、点清、记帐,存在柜上。这些店规,小刘频频点头,并向王保证,一定尊守!
      小刘经王掌柜带领三个月后,已经能熟练地接待顾客了,各种货物的售价也全部记牢,从此王掌柜的主要精力放在进货上,站柜台销售基本上交给小刘了,只是在顾客较多时,二姑娘过来帮帮忙。
      王掌柜主要抓住进货这个环节,因为它是赚钱的根本,进货是很有讲究的,第一,是货的品质,伪劣假次的不要;第二,是价格,价格太高不合常理的不要;第三,是地点,距离太远的不要,对方能够送货上门的最好;第四,是付款时间和方式,一批压一批的方式最好,即先放一批货在店内,待货售完,进下批货时,再付上批货款为最隹。这些进货经验和窃门,以及每种商品进货的价格,王是不会告诉小刘的,这是商业秘密,也是经商的绝窃。
      王掌柜主要抓进货,柜台上的销售给了小刘,二姑娘经常过来帮忙,小刘每天三餐饭,也是二姑娘来送,两人正在青春发育期,经常接触,不免有些想法,小刘想:我长大了,有钱了,也开这样一个绒线铺,多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又干净,多好!比我爸爸当泥瓦匠强多了,泥瓦匠又脏、又累、风吹日晒,又挣不了多少钱,不干!二姑娘接触小刘之后,觉得特别愿意和他在一起,和他在一起特有精神,有时两人售货,转身时互相碰了一下,她感到脸红,心跳!
      小刘和二姑娘一天天在长大,他俩每天接触的时间在增加,两人的大脑在思考,这一切均被王掌柜之妻,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她想:这个二丫头,还是早点将她嫁出去,不然小刘得了势,我们的铺子,早晚得姓刘了!
      王妻主张:二姑娘早点出嫁,而且要嫁到昌平县乡下,那样才有根基,过日子踏实,王掌柜不完全同意妻子的主张,但也不便多说,二女儿的婚事,就由她去办吧!
      自从王妻要嫁二女儿的主意定下来后,只要家乡有人来,她就委托人家,帮二女儿找婆家,事有凑巧,仅三个多月,就有人给二姑娘作媒来了,媒人介绍:对方姓黄,家有十多亩地,一儿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家中仅有个一儿子,初中毕业,现在乡里小学教书,学校离家很近,骑自行车20多分钟就到,男方今年20岁,与二姑娘相差三岁,正相当,如王家同意,双方可见个面,相看相看!
      王妻一听,大喜过旺,满口答应,她同意由媒人相看,对方无残疾等毛病,就可交换八字,合婚,然后再订婚,喝喜酒,三个月之内,择日完婚!
      王妻的主张,正合黄家之意,黄家为什么急于给儿子娶媳妇呢?因为他儿子与寡妇表嫂私通。
      黄有个外甥,自幼父母双亡,自打十二岁起,跟着舅舅生活,外甥19岁时,黄给他娶了媳妇,三年后,外甥暴病去世,留下一岁多的一个男孩,黄为了避嫌,将后院三间柴房,整修了一间,给寡居的外甥媳妇母子二人住,但事与愿违,自己的儿子琛经常往后院跑,与表嫂私会。
      这一年琛18岁,他表嫂比他大两岁,虽是农家妇女,却颇有几分姿色,她喜欢这个表弟,而且表弟又是初中毕业,在乡里小学教书,也算是出人头地,琛也喜欢这个表嫂,特别是表哥去世后,他非常可怜她们母子,有机会干力气活什么的,就给予一些帮助,日子一长,双方都有一个想法:他们两人结婚多好!琛有一次对父母流露出这种想法,父母坚决反对,并怒斥了他,责令他,以后不许再上后院去!
      琛一气之下,想:我生米给你煮成熟饭,看你咋办?
      琛再去后院,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表嫂,表嫂立即与他拥抱在一起……
      开始,琛去后院会表嫂,还是偷偷模模地,后来就公开地、大摇大摆的去,甚至通宵地睡在表嫂房屋里,琛父知道后,气急败坏,将他阿斥、痛骂一顿,琛一声不吭,琛父责令他:今后不许再去后院!琛说:你把我绑起来,我就不去了!气的琛父混身打哆嗦,大声斥责:丢人现眼!琛说:让她嫁给我,敲锣打鼓,娶进门,就不丢人现眼了。最后琛父干瞪眼,没辙!后来与妻商量,抓紧给他娶个媳妇,拴住他!
      黄家娶媳妇,王家聘闺女,很快举行了,琛满心的不高兴,王家二姑娘心中茫然,一头雾水,晚上入洞房了,琛一看新娘子,个头不高,微胖,相貌平平,心想:比表嫂差多了,不理她!二姑娘心想:他对我怎么样?看看再说吧!
      新婚的一夜,琛未和二姑娘说一句话,不理她,自已蒙头大睡,二姑娘心中明白了,也后悔了:我当初就该坚持嫁给小刘!
      琛很少与二姑娘说话,有空就往后院跑,二姑娘审视这位表嫂,其风姿与娇态,非一般女子可以与之相比,她简直就是一个狐狸精,我这辈子完了,跟琛闹吧,没用!他爸妈也管不了,忍吧,何时是个头啊!再说,这个狐狸精也不会放过他啊!怎么办?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回娘家,找小刘去!
      主意已定,照办执行!只过了一星期,二姑娘收拾了一个小包裹,借口买些梳妆用品,与公爹要了一些钱,然后向公婆告假回娘家,公婆问她去几天?她回答:您问琛去!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二姑娘回到娘家,含着泪向母亲诉说,当她妈知道,一个星期,姑爷没碰女儿一个手指头,心中后悔极了,泪流满面向女儿赔罪,但已晚矣!
      二姑娘仍像未出嫁时一样,帮助妈妈洗衣做饭,帮助小刘售货,但她多了一件事,就是没人时,向小刘诉苦,而且在诉苦中向小刘展开进攻,仅几天的时间,她后悔地表示,当初不应答应这门亲事,而应嫁给小刘,小刘听后,又高兴,又害怕,怕惹出事非来,但二姑娘不怕,心想:他可以跟表嫂亲热,我为什么不能和小刘亲热,终于在二姑娘回来十天左右,她和小刘就开始拥抱接吻了……
      他俩不敢,也没有条件,作出更深爱的动作,也只能是拉拉手、拥抱、接吻,既使这样,也被二姑娘弟弟看见了,她弟弟告诉妈妈说: 二姐和刘哥像电影那里样了,两人楼着,让我看见了。
      她妈和她爸商量怎么办?她爸主张:劝阻、制上;她妈主张:不可声张,装作不知,但要严加防范,不要发生不可收拾的事。后来她姐姐回娘家,知道此事说:这叫夫妻不相爱,一个与表嫂通奸,一个偷偷搞情人,责任不在他俩,在于双方父母。她妈她爸听说此话,明知自己不对,也不加争辩,只好默认!
      时间到了1950年,北京解放快两年了,二姑娘出嫁已经四年多了,她在婆家呆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两个月,北京解放的这段时间里,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不断被人们接受,特别是新思想主张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当时在北京上演的评剧小女婿和刘巧儿,这两出主张自由恋爱的戏,风靡一时,北京各商店为招揽顾客,用收音机安上大喇叭,经常播放这两出戏,该两出戏的戏词,大人小孩都会背,好多人还会唱,琛和二姑娘两家父母,也被该两出戏感染,很自然地反思,他们对子女婚姻包办所产生的恶果,一次二姑娘的姐姐回家来,姐姐给妹妹出主意:你跟琛提出离婚!这个主张,被妹妹接受了!
      婆家在昌平县农村,办离婚手续也必须到该地政府有部门办,二姑娘没想到的是,离婚手续办的特别顺利,特别快,她到婆家提出离婚的事,公婆满口答应,琛与她同行,办手续的路上说了很多话,首先向二姑娘表示歉意,然后解释说,我们俩的不幸是旧的婚姻制度造成的,并鼓励二姑娘说:你是一个很好的姑娘,勤劳而善良,找到合适的对象也不难,予祝你今后幸福!二姑娘听后想:这小子挺会说话,不愧是初中毕业,怪不得那个狐狸精喜欢他!他俩到办事处,说明来意,主管人员对他俩分别询问了一下情况,然后拿出一个表格,让他们填写并签上名字,最后拿出两份离婚证书,写上他俩名字,盖上公章,每人一份,就结了。他俩分手的时候,琛还客气的说:你什么时候来昌平,顺便到家中坐坐!
      二姑娘边走边想:结婚四年多,没有办离婚一路上说的话多!这小子也够坏的!
      二姑娘离婚了,她与小刘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王妻不担心结婚的问题了,但仍担心三个问题:一是他俩结婚住在哪?二是将来生孩子由谁来照看,三是小刘由伙计变成了女婿,原来订的店规尊守不尊守,由于有这三个问题,王家老夫妻二人迟迟下不了决心,后来大姑娘回娘家,知道了此事,她出面与小刘谈了谈,让小刘回家与父母商量怎么办?
      小刘回家第二天,回答了以上三个问题:一是住在刘家,他们家再租一间房,粉刷后作新房用;二是生孩子后,由奶奶照看;三是小刘在柜上是伙计,尊守店规,按月领取工钱,每天早八时至晚八时为上班时间,有事要请假。
      这三条,王家很满意,很快结婚成亲,婚后两人感情很好,小刘发现,二姑娘仍是处女之身,甚为惊讶!告诉母亲后,刘母很高兴说:看来二姑娘很老实,过去说的都是实话,刘母一高兴,与邻居们闲聊天,谈及此事,邻居们好奇,互相传话,不久,这成了这一带的新闻,突然,祥记的生意好起来,因为人们为了借买东西的机会,看看小刘,如赶上二姑娘在家,看见了二姑娘,觉得是个幸运。
      婚后,二姑娘体会到了婚姻的幸福,自由恋爱的好处,懂得了什么是爱情!
      琛的父母,很快也给琛和他表嫂办了喜事,在他们村里,也是人们互相传说的一件新鲜的好事!
      ******
      通过琛与其表嫂,小刘和二姑娘,两对夫妻的经历,人们都明白了,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也知道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最后我们要说:祝天下有情人,均成眷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